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理解视域下民歌教学路径探究
2021-05-14蒋一禾
蒋一禾
摘要
立足课堂教学,关注“文化理解”,是基础教育阶段音乐课教学的应然追求和价值导向。以民歌《黄河船夫曲》教学为例,通过“链接文化背景,还原文化真相;挖掘文化根源,探寻文化命脉;感受文化差异,增强文化认知;丰富文化体验,深化文化理解”等学科化表达和具体化实践,让“文化”可听、可见,让“理解”可触、可感。
关键词
文化 文化理解 民歌 《黄河船夫曲》
自2017年教育部首次将“文化理解”作为音乐学科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之一以来,“文化理解”的音乐教学范式被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关注和运用。应该说,它的提出在给音乐教学评价指明了新方向的同时,也为学科教学注入了新内容。当然,在教学实践中,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在“文化”这个抽象的概念尚无定论的语境下谈“文化理解”,颇有点本末倒置、缘木求鱼的味道。作为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主阵地,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文化”可听、可见,让“理解”可触、可感,这就需要我们学科化表达和具体化实践。国际音乐教育学会在《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中指出,“当音乐被置于社会的和文化的语境中并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它才能获得最佳的理解”。這为本文分析如何开展基于“文化理解”的课程目标教学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思路和实践路径。
民歌是人类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源于人们的生活,反映人们的生活,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马克思曾说,“民歌是唯一的历史传说和编年史”。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说得更透彻,“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音乐,必须研究民歌”。鉴于此,笔者以人教版初中音乐教材中陕北民歌《黄河船夫曲》一课教学为例,做一阐述。
一、链接文化背景,还原文化真相
民歌,即人民之歌。它是在不同的地理、气候、语言等影响之下,产生的一种人类自娱、文化流传或生活实质的宣泄形式。它的发展接受了时光的洗礼、岁月的抉择,穿越了历史的时空而流传至今,是对历史和地区所积淀的文化的一种再现。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审美情趣的改变,尤其是流行歌曲的冲击,走街串巷听到的已鲜有类似《黄河船夫曲》这样的民歌。如何让这颇受冷落的文化记忆再次焕发生机呢?2017年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能“从文化角度关注音乐作品和音乐现象,认知作品产生的历史文化背景和风格特征”。这就告诉我们,对于民歌的文化理解,需要我们链接其真实的历史文化背景,还原其文化真相。因此,在《黄河船夫曲》新课导入时,笔者做了如下设计。
(教师播放视频《黄河船夫曲》,同时简要介绍该歌曲产生的经过。)
师:这是一首流行于陕北黄河沿岸的船夫曲。它萌发于1920年前后,在陕北佳县某个村的一次春节搬水船节目表演中,船夫李思命以出演的艄公与坐船姑娘对唱的形式脱口唱了一出。当时,他只是传达自己真切的人生感受,可演出结束后,村里人都夸他不仅词编得好,而且曲唱得也不错,从而开始在当地流传。20世纪40年代,延安“鲁艺”音乐系师生在晋、陕交界的黄河岸边采集民间音乐时,从一位船工那里将其记录下来,并进行了整理。后来因李思命抢救一名落水者而魂归黄河,赋予了这首歌更多的意义,使其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尤其是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之夜,当郭文景先生创作的交响序曲《御风万里》响彻在东方之珠的上空之时,李思命怎么也不会想到,当初他不经意间的乡野一唱,唱响了历史,唱向了世界。请同学们根据这些材料,说一说民歌有什么样的特点。
生:民歌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实践中,经过群众性的即兴创作、口头传唱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源于生活,和人民生活紧密联系。它又高于生活,表达人民的思想、感情、要求和愿望,是无数人智慧的结晶。
师:请大家再想想,你在哪里还听到过类似的旋律?令你印象很深的演唱者有哪些?
生:电视上经常听到《山丹丹花开红艳艳》《人说山西好风光》……;阿宝、王二妮……
通过再现《黄河船夫曲》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学生对民歌的特点及表现形式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知。与此同时,学生也意识到,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民歌已经从山野飘向都市,从乡间走上了荧屏。它不仅蕴藏着巨大的艺术活力,而且散发着历久弥新的文化价值。此举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民歌的亲近感,也增强了民歌对学生的吸引力。因而,从这个意义上说,链接并再现歌曲产生的真实背景是促进对其文化理解的前提和必要支撑。
二、挖掘文化根源,探寻文化命脉
“文化是民歌发展的源泉。民歌是在文化发展基础上所形成的对文化的一种反映。民歌是对历史上所积淀的文化的一种特有的表现形式。”从表面上看,《黄河船夫曲》仅是对在黄河迂回曲折的河道中无数艄公繁忙劳作的一种反映,但实际情况并非局限于此。无论是这首歌的歌词还是它的旋律,都凝结着厚重的哲学理念和家国情怀,彰显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因而,挖掘作品背后的文化根源,感悟其文化价值,是“文化理解”视域下课程教学不可回避的课题。请看教学片段:
(PPT显示:1.黄河走向图;2.《黄河船夫曲》歌谱。)
师:请同学们根据黄河走向图,在歌词中找出最能体现其特点的词语。
生:几十几!
