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恰当使用对称句

2021-05-17晋佳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1年30期
关键词:散步风景舞蹈

晋佳

技法讲解

对称句,也称骈偶句。中国语言有一个传统的美学特点,就是讲究句式整齐,音韵和谐。诗词歌赋不必说,即便是散文,也大多有这个特点。

从语言美感上看,句式整齐,富有对称美;从语义表达上看,增加了思想内涵的张力,耐人寻味。

由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对称句”,即把事物的两个方面并列、对举着说,字数不要求完全相等或对称,也不要求完全工整的句子。

如冰心在《觀舞记》中对卡拉玛姐妹舞蹈的描写:“用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用她细碎的舞步,繁响的铃声,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舞蹈出诗句里的离合悲欢”这段里包含了两组对称句,一组写出了舞蹈过程中的服饰、舞步,另一组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写出了舞蹈过程中或急或缓的动作。两组对称句读来如行云般流畅,让读者感受到优美的舞姿。

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像冰心一样灵活恰当地运用对称句呢?

下面,以莫怀戚的《散步》为例,概述以下角度,供同学们借鉴:

1.力求结构的对称

《散步》的开头句:“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结尾句:“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文章首尾均描绘的是一家四口人散步的场景。再如《散步》初始剧情:“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散步》尾声:“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前后文结构对称,都是妈妈和儿子一组。如此可知,我们可从句子的结构上进行设计,让文章更有层次,内容更加严谨。

2.力求情节的对称

《散步》的情节讲究一张一弛,如:“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中间部分:“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散步》中的情节也讲究一呼一应,如第二段:“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第六段:“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情节的对称能增强文章的连贯性、延展性,同学们可以在平时的练笔中有心设计。

3.力求手法的对称

文章中顺数第7行出现了写景句,有树有水:“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文章倒数第7行也有写景句,同样有树有水:“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文章前后都采用了景物描写法,展现了春天的欣欣向荣,表现了一家人其乐融融的相处场景。

4.力求语言的对称

文中有多处对称性语言,如:“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这一段有两组对称句,一组是写散步时前后的人,另一组是儿子说话的内容,总体读起来非常流畅、和谐,正如春季一家人散步的自如、温馨感一样。

总之,对称句的使用能大大增强文章的节奏感,而且不需要紧锣密鼓地积累大量的优美词句,只需提炼关键词语,调整位置、语序即可。

希望大家注意的是,构思对称句时,一方面要符合语境,另一方面要打开思路,运用联想或想象的方法寻找相同或相对的事物进行对比。选用词语的时候,可选择词性相同、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

文题设计

请以“一路风景一路歌”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至少选用一个角度使语言呈对称性;(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点拨:那抹绚烂的朝霞在心中漾起涟漪,这是动人的风景;某人的一个微笑让我们感到如沐春风,这是温暖的风景;那个孜孜不倦的身影,是励志的风景……

同学们可以写你心中最美的自然之景、人文之景,也可以写某人的言行带给你的美好感受,还可以写你生活、旅行中的所见所闻……但一定要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按照要求去构思、创作。

猜你喜欢

散步风景舞蹈
散步的收获
散步
学舞蹈的男孩子
冰上舞蹈搭档
舞蹈课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散步畅想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一起去散步吧
我和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