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中国未来记》的政治寓言

2021-05-14相帅英

锦绣·下旬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梁启超

摘要:《新中国未来记》这部未完成之作,以科幻小说的形式书写了梁启超先生对于未来国家的大胆想象,这背后不仅蕴含着他内心立宪与革命的矛盾斗争,而且传达出他的“新民”思想,新的时间观与现代意识。

关键词:梁启超;政治观;时间观

《新中国未来记》虽以小说体裁写出,却带有鲜明的政治性,小说绪言当即指出“顾确信此类之书,于中国前途,大有裨助”,下面我将从三部分展开论述这部小说的政治观念。

一、新民思想与新民形象

在《新中国未来记》中梁启超借黄克强身份强调拯救国家的关键在于“新民”。他指出中国陈旧堕落的原因在于百姓懦弱迂腐。“你看世界上,那一国不是靠着国民再造一番,才能强盛吗?”在小说中梁启超先生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新民”措施:除了要养成民德,更为重要的是唤起人民拯救国家的爱国心。其次要养成国民的血性,要敢于反抗官吏以及外国势力的压制。最后新的国民要具备新的思想和学识,正所谓学贯东西。

这种思想更体现在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孔觉民、黄克强、李去病可谓是新民的代表。孔觉民虽是孔夫子的旁支裔孙,但从小就游学日、美、英诸国学习外国文化思想与知识。维新时代,还曾与民间各志土奔走国事,尽力于民间教育事业。这里的孔觉民不再是人们头脑中固守传统礼教,固步自封的老顽固,而是学贯东西,拥有世界开放眼光的新一代教育者。黄克强、李去病两人不仅前往各国大学进行深造,学习外国的政治,法律,制度等,还兼读中国的《长兴学记》《仁学》等书籍。这两人作为新一代知识分子形象,不仅具备来自中西深厚的文化知识与宽广视野,拥有独立的思想与自由人格,而且具有深沉的爱国情怀,他们外出学习又回国的目的正是为了实现报国之志。

《新中国未来记》中塑造的这些新人物正是梁启超表达“新民”思想的窗口与途径,从中我们可以窥探出梁启超先生认为欲新一国,必先新其民,欲新其民,必新其学识、思想与人格的强烈主张。

二、20世纪初梁启超先生内心关于革命与立宪的矛盾斗争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跟随老师康有为逃亡日本,在此期间孙中山多次希望与维新派谋求合作,梁启超开始与革命党交往,这一时期梁启超的思想开始发生转变,其内心处于和平立宪与革命的矛盾冲突之中。而这种矛盾性也彰显在《新中国未来记》当中,主要体现在小说第三章中,黄克强与李去病正是梁启超先生内心矛盾的化身。小说中黄克强所说的“拿至诚去感动他,拿利害去譬解他”正是梁启超先生的立宪主张,而李去病主张通过革命来救国则是梁启超先生内心纠结的另一面,两人的论争正是梁启超先生内心立宪与革命的矛盾斗争。

整体上看,黄克强明确表示自己主张实现温和的立宪制,并且对李去病过激的言论都进行了有力的反驳。小说对革命人士的丑化也可看出梁启超先生反对革命,主张和平立宪的思想。革命党宗明名片上写着“支那帝国人”,口中还不停地叫着“今日的支那”。那满口胡诌着外文,在官场绅士那边拉皮条的以及胡十一的东家,无一不是为外国人办事的洋奴,他们嘴上说着革命,实际上却做着破坏革命的不良勾当。

但是,仔细深究仍可看出其中蕴含着的梁启超先生思想的矛盾性。小说中立宪派对于革命并不是持坚决反对的态度,黄克强虽说暴力革命太过于激进,但第二章立宪派党纲第四节中又提到“但非到万不得已之时,必不轻用急激剧烈手段。”可看出其对于革命还抱有一些幻想,并不是完全坚决排斥的。另外,对于满清政府,黄克强与李去病持一致的态度,两人都对政府大失所望,不再寄希望于政府,他们抨击专制政体,批判政府的黑暗与腐败。当李去病痛斥清政府把些外国人当作天帝菩萨、祖宗父母一样供奉,认为这样软弱的政府不值得指望时,黄客强不仅没有反对而且还赞同道:“兄弟,你的话谁说不是呢?”

由此推断,梁启超已经改变了对清政府的看法,而不再像立宪党那样单纯将希望寄托在一个名存实亡的政府身上。因此,《新中国未来记》也正记下了20世纪初梁启超先生内心关于立宪与革命的矛盾纠结。

三、以现代意识、新时间观构想未来中国

小说开篇即写未来,维新成功50年即1962年的中国正准备举办世博会以供各国来访者进行广泛的世界文化大交流。此时各国政要齐聚南京签订和平条约,没有割地赔款,没有租借,也没有破败腐朽的政府,正是一番盛世景象。而后又写到孔觉民应邀在博览会上讲述《中国近六十年史》,用倒叙的方法追溯光绪二十八年壬寅到如今壬寅共60年来的历史。这种颠覆线性时间,将历史与现实,过去与未来交错书写的模式,正为晚清小说叙述结构的创新起了重要的作用。这种进步的时间观为我们提供一个看待历史与现实的新视角,正是梁启超先生超前现代意识的体现。

此外,晚清时期,西洋历法与公元纪年法伴随着传教士的传教活动传入中国,对中国传统农历和干支纪年法产生了一定的冲击,也极大地改变着晚清时期中国人的时间观。《新中国未来记》小说不仅保留中国传统农历与干支纪年法还采用了西历,小说第一回楔子开篇即写到“话表孔子降生后二千五百一十三年,即西历二千零六十二年,岁次壬寅,正月初一日……”这种时间观念的改变,正展现出梁启超先生受西方思想观念影响的痕迹。梁启超先生也正借小说向中国知识分子甚至整个民众传达先进的时间观念,此外还启示人们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世界、走向世界,万不可固步自封,将自身圈禁在单一的文化领地,新的中国需要的正是全新的思想与更开阔的视野。

《新中国未来记》中所展现出的“新民”观,新的时间观,对于启蒙百姓,鼓舞人民走向爱国救国道路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梁启超先生可谓是一个伟大的思想家,也是一个杰出的政治領袖,其著作成为中国重要的思想宝库,他犹如一把火炬,穿越时空的界限,照亮一代又一代中国青年的理想道路。

参考文献

[1]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梁启超.新民说[M].商务印书馆,2016.

[3]解玺璋.梁启超传[M]. 化学工业出版社,2018.

[4]王德威.小说作为革命——重读梁启超《新中国未来记》[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08).

作者简介:相帅英(2000-),女,河南洛阳人,河南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本科在读。

猜你喜欢

梁启超
梁启超故乡乡名异说考辨
梁启超:体谅他人是一种修养
梁启超的开场白
梁启超:“我已经是流亡的经验家了”
《梁启超论教育》
梁启超接受劝告
这是我唯一的选择
梁启超童年趣事
梁启超三拒红颜
有感梁启超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