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数民族渔猎文化
2021-05-14孙一民
孙一民
摘要:渔猎是我们的祖先共同经历的一种生产与生活方式,并且伴随着人类走过了漫长的发展历程,直至今天依然有少数民族虔诚地传承和保留先祖们的传统习俗。这些渔猎部落主要有鄂伦春族、鄂温克族、高山族、印第安人、赫哲族、查干淖尔人等。渔猎部落分布在世界各地,在现代文明社会中,这些古老的文化传统和生活内涵对现代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的价值不仅在于记录人类的起源和文化走向,更在于记录人类的精神历程。其中查干湖文化已入选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世界瞩目。本文将以查干湖渔猎文化为代表浅谈一下中国少数民族的渔猎文化。
关键词:渔猎文化;查干湖;少数民族
一、典型的少数民族渔猎文化
闽南惠安的渔猎文化:闽南惠安素有“渔猎强县”之称,当地不仅渔猎发达,而且渔猎文化十分繁荣,是南方渔猎文化的代表。惠安地区的服饰也洋溢着浓厚的渔猎文化色彩,尤其是惠安的女性服饰更是别具一格,无论春秋冬夏,她们总是把头裹得严实,腹部却露于外,裤子则颇为宽大。
赫哲族渔猎文化:赫哲族在华北地区历史悠久,是华北地区唯一的渔猎民族。赫哲族历史悠久,距今约6000多年。在整個历史进程中,捕鱼一直是这个民族的主要食物和生活来源。赫哲族的渔猎工具虽然简单,但渔具种类却有几十种。赫哲族人爱吃鱼,尤其是杀鱼,这一传统延续至今,彰显了这个民族的与众不同。
锡伯族的渔猎文化:锡伯族的渔猎文化有着浓郁的民族气息,是传承至今的宝贵民俗文化遗产。据史书记载,他们世代居于绰尔河一带,以狩猎为生,直至明清,渔猎仍是这里的主要生产方式。值得注意的是,清朝时期这里的渔猎还有了进贡的作用,成为当时皇帝初一祭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仍不难找到这片区域的渔猎文化的烙印。
二、查干湖的渔猎历史进程
1.查干湖的原始渔猎
查干湖又名查干淖尔,又可译为“白湖”,因蒙古族人喜白色而命名。根据考古发现,这里有古代人类的遗骸,被称为青头山人。这是迄今为止在吉林省发现的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古人类化石。从青头山出土的文物可以推断,早在一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查干湖沿岸就有以渔猎为生的古人类在此繁衍生息[1]。
青头山的原始人广泛分布于松花江流域乃至嫩江流域一带,据考古发现,在嫩江和第一、第二松花江高悬的陡壁上有红色的岩石,被称之为“红石砬子”,堪称当地新石器时代的一大标志,此时中原历史上渔猎生产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早在三千多年前,舜继25年左右,肃慎人成为了与华夏中原民族发生关系最早的东北部族,其朝贡的弓矢是最好的见证。这些史实充分揭示了远古时代塞北大漠民族的政治活动,同时也说明了当时查干湖地区为代表的渔猎生活的繁荣。
2.满清时期查干湖的渔猎文化
查干湖自古就是一块水草肥美、物产丰富、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而在满清统治中国时期,查干湖的渔猎文化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查干湖自古以来水域辽阔,许多河流在此汇合。这一独特的地理环境不仅孕育了风景,而且充满了文化魅力。清初,藏传佛教传入戈罗斯。根据藏传佛教,鱼被藏传佛教视为神,因此根据要求,信徒不得捕鱼或吃鱼[2]。古郭尔洛布定居松嫩河谷以来,特殊的地域环境和生产方式使郭尔洛布的渔猎文化开始闪耀。禁渔令的开放,湖不再充满着神秘色彩,而是充满着百姓的渔猎欢乐。
在满清的历史上,查干湖一直是帝王和百姓的渔猎场。这一时期渔猎文化以解禁渔猎、天然游猎场为主要标志。相传清朝初年,皇太极带领随从来到查干湖游玩巡猎,在湖畔草原巧遇孝庄皇太后,两人一见钟情。皇太极回宫后,经孝庄姑母孝端皇后引荐,孝庄入宫为妃。后来,孝庄成为历史上辅佐三位皇帝成就大业的重要人物。清顺治年间,孝庄为纪念故去的父母,命人将父母的灵柩运葬于查干湖畔,并由顺治下旨修建了一座成为满蒙联姻历史佐证的“追封忠亲王暨忠亲王贤妃碑”——“满蒙文碑”,此碑至今仍矗立在查干湖畔的明珠公园内。
三、查干湖冬捕文化的现实意义
从远古到明清时期,直至今日冬捕依旧对于渔猎地区的人来说依旧是最重要的日子。银装素裹,寒风凌冽,湖上却洋溢着热闹的氛围。查干湖冬捕一般从每年的12月份开始直到第二年的2月底结束,现已经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分别于2005、2008年和2017年以10.45万千克、16.8万千克和26万千克打破冬捕规模最大的吉尼斯世界纪录。
如今,人们依旧重视查干湖冬捕祭祀活动。查干湖祭祀仪式有几千年的历史,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个仪式:一是祭湖给天父、地母,以保护世间万物的可持续繁衍,保证人们吉祥健康;二是以祭网唤醒沉睡的渔网,张网下湖,平安顺遂。
查干湖的祭湖醒网仪式包含了藏传佛教文化、萨满文化和查玛文化,场面壮观、震撼、祭湖醒网仪式十分壮观,带有几分神秘色彩:首先设置好祭坛,祭坛设置方向按祭祀时间确定,一般祭祀活动在上午进行,祭坛两侧各设苏鲁锭,祭坛盛满贡品。活动开始时点燃圣火,之后就是向湖面抛洒贡品。如今的人们,借助摆鱼设宴,载歌载舞,把酒言欢,尽情表达丰收的喜悦,同时给新的一年的生活留下美好祝愿。
四、全文结语
以查干湖冬捕为代表的渔猎文化是少数渔猎民族独具风采的一道风景线,反映着少数渔猎民族的生活百态、习俗特色,堪称少数渔猎民族文化的专属,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整个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世界,对于它们的保护、传承,应是必然之举,也是必要之举。
参考文献
[1]关博,王智慧.非物质文化的再生产:蒙古族渔猎文化的传承与反思——以查干湖冬捕渔猎祭祀文化为例[J].体育与科学,2019,40(03):61-66.
[2]周晓岩.吉林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查干湖冬捕仪式”初探[J]. 内蒙古艺术,2009(1) ;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