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社会治理思想——一个文献综述

2021-05-14申怡凡

锦绣·下旬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体系时代

摘要:通过梳理2000年以来国内学者在社会治理思想方面的研究成果,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思想的内容进行设计,并从政府-市场-社会互动关系角度进行综述,归纳社会治理思想的演进逻辑与研究共同点,提出地方治理研究新命题,为以后研究提供参考借鉴,以更好的指导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推进我国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治理思想;政府-市场-社会互动关系

思想大解放是改革的突破点,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正确思想和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到新中国建立,再到迎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每一次重大转折与发展无一不是思想的解放与创新,新时代地方社会治理现代化需要以正确的治理思想为先导。地方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环节,地方社会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一环,厘清地方社会治理思想,是新时代推进基层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产物,其思想信念始终围绕着共产主义原理而进行,是在当代中国具体历史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从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治理思想两方面对地方社会治理思想进行解读。

一、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的解读

1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内涵研究

高健、秦龙(2015)认为,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内涵是以国家、市民社会和人民为治理主体,在遵循人民主权、社会公仆、议行合一以及廉价政府等原则的基础上,通过制定社会政策、监督社会治理、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提供公共服务来满足人民的医疗、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需要,从而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实现社会的自我管理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2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内容研究

高健、秦龙(2015)提出,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内容包括社会治理主体论、社会治理客体论、社会治理目标论、社会治理原则论和社会治理方法论,这五个方面构成一个内容统一、逻辑严密的体系;刘桐(2016)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治理思想的内容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治理基本内涵的阐释、对资本主义社会治理的剖析与批判以及对社会主义社会治理的科学阐释;王振(2016)认为,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五个方面,即“马克思社会治理的实质、目标,原则、方式以及社会治理的主体力量。”

3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意义研究

高湘泽(2009)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的基本原则和根本追求是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治理理念发展及其实践的应然要求;徐海燕(2014)认为,社会主义国家治理形式的条件性,对于深刻理解国家治理本质和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内涵、结构以及工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曹胜亮(2019)认为,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的价值目标在于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自主性治理;实现社会治理的条件和途径,包括提高生产力总量、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地位、满足民生需求以及完善各项制度等,体现了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为实现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的转变提供了理论依据。

4马克思主义关于美好生活的论述

张建忠(2019)认为,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为逻辑起点阐明了美好生活的基本属性,即美好生活是物质生活与精神、政治、社会等非物质领域生活的统一,劳动与生活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个体幸福与群体幸福的统一。李雨燕(2019)认为,从历史唯物主义来透视人民美好生活,体现了美好生活主体的人民性、需要的丰富性、需求发展的社会历史性和奋斗的实践性,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唯物主义的中国表达。因而全方位多层次的美好生活应有三个指标:一是要有足够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而不是剥削;二是要有平等和谐的社会关系而不是压迫;三是要有精神的愉悦舒适而不是痛苦。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治理思想的解读

1新时代社会治理理念的解读

多位学者对新时代社会治理理念进行了阐释,产生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江必新(2018)认为新时代社会治理应坚持党的领导、循法而治、常态施治三大基本原则,完成构建现代社会新治理格局、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以及融合社会治理系统三大任务。王名(2018)总结了新时代社会治理的系统观点并阐释了其理论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会治理理论的五个方面:党的领导理论、政府负责理论、社会协同理论、公众参与理论以及法治保障理论。魏礼群(2018)认为在新的历史條件下,建构新时代社会治理新格局是推进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是解决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选择。竹立家(2018)认为,要通过新时代社会治理创新和社会制度建设来解决“社会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具体来说,可以从推进社会的诚信环境、公正环境、福利环境、法制环境以及安全环境等方面的建设着手。

2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关于社会治理新精神的解读

杨正武(2019)对社会治理体系中党委领导进行了解读,认为要把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放在国家治理体系的首位。林伯海(2019)指出,在当代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中,中国共产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韩金峰(2019)对“民主协商”体系建设进行了解读,认为人民政协性质定位、组成优势和主要职能决定了其在社会治理中起重要作用,要充分发挥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喻华锋(2019)从“公众参与”角度指出,开创新时代社会治理新局面,要不断强化群众参与理念,社会治理工作的始终要牢记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翟淑君(2019)重点关注社会治理体系中新增加的表述“科技支撑”,认为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是助推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现代科技促进了社会治理的民主化,现代科技可以切实提升社会治理的效能,现代科技可以提升社会治理智能化水平。王曼(2019)对“社会治理共同体”进行了解读,指出社会治理共同体的提出是对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党对社会治理规律认识日益深化的结果,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需要以更加完善的社会治理体系为支撑。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甄岩今,2020)。

三、总结

由此,2000年以来关于地方社会治理思想研究的共同特点是:第一,在方法上已开始重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的结合和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的结合;第二,地方社会治理思想研究既显现出在多学科综合研究中的骨干作用,又显现出为国家服务的应用性;第三,重视从研究中寻找理论的生长点,强调理论引入的宏观视野,同时注重理论运用的本土化。地方社会治理思想对于形成战略发展思维、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思想启迪和现实指导性意义。面对地方社会治理实践前沿的挑战,着力于理论凝练与创新,以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现实思维和创新思维拓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思想,认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思想的内涵,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系统化建设、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融合治理,以及社会治理共同体的角度,拓宽地方社会治理增效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高健,秦龙.论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的主要特征[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5,36(03):27-31.

