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的筷子文化

2021-05-17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1年30期
关键词:刘伯温公筷太祖

一双筷子,夹起的是酸甜苦辣;一双筷子,传承的是喜怒哀乐;一双筷子,承载着数千年来中国人的情感与记忆。看似平淡无奇的筷子,其实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

历史上的筷子

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用箸进餐历史悠久。据《韩非子·喻老》载:“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司马迁在《史记·宋微子世家》亦云:“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桮;为玉桮,则必思远方珍怪之物而御之矣。舆马宫室之渐自此始,不可振也。”这虽是对纣王生活奢侈而引起朝臣恐惧的陈述,但从象牙筷所引起的宫廷事件中,为我们追溯箸的诞生与发展提供了颇具价值的文字史料。由此推算,我国公元前1144年前后,就已出现了精制的象牙箸。大约在明朝的时候,由于“箸”与“住”谐音,有停滞不前的意思,人们觉得不吉利,特别是商人,害怕商品卖不出去,便取“住”的反义“快”,以希望商品快快卖出去;加之“快”又有快乐之意,于是“快”被叫开了。由于“快”为竹子制成,人们就在“快”字上加了个“竹”头,“筷”便代替“箸”流传了下来。

关于筷子的起源,民间有三种说法:一是大禹在治水期间,因为不想浪费治水的时间,吃饭时就用两根树枝将热汤里的肉夹出来。其他人见状,纷纷效仿,筷子便应运而生。二是妲己为了讨好、迷惑纣王,用两支玉簪子夹菜喂纣王。后来,这种夹菜的方式慢慢传到民间,由此产生了筷子。三是姜子牙最开始用两根细竹丝检验食物里面的毒,此后他便用两根竹丝吃饭。邻居们见了,有样学样,纷纷用竹枝吃饭。

当然,这些都只是传说,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印證了筷子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很早。

唐诗中的筷子

犀筋厌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唐·杜甫《丽人行》)

解读:手捏犀牛角做的筷子,却迟迟不肯夹菜,因为这些早就吃腻了;只可怜那些手拿弯刀精切细作的厨师们,他们可是白白地忙活了一场。

“犀箸”,犀牛角做的筷子,言餐具之贵重。“厌饫”,饱食生腻。“鸾刀”,刀环装有鸾铃的刀,古代一般在祭祀时割牲用。“缕切”,切成细丝,言食物之精美。“纷纶”,忙碌之意;前面加一个“空”字,有劳民伤财之意。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唐·李白《行路难》)

解读:停下杯子放下筷子,眼前都是美食,可是我却吃不下,拔出剑来往四周看,心里是茫然无措的。

“停杯投箸”“拔剑四顾”等词向我们展示了诗人受到的冲击。用“停,投,食,拔,顾”五个动词生动地写出了作者的一系列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心中的茫然,富有动感。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唐·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解读:白居易有两个好友,年轻的时候跟元稹交往最深,两人并称“元白”;而晚年则跟刘禹锡的关系较近,并称“刘白”。如果没有二人深厚的友谊,没有白居易对刘禹锡的肯定与欣赏,是不会有这首诗的。“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刘白二人相互赏识,也只有这样,才有了无拘无束地把酒言欢、吟诗作乐。这里的“箸”,就是筷子的代称之一。

筷子的使用方法

国人讲究“阴阳两和”“合二为一”,这些观念在筷子的使用上有所体现。

使用筷子的时候,讲究配合和协调。两根都动,或者两根都不动,就夹不住菜食。一根动,一根不动,才能夹得稳。这是中国的阴阳原理,也有力学的杠杆原理。同时,两根筷子,一根在上,一根在下,上为阳,下为阴,这就是两仪之象。用筷子的时候,我们会经常将两根筷子互换位置,这样,在上的不是永远在上,在下的也不是永远在下,蕴含“阴阳可变,万物可变”之理。

