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舞台艺术的追梦人

2021-05-14王洲

现代艺术 2021年1期
关键词:巴中市巴中扬琴

王洲

夏铭锺

XIA MINGZHONG

四川巴中人,副研究馆员。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四川省社会音乐研究会副主席,巴中市文化馆馆长,巴中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巴中市音乐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2016年8月,由李蓉儿创意策划,秦渊、向胜创作,安凤英导排的大型四川曲艺剧《望红台》在“巴人文化艺术节”首演,该剧一推出,立即在巴城乃至全国曲艺界引起轰动。连续三次追加的9场演出,场场爆满,一票难求。演出期间,巴中城区万人空巷,这是自电视剧《渴望》播放以来,巴中第二次出现万人追剧的现象。随后,《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艺术报》等平台的报道纷沓而至。作为此剧的“男一号”,夏铭锺如释重负,几个月的艰辛和汗水,为自己的艺术表演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但是,夏铭锺并没有就此满足,他继续在艺术道路上奋力前行着。2018年,他和他的团队又凭借《望红台》选段四川扬琴《守望》,荣获第十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节目奖)。他牵头组织、策划、创作、编排的一大批文艺作品分别荣获全省”群星奖”、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巴蜀文艺”奖、中国人口文化奖、全国政府最高奖一一“群星奖”。他个人也先后三次被四川省人民政府表彰为“先进个人”,并获四川省首届“金熊猫”(艺术类)先进个人称号,四川省文联年度百家“推优工程”优秀艺术家称号,2019年获巴中市首届“巴山优才干人培育工程”文化领军人才荣誉。

坚守:回归挚爱的舞台

在与夏铭锺的短暂接触中,当笔者问及作为一名群众文化工作者,是如何在专业人才都难以企及的艺术奖项中取得如此骄人成绩时。他微微有些难为情,短暂思考后,他从自己的工作经历谈起对艺术的那份炙热的感情和追求。

上世纪九十年代,从川剧学校毕业后,夏铭锤带着满腔热血和艺术抱负走上工作岗位,他为自己定下第一个五年职业规划,立下豪言壮语。但是现实总是有些残酷,他参工的那个年代,市场经济的浪潮将艺术推向商业化发展,大街小巷飘荡着“恭喜你发财”,一夜之间传统川剧淹没在流行音乐中,走向没落。剧场没有观众,剧团难以演出,进入大演大赔,小演小赔的囿境。自己满腔的“壮志”无处施展,满身的“功夫”没有舞台。突如其来的变化,让这个初入社会的热血青年显得手足无措,他开始有些迷茫,有些徘徊。无奈之余,他走进教师行业,用另一种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艺术的那份热爱,像一只猎豹,蛰伏在春夏秋冬,时刻等待着回归舞台。

2004年,夏铭锺如愿被调到巴中市文化馆工作,回到这个离舞台最近的地方,他写下了自己的第二份五年职业规划。在这里,他从演唱原创歌曲《巴山月》重新开始了自己的舞台表演,听到自己演唱的《红军来了不受穷》《拴住太阳好干活》等音乐在巴城的大街小巷和电视媒体传唱,他第一次觉得自己多年的坚持是如此有价值。他将“为人民歌唱”几个字写在笔记本的扉页。后来,在担任巴中市文化馆馆长后,他一手抓管理,一手抓业务,迅速打开局面。组织策划创作出四川清音《中华医药》《秋娃娃》,小品《巴山背二歌》,舞蹈《翻山铰子》,歌曲《一路锦绣》《活着》《杞人忧天》等一大批艺术精品,他带着这些文艺作品走出巴中,站上了国家大舞台,屡获大奖,实现了市级向省级、国家级大奖的三级跳,为巴中群众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开好了头,更为他的艺术表演之路坚定了方向。

扬帆:艺术之路成功转型

时间来到2016年,这一年是夏铭锺艺术生涯的转折之年,也是他艺术生涯的收获之年。这一年,巴中市委市政府为举办“巴人文化艺术节”,准备推出一台大型红色题材曲艺剧。剧本出来后,进入演员海选环节,虽然他并未报名参选,但是他扎实的戏剧功底和表演天赋,让导演组在第一时间想到了他,并当即决定让他饰演男主角“大山哥”。得知这一消息后,他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静静坐了一上午。因为此时的文化馆在他的带领下,文化活动开展得如火如茶,各項工作齐头并进。人民大会堂、国家大剧院、中央电视台都留下了巴中文化的足迹。如果此时自己参加排练演出,势必会影响文化馆工作的开展。但是,能以主演的身份参加重大红色题材剧目,这对一个群文工作者来说,既是一件梦寐以求的事,也是一次巨大的挑战。最终,在组织的鼓励下,在单位团队和向胜等同事的支持下,他走进了排练室,用坚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作出了回答。

川剧讲究的是“唱、做、念、打”,曲艺推崇“说、唱、演、评、学、弹”等,两种艺术的表现形式虽有融合但也有很大区别,两者的声腔艺术、演唱方法以及韵味都不一样。这对第一次接触曲艺的夏铭锺来说是巨大的挑战。曲艺剧《望红台》涵盖了四川盘子、荷叶、谐剧、车灯、清音、扬琴、竹琴、金钱板、莲厢、琵琶弹唱等众多曲艺形式,作为主演,如何在舞台上将这些曲种完美表演?这又是一个挑战。为学好四川曲艺,他多次向曲艺前辈和曲艺名家王文能、罗大春、胡郦珈、成尧肇等老师请教,系统学习了扬琴的表演技巧和手法。为将剧中“大山哥”的形象塑造得更鲜活、更饱满,他到市内的红军纪念馆参观革命先烈的遗物,聆听红军故事,感受人物心境;为把握好角色定位,他积极向秦渊、向胜、施敏等曲艺专家请教,对唱词的理解,音乐的运用,唱腔的设计,情绪的把控等进行规范练习。对于学习的艰辛,夏铭锺不愿多谈,他只想用演出作出回答,让观众来检验评判。

成功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当年,四川曲艺剧《望红台》一举走红,不仅吸引了全国各地的曲艺专家和观众到巴中观看,还应邀赴天津参加第九届中国曲艺节优秀剧目专场演出,赴成都参加四川省第二届艺术节优秀剧目专场展演,赴北京参加红四方面军将帅之后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联欢汇演等。对这部剧的表现,央视、天津卫视、四川卫视,《曲艺》杂志、中国曲艺网、《中国文艺报》等媒体都作出了专门报道。《人民日报》专题评论:《望红台》是新时代中国曲艺在创新进程中推出的兼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优秀作品。

出发:问鼎曲艺最高奖

《望红台》的成功,引领夏铭锺走向曲艺表演之路。而四川扬琴《守望》让他的艺术表演走向成熟,走向巅峰。这个作品是他从舞台表演向专业比赛的初次尝试,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首次参加国家级专业比赛,就捧回了中国曲艺“牡丹奖”。回忆起当时到杭州参加决赛的情景,他用“责任和挑战”来定义。参赛前,因水土不服,他患重度感冒,声音嘶哑,大家都为他能否参赛担忧。临赛前,他主动请求医生给自己打了封闭针。上场时,他毅然扯下雾化器,大踏步走上赛场,12分钟的时间里,他依靠精湛的表演和顽强的意志,与同为曲艺新人的杨娜联袂演绎了苏区人民坚定的信仰和守望的情怀,最终站上最高奖台。后来,他说:“长征是永恒的主旋律,它流淌在我们的血管里,作为红军后代,我有义务和责任讲好巴中的红色故事。所以我鼓励自己,必须战胜自我,站上舞台。”

荣获“牡丹奖”后,夏铭锺的艺术表演之路愈来愈宽。他主演的四川扬琴《蜀道》获四川省“群星奖”,先后受邀到北京、上海、重庆、福建、河南等地,参加原文化部主办的全国优秀曲艺、皮影戏、木偶剧优秀剧(节)目展演,解放军西部战区专题展演,第五届“岳池杯”中国曲艺之乡曲艺展演,万州第三届西部优秀曲艺展演,“第十七届北京国际旅游博览会”展演,中国国际(上海)旅游交易会文艺展演,新时代曲艺星火扶贫工程(北京)巡礼展演,第十届中国曲艺节(河南)线上展演。他参演的大型民俗歌舞《巴河春秋》之《走千山》再放异彩,好评如潮。他组织策划的舞蹈《就爱那片田》、表演唱《哈哈响》、四川扬琴《黄荆树》《蜀道》等文艺作品荣获四川省“群星奖”,四川清音《义无反顾》获四川省乡村艺术节比赛第一名,歌曲《追梦》荣登央视非遗春晚。

“在我的艺术表演路上,因为有领导和前辈的鼓励鞭策,有家人和同事的支持陪伴,让我更有信心坚守舞台,一直在这条路上走下去。”在短短的采访中,这位来自大巴山的文化工作者,以巴人的豪放和睿智,自信而谦逊地讲述了自己的从艺之路。我们也有理由期待,夏铭锺这个舞台艺术的追梦人会携更多优秀作品,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

猜你喜欢

巴中市巴中扬琴
巴中:从一案之“改”到一域之“治”
浅析中国扬琴乐器改革历程
公共图书馆与全民阅读的几点思考
巴中市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The Analysis of the News Story: For More Chinese Firms,It Pays to Make It in the U.S.A.
巴中市油菜花期低温连阴雨灾害损失评估
浅谈中国平均律扬琴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调研巴中扶贫
产业扶贫的“巴中”梦
我的扬琴学习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