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美学初探──以雅乐为例
2021-05-14黄琪
黄琪
摘要:从毕达哥拉斯到康德,见证了西方美学的各个精彩的历史瞬间直到现在依旧耐人寻味、引人深思,而我国在音乐美学起步到现在,魏晋时期的美学更加吸引笔者眼球。故,欲抒胸臆。魏晋音乐文化建构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既修复传统雅乐,又大量吸收清商俗乐的双向建构过程。传统雅乐与清商俗乐二者的双向交流、互补,共同建构了魏晋宫廷音乐文化。曹魏使杜夔修复先古雅乐,晋武帝于泰始年间命荀歇、傅玄、张华制作郊祀歌辞、宗庙歌辞,缪袭、傅玄所作鼓吹歌辞以歌颂王朝功业等,都是对雅乐的继承。
关键词:魏晋;音乐;美学;雅俗共赏
一、雅乐对于维护封建社会的礼制起到积极的维护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礼制的逐步瓦解,雅乐也最终因其生命力的贫弱,逐步为俗乐所