使用筷子的礼仪

筷子在中国人的餐桌上有不少礼仪可言,特别是到别人家做客,这些礼仪不可忽略——

1.不能用筷子敲击碗盏。敲碗是过去乞丐讨饭时的做法,如果这样做,似乎是在告诉主人:“我到你家是讨饭的吗?”暗讽主人不热情或吝啬。(主人如果对客人敲筷子,则是请客人快走,是对客人的大不敬。)

2.不能将筷子直插在盛满饭食的碗里。在中国丧葬风俗中,人去世后会在棺前放上一碗饭,并将一双筷子直插饭上,这叫“供筷”,自然是主人所忌讳的。

3.不能拿杂色的筷子或长短不一的筷子,这两种做法分别有不讲规矩和三长两短的意思。

4.不能将筷子在嘴里来回嘬或嚼,因为这仿佛在告诉主人:“你的饭菜太少了,我只有嚼筷子了。”

5.在某些地方,吃饭时连筷子的摆放位置和方式也是有讲究的。譬如,将筷子横放在碗碟上,表示“酒醉饭饱,不再进食,诸位慢用”。

使用筷子,防止病从口入

在2003年非典暴发后,钟南山院士就呼吁大家使用公筷。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钟南山院士在向公众详解家庭卫生消毒重点时,再次强调了使用公筷的重要性。

从健康角度来看,使用公筷公勺能降低病从口入的风险,特别是降低胃幽门螺杆菌、甲肝病毒等食源性病原体的传播。从文明习惯的角度来看,使用公筷公勺可帮助大家养成定量取餐、按需进食、文明用餐等习惯,从而减少浪费。

故事中的筷子

《筷子诗》的由来

相传,刘伯温与明太祖朱元璋刚结识的时候,太祖正在吃饭,对刘伯温说:“久闻先生大名,可否以孤手中竹筷为题,吟诗一首?”为了进一步提高诗的难度,太祖要求诗中不能出现“筷”字。这时,刘伯温见太祖所用的筷子乃湘妃竹所制,便吟道:“一对湘江玉并肩,二妃曾洒泪痕斑。”太祖面露不屑,觉得此句并无稀奇。可当听到“汉家四百年天下,尽在留候一箸间”时,太祖赞不绝口。汉家400年江山社稷,始于汉高祖刘邦,在这里,刘伯温把自己比作张良,那他朱元璋岂不就是汉高祖,正与太祖的想法相和。由此,可以看出刘伯温的政治抱负。

事实证明,明太祖的赏识没有错,刘伯温也一直被视为建立大明王朝的第一谋士。

后来,这首诗流传至民间,人们给它取了一个通俗易懂的名字——《筷子诗》。

周恩来总理与筷子的故事

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在20世纪70年代访华时曾对周恩来总理说:“总理阁下,日本的用箸习俗是由中国传入的,中国的筷箸给我国带来了既文明又方便的理想餐具,我要敬您一杯,感谢你们给我国输入了良好的饮食文化。”

随后,田中首相又问周总理:“您能用四根筷箸组成一个‘田字吗?”周总理才思敏捷,他竖起筷子,用四根筷头排成一个“十”字,然后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围成一个“口”字形,左手将四根筷子头组成的“十”字放入“口”形中。

见此情形,田中首相微笑着再次举杯说:“巧妙极了,钦佩!钦佩!”

梁实秋谈“筷箸”

作为一位美食家,梁实秋对筷子自然颇有研究。在《圆桌和筷子》一文中,梁实秋写道:“筷子是我们的一大发明。原始人吃东西用手抓,比不会用手抓的禽兽已经进步很多,而两根筷子则等于是手指的伸展,比猿猴使用树枝弄东西又进一步。筷子运用起来可以灵活无比,能夹、能戳、能撮、能挑、能扒、能掰、能剥,凡是手指能做的动作,筷子都能。”梁实秋一连用了七个“能”,形象地写出了筷箸的特点。

猜你喜欢

刘伯温公筷太祖
使用公筷
使用公筷
长公筷 传递爱
用公筷
刘伯温以德服人
谁是明代的“诸葛亮”
婆婆纳
聪明的刘伯温
曹植聪慧
刘伯温逝世成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