师:这首歌歌词分为两段,请同学们对比一下两段歌词的不同之处。
生:歌词第二段将“你”换作“我”,把“几十几”改作“九十九”。
师:歌词做这样的修改,基于什么样的目的?歌词以“艄公”的“哟嗬”结尾有何寓意?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师:除歌词之外,《黄河船夫曲》旋律也很有特点,仔细观察一下,歌曲中最多的节奏型是什么?
生:全曲总共60拍,其中有21拍是八分节奏型,占绝对多数。
师:歌曲虽然短小,但创作手法非常新颖独特。请大家伸出右手,用柯尔文手势跟老师一起演唱第三、第四小节的旋律(见谱例)。
师:动作熟练后,再伸出左手,两只手一起做柯尔文手势,连续重复做;再跟老师一起夸张一点做,连续做,有什么感觉?
生:好像是在划桨。
师:如果把这两小节的音高从左向右用弧线连起来,你有什么发现呢?
生:把音高从左向右连接起来,正巧是一个波浪的起伏周期。
师:连续重复这样的旋律,想要表达什么情感?不仅如此,歌曲中大跳音程有18处之多,其他地方的民歌罕见这样的用法,请你分析一下这么多大跳音程的用意。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本阶段分歌词和旋律两个环节展开教学,基于以下目的:
从歌词上挖掘文化根源。首先,《黄河船夫曲》第一段用“几十几道湾”巧妙地强调了黄河“几”字形走向,由此发散到湾里的船、船上的竿、把竿的人,使黄河和船夫浑然融为一体,呈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其次,在古代,“九”意指很多,而且“九”是单数中的最大数,同时它也是“久”的谐音,有“长长久久”之意,因而第二段通过实写(把“你”换作“我”)和虚指(把“几十几”改作“九十九”)虚实相生的手法,使歌曲的立意达到令人叹为观止的完美境界;再次,歌词以“艄公”的“哟嗬”结尾,既象征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也象征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
从旋律上探寻文化命脉。《黄河船夫曲》整首歌曲只由A、D、G、E、B、C六个音符构成,共计15小节,其中有10小节是完全相同的旋律;尤其是从第三小节开始,旋律从小字一组的a到小字二组的d上行四度大跳,然后从小字二组的d开始一路下行跳进和级进到低八度d,再迅速往上级进加小跳回到起点a,而且连续出现5次,占整首歌曲的三分之二篇幅。相同的旋律,不仅再现了劳动人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的场景,更蕴含着高超的创作艺术:纵向上,用双手按照柯尔文手势,画出旋律的运行轨迹,与船夫划桨动作路径相一致;横向上,按照旋律进行的方向,从左向右把符头连接起来,与一个波浪的起伏周期相吻合;连续重复的旋律,让中华民族在黄河水的滋养下生生不息、不断奋进的英雄气概跃然纸上。除此之外,高密度的大跳音程,既是黄土高原沟壑纵横的真实写照,也预示着黄河儿女不屈的民族精神。特别是最后一句五度大跳,把情绪推向高潮,预示着伟大的中华民族必将傲然屹立于天地之间。
三、感受文化差异,增强文化认知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国幅员辽阔,由于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因素等差异,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特征。南方地势平坦,水源充足,河网密布,养成了他们儒雅、含蓄、内敛的“水”的特点;而塬、梁、峁、沟的黄土高原基本地貌,孕育了黄土地高亢西北腔的“山”的风格。由此表现在音乐作品上,南方作品的旋律一般婉转细腻、含蓄优美,而北方作品的曲调一般高亢有力、豪放恣意。如何让学生以开阔的视野体验、学习、理解其他地域的优秀音乐文化呢?同样是劳动号子,我通过对《川江船夫号子》和《黄河船夫曲》的演唱方式和节奏进行对比,组织如下教学:
(插播《川江船夫号子》。)
师:同学们听过之后,请说说《川江船夫号子》在演唱方式上与《黄河船夫曲》有何不同。
生:《黄河船夫曲》采用的是独唱的形式,《川江船夫号子》采用的是一领众和的形式。
师:在旋律上呢?
生:《黄河船夫曲》篇幅短小,旋律单一,重复较多,且节奏规整。而《川江船夫号子》篇幅宏大,调式、速度的变化均较频繁,节奏也多样。
师:歌词上有什么特点?
生:两首歌都是以方言的形式展现出来的。《黄河船夫曲》以陕北方言为主,而《川江船夫号子》以四川方言为主。
师:同学们知道导致这一差异的原因吗?
