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环境描写刻画人物心理

2021-05-16李春暖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1年39期
关键词:悬崖心情岩石

李春暖

技法讲解

环境是为描写人物心理而服务的,即“顾环境而言心理”。那么,用环境描写来刻画人物心理,会达到怎样的表达效果呢?

1.表明此事的发生令人难以忘记。人对于某些事情总有深刻或独特的记忆,这一定有着某种特殊的原因。以环境的描写来表明记忆的烙印,别具一格。如莫顿·亨特《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开头就以独有的气息,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那是在费城,一个酷热的七月天——直到56年后的今天,我仍能感受到当年那股灼人的热浪”。时隔56年,为何记得这样清晰?“酷热的七月天”“灼人的热浪”,就因为此事已深深地烙印在作者心里,那天的那件事才让作者体会到了从来没有过的一种感受,一种无助,一种委屈以及一种战胜自己后的惊讶与骄傲。

2.使文章更有魅力。文章的生动性并不在于直接表述事件或人物内心,而在于通过生动形象的描写,打开读者的想象空间,达到与作者产生共鸣的目的。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中,“影子在慢慢拉长,太阳已经没在西边低矮的树梢下,夜幕开始降临。周围一片寂静”,作者并没有直接说已经到了下午的哪段时间,而是以另一种角度来体现时间的流逝,“影子慢慢拉长”“太阳没在树梢下”等,表明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此时,作者独自在悬崖上停留的时间已经不短,心里有些紧张不安。作者以周围环境的变化,展现时间的推移,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达到了“欲言彼而故言此”的效果,调动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3.体会人物情绪、心理上发生的变化。借环境描写来表达心理,会让人更易体会作者的情绪与心理上的变化。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中,“进入树林,最后来到一块空地上。在很远的另一边,有一道悬崖,像一面几近垂直的墙突兀地耸立在岩石中,四面都是土坡,上面长着参差不齐的矮树丛和臭椿树苗。从底部杂乱的岩石到顶部草皮的边缘,只有60英尺左右”,人物情绪由平静变得紧张。刚来到树林,或许没有多想,看到悬崖像突兀耸立在岩石中的墙,内心的平静被打破,开始犹豫是进是退。当小伙伴们一一向前冲、爬上悬崖时,作者内心的犹豫犹如潮水,汹涌澎湃。“在突出的岩石和土层上找到放手和脚的地方”,此时,作者感到害怕、无助,孤零零地踞于高处,忐忑不安的心理可见可感。

4.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恰当而巧妙的环境描写,表达出来的效果往往出人意料,甚至可以把读者代入情境,不可自拔,回过神来,又意味无穷。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暮色中,第一颗星星出现在天空中,悬崖下面的地面开始变得模糊”,想到身在悬崖,欲下不成,无法自救时的情景,而在暮色更深时,内心的焦急与悲伤无法隐藏,令读者不断产生思考,在悬崖上会怎样呢?最后会如何呢?这样的环境描写,始终牵动着人心。

但不是所有的人物心理都需要环境描写来展现、衬托。具体运用时,有以下几点需注意:

第一,表现某一时间或时间变化时的心情。若是直截了当地写事情发生时的某种心情,似乎过于单调。若以环境描写来表现时间推移,可表现人物当时的某种心情,可感可悟。

第二,表现人物复杂心情时,可写一年四季之景,可写一天变化之景,可写眼中之景,可写多种变换之景等,“一切景语皆情语”,以景传情即此理。

第三,写某种情绪的变化或对比时,先前所见之景只能表达先前的心情,此时所在见之景也只能表达此时的心情。不同的心情,见到不同景致后,会善于转化或对比,如此构思,想必会达到奇妙的效果。

文题设计

有奔跑的人生,就有掌声的回报;有信念的人生,就有成绩的回报;有付出的人生,就有意想不到的回报。

请以“回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题目自拟;(2)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現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点拨:以“回报”为话题,要拟一个恰当且令人眼前一亮的题目。材料选择要合理,有怎样的付出,得到怎样的回报,二者之间要有关联。可适当运用环境描写,表现人物不同时段下的心理活动,从而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

猜你喜欢

悬崖心情岩石
第五章 岩石小专家
3深源岩石
一种叫做煤炭的岩石
海藻与岩石之间
悬崖采割夏至蜜
悬崖
天天有个好心情
悬崖边的树
悬崖边的树
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