[2]刘桐.马克思恩格斯社会治理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渤海大学,2016.薛立强、范文宇:《城市生活垃圾管理中的公共管理问题:国内研究述评及展望》,《公共行政评论》2017年第1期.

[3]高湘泽.新时期中国社会治理理念的马克思主义人文关怀[J].广东社会科学,2009(01):55-61.

[4]徐海燕.社会主义国家治理的实践及其启示[J].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2014,30(06):108-114.

[5]曹胜亮,胡江华.马克思社会治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19,39(06):25-34.

[6]张建忠.马克思美好生活思想论析——基于逻辑与历史统一的考察[J].学海,2019(03):5-11.

[7]李雨燕.“美好生活”的历史唯物主义透视[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72(03):37-42.

[8]王名,董俊林.关于新时代社会治理的系统观点及其理论思考[J].行政管理改革,2018(03):24-27.

[9]江必新.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8(01):23-29+148.

[10]魏礼群.着力打造新时代社会治理的新格局[J].社会治理,2018(04):5-9.

[11]竹立家.深刻领会社会治理创新的新时代内涵[N].青海日报,2018-07-23(011).

[12]林伯海.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定海神针”[J].四川党的建设,2019(23):20.

[13]韩金峰.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发挥好人民政协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N].联合日报,2019-12-09(001).

[14]喻华锋.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J].理论导报,2019(12):58+61.

[15]王曼.创新创建“社会治理共同体”[N].黑龙江日报,2019-12-15(003).

[16]郁建兴.中国地方治理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治理研究,2018,34(01):65-74.

[17]郁建兴,高翔.农业农村发展中的政府与市场、社会:一个分析框架[J].中国社会科学,2009(06):89-103+206-207.

[18]朱健刚.论基层治理中政社分离的趋势、挑战与方向[J].中国行政管理,2010(04):39-42.

[19]汪锦军.纵向政府权力结构与社会治理:中国“政府与社会”关系的一个分析路径[J].浙江社会科学,

2014(09):128-139+160-161+2.

[20]黄晓春,周黎安.政府治理机制转型与社会组织发展[J].中国社会科学,2017(11):118-138+206-207.

[21]张康之.在领域融合中构想合作治理[J].求实,2015(12):4-14.

[22]管兵,夏瑛.政府购买服务的制度选择及治理效果:项目制、单位制、混合制[J].管理世界,2016(08):58-72.

[23]史传林.政府与社会组织合作治理的绩效评价探讨[J].中国行政管理,2015(05):33-37.

[24]任勇.充分发挥政府与市场的双重作用[J].国家治理,2019(38):10-11.

[25]李文超.政府强制与市场激励中介变量下的流通产业绿色转型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9(21):33-36.

[26]劉海颖.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政府与市场角色定位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9,27(11):80-86.

[27]李芸,战炤磊.政府与市场关系的模式重构与路径选择——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系统考量[J].南京社会科学,2015(11):70-76.

[28]吴晓林.中国城市社区业主维权研究综论[J].城市问题,2013(06):2-10.

[29]杨晰峰.上海推进15分钟生活圈规划建设的实践探索[J].上海城市规划,2019(04):124-129.

[30]叶林,宋星洲,邵梓捷.协同治理视角下的“互联网+”城市社区治理创新——以G省D区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18(01):18-23.

[31]聂磊.“互联网+”背景下的社区云服务的核心与趋势[J].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7,18(06):14-18.

[32]罗中枢.公民社会视野下的农村社区治理初探[J].理论视野,2010(12):33-36.

[33]蒋晓平.城市社区业主维权研究中的理论与进路:一个文献综述[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03):67-72.

[34]杨雪雁.社会资本视角的数字社区实证分析——以杭州市为例[J].调研世界,2012(05):24-28.

[35]悦中山,李卫东,李艳.农民工的社会融合与社会管理——政府、市场和社会三部门视角下的研究[J].公共管理学报,2012,9(04):111-121+128.

作者简介:申怡凡(1998年11月)女,民族:汉,籍贯:河南省浚县,当前职务:学生,学历: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政府治理与改革.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体系时代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