APP下载

以小见大,记录生活中的温度

2021-05-17王晨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1年30期
关键词:灵车悼念二叔

王晨

技法讲解

莫怀戚的《散步》讲述了一个三代同堂的家庭一次散步的小事,让我们读到了温暖的味道。作者使用了以小见大的手法,借小事件展现了大温暖的主题。

以小见大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这里的“小”指的是比较具体但很典型的事情。我们在文学作品中常常能读到这样的文字;而“大”,则指那些具体、典型的事件所反映的深刻主題。

生活中,我们可用的素材很多,但那种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件却很少。大多数时候,我们所经历的事情都是些琐碎小事,即便是大事件,也只能见证它的细枝末节。但“小”事件中往往包含着大的情感、道理或者价值。对我们来说,从小处入手,从细节着眼,能更好地反映一个事件的影响力,凸显一个时代的主题。

由此可见,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在文中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但运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材要小,切入点要新。此处的“小”指的是素材选择要具体,“一枝一叶总关情”,素材选择不局限于事,也可以是物或景。但同样的事情或景物,一定要找到它的闪光点,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切入点,才不会让读者产生熟悉感、倦怠感,从而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2.素材要平凡。素材的选择切勿求奇、求异,而是要从生活中选择,这样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抒发情感时也更自然。

3.立意要深刻。事件虽“小”,但主题要“大”。因为事件越小,越能收到凸显主题的效果。

示例作文一

◎樊李博

我最敬佩的人是二叔。

二叔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做人做事都有“度”。

行事有“尺度”

那天,我与二叔一起回老家。他开车,我坐在一旁看风景。二叔看我无聊,便给我讲起了他经历的一件事情。

有一天,有人在村子里要债,二叔看着欠债的女人和孩子十分可怜,再加上又是邻居,便心生同情,与要债的人商量,看能否缓一缓再让她们还钱。但要债的人却觉得二叔多管闲事,后来,双方起了争执,差点动手。

“你知道后来我为何没有动手吗?”二叔问我。

我摇摇头。

二叔笑笑,说道:“因为凡事都有个度。我与他商量,是出于对那对母女的同情,但如果与那人动手,事情的性质就变了。”本来是好心,如果没把握好度,那就不是故事,而是事故了。

做事有“温度”

我突然想起,前年二叔在城里开出租车,曾经专程等过一个高考学子的事情。

那时,正逢高考,二叔也加入了免费接送考生的队伍。有一个男孩拦住了车,说要去参加考试。车上,二叔问男孩为何别人都有人陪着,而他却是一个人时,男孩沉默不语。

男孩下车离开时,二叔对着男孩喊道:“祝你金榜题名,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男孩一边微笑着,一边走进了考场。

男孩出考场后坐的也是二叔的车。只是他不知道,二叔一直在那里等着他。

为人有“气度”

还没到家,我就看到了二叔田里的麦子,金灿灿的,如一片金色的海洋,只是,麦垄边被碾出了几道车痕。

二叔家的田地是最靠边的,每逢秋收春种,这种情况更加严重,二婶对此表示强烈不满,但二叔却一点儿也不恼。

这不,二叔下了车便喊我帮他一块把那些车轮碾痕翻一遍,将田地平整好。

我不解地问二叔,为何被别人破坏了庄稼也不生气。

二叔嘿嘿笑着,吃亏是福啊。这里路窄,倒车难免会不小心碾到田地。可是,你没发现吗,每年秋收春种时,咱家帮忙的人都是最多的!

我听了,不由得笑起来。

二叔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农民,但他却是一个做人行事都有度的人。

我敬佩他,就是因为他的“度”。

(陕西富平县实验中学)

点评

小作者笔下的二叔,虽然普通平凡,却让人印象深刻。小作者以坐车回家为线索,巧妙地将二叔身上发生的几件小事串联起来,虽然事情很小,却都体现了二叔为人处世的“度”,以小见大的手法用得恰到好处。

全文首尾呼应,主题鲜明。

示例作文二

◎吴凡露

袁隆平爷爷走后,长沙下了一天一夜的大雨。但,一群又一群的年轻人,用他们的温度,温暖了亿万国人的心。

追赶灵车的身影

送别袁爷爷的灵车在宽阔的道路上缓缓前行,护送的人们面容凝重。路两边,站满了前来送别的人。

灵车缓缓离开,许多人跟着奔跑起来。队伍的前方,大多是年轻的面孔。

一个20岁的女孩奋力追赶着灵车,一边跑着,一边声嘶力竭地喊着:“袁爷爷,一路走好。”为了送袁爷爷最后一程,她专门坐了很长时间的车赶来这里,只为送袁爷爷最后一程。

她的身后,是一群像她一样向前奔跑的青年,他们追着灵车,更像在追着一种精神。

花束上的话语

那几天,长沙的菊花被售卖一空。

一个从武汉坐车过来的女孩,专程赶到殡仪馆为袁爷爷送行。她捧着两束菊花,其中一束,是花店老板请她带过来的。因为是老乡,听说她要去悼念袁老,便主动让她带来送给袁爷爷。

“每个人都是一粒种子,要当好一粒好种子”,这是女孩在花束的卡片上写下的话。她说,以后不仅要好好吃饭,更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卡片上的话语,很普通但都很有温度。

微博上的温情

一位年轻的博主,在她的微博上写道:“办事经过长沙,买了三千多元的花,可以帮忙送,但是不收费。”

她的微博温暖了每一个微博上的人,让无法前去长沙悼念袁爷爷的人也能送上自己的心意。

评论区里一片温暖,这是专属于年轻人的悼念方式,是属于中国年轻一代的温情。

“少年强则国强”“长江后浪推前浪”,不论是追赶灵车的女孩,还是年轻的店主和送花女孩,或是那位年轻的博主,他们都是中国年轻的一代,他们用他们的方式送别袁爷爷,用他们的温度温暖了长沙,也温暖了所有中国人。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所有人——中国的新一代是有温度、有力量的。

(陕西富平县实验中学)

点评

“度”,可以是温度,也可以是力度。小作者选取了袁老逝世后年轻人自发悼念的三个小故事。故事的主人翁都是年轻人,是最普通的一群人,各自做了一件普通的事,用自己的方式悼念袁老,让我们读到了“少年强则国强”的主题,看到了中国年轻一代的力量。

小人物,小事件,却于细微处凸显了习作的主题。

作家示范

我一面欣赏着他们精湛的手艺,一面为他们惋惜,要是紧着赶工,一个月怕是要多出好几万的收入吧。他们不为所动,理直气壮说,那我们也就没有时间玩了。

人这一辈子,最多也就百十年,不用那么急着赶路的。一直极少开口的朱师傅,淡淡笑着,突然冒出这么一句。

我陡地愣住,人生的确有太多的欲求可追可赶,但永远也追不完赶不完。这两个瓦工师傅却早已明了,人生是用来忙碌的,也是用来享受的。世事淡然,适可而止。

(丁立梅《两个瓦工师傅》)C9303C8B-8468-47A5-83FE-5BA0A3C976F6

猜你喜欢

灵车悼念二叔
沉痛悼念周铁农同志
沉痛悼念何鲁丽同志
送别二叔
沉痛悼念周常林先生
窃贼偷灵车捎带上尸体
堵车了
古巴 悼念
沉痛悼念黄荣波同志
二叔进城
陌路灵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