(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
通过对比,学生明白了:由于两地生活场景和劳动方式不同,导致他们在表达方式上存在着差异。
1.演唱方式的差异。《黄河船夫曲》中船夫面对的河面比较宽阔、流水速度缓慢,他们心态比较放松,驾船时只有自己一人,所以独唱居多;而《川江船夫号子》中船夫们经历的河面情况有时是顺水、有时是逆流,有时候风平浪静、有时候与激流漩涡抗争,且船工人员较多,需要同舟共济才能完成跑船任务,所以采用一领众和的形式来统一劳动节奏。
2.表达节奏的差异。《黄河船夫曲》中表现的是船夫在划船时力量大、动作稳、节奏感强的一致性特点,而《川江船夫号子》中表现的是船夫在划船时随着“河段不同,河水流速不同”而表现出的“驾船人的数量不同,划船强度不同,船员的心态不同”的变化性特征。
3.演唱语言的差异。民歌是群众自己创作的歌曲,因此,大部分民歌是用当地的方言演唱的。方言是民歌的精髓,也是民歌的灵魂,抽掉“方言”的民歌,一如灵魂不附在身。如《黄河船夫曲》用“晓得”(dai)、“我”(ηe)、“艄(sao)公(gong'er)”,《川江船夫号子》中用“嘿呀咗,穿恶浪哦,嘿咗;爬险滩哟,嘿咗;船工一身,嘿咗;都是胆哟,嘿咗!”等分别表现本地域特有的文化特征。
四、丰富文化体验,深化文化理解
德国现代哲学家伽达默尔曾说过,“也许我们知道文化和自己息息相关,然而倾自己所知也不见得足以讲出文化是什么”。这其实就在告诉我们:既然和自己息息相关,那么它(文化及体验)已经在我们的心里。新课程改革也倡导体验教育,主张通过体验来丰富学习过程和途径,丰富自己的情感,豐富自己的经验,其作用和价值不可低估。丰富文化体验活动,通过“歌词创作、旋律改编、即兴吟唱”等,将“文化理解”运用于学生的文化参与之中,不仅是音乐学科“文化理解”教育的基本遵循,也是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依托。
1.歌词创作。鼓励歌词创作,不仅让学生在亲身创作的过程中,了解音乐创作的流程,丰富音乐学习的内涵,做到知行合一、知行并进,更重要的是激活学生创新的思维,使他们享受创新的乐趣,提升创新的能力。一百多年前的学堂乐歌时代,李叔同等先辈们就选择了一些欧美国家的优秀音乐作品旋律,填上歌词给孩子们演唱。今天,我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填上歌词,来创作新时代的“学堂乐歌”。在分析原来歌词特点(除了头句和尾句,基本上是每句六字)的基础上,按照一字一音,或者一字多音的方式,根据要表达的内容确定每句的字数,或模仿,或迁移。同时告诉学生,为保证歌曲朗朗上口,歌词不仅要押韵,也要注意凝练简约、表达含蓄,最好能做到立意深远。下例是一名学生填词的作品:
你晓得中华历史经过多少朝代?开国皇帝叫啥?做了哪些大事?取得怎样效果?后人怎样评价?历史进程哪不以人的意志来掌控。
我晓得中华历史经过10多个朝代,开国皇帝都有名,做了惊天大事,取得最后胜利,符合发展规律。历史都有哪劳动人民集体来创造!
2.旋律改编。编曲看上去很难,实际上,每个人在小时候都有过不经意的“瞎哼哼”的经历,这种“瞎哼哼”其实就是原生态的作曲。历史上那些没有经过音乐学习甚至字都不认识的普通劳动者(如李思命)都可以创作民歌。学生大都经过小学六年和初中一年时间正规的音乐学习,已经了解了一些作曲的技法,对短小歌曲的创编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在入门阶段,教师可以尝试用“同头换尾”“鱼咬尾”“螺蛳结顶”等耳熟能详的作曲手法,按照“起承转合”的结构,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创作。调式可以选用五声调式,也可以采用大小调进行。优美的乐句适当采用反复的方式会有较好的艺术效果,这样既强化了音乐形象,又丰富了歌曲内涵。下图是学生的习作之一。
改编《黄河船夫曲》
3.即兴吟唱。即兴吟唱是指演唱者拿到歌词之后,通过对歌词的反复吟诵,在明确歌词立意的基础上,自我表达经过急速构思后内心瞬间想法的一种演唱方式。一般而言,它不需要考虑调式、节拍、節奏等细节问题。教师用录音设备把学生的即兴演唱录下来,如果效果尚可,再根据录音整理出相应的乐谱,展示给大家;师生共同用相关的专业知识分析作品的优点和不足,加以改进,形成比较满意的作品;在此基础上,教师用钢琴演奏给大家听,最后让学生一起演唱创编作品。这样的方式,不仅深受学生喜爱,而且加深了学生对原歌曲的理解。下例就是学生即兴演唱,教师根据录音整理后的作品。
《黄河船夫曲》即兴吟唱
音乐作品中的文化不是可视化的信息,而是隐含在作品背后的观念、思想和价值观。因而“文化理解”是一种不断发掘和不断内化的过程,这种过程是渐进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要真正地理解作品,不仅需要我们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人文内涵,更需要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以脚踏实地的态度不断努力,如此,学生的“文化理解”才会根深叶茂、硕果累累。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第一初级中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常翠莲.文化变迁视野中的陕北民歌展望[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3]乔建中.中国经典民歌鉴赏指南(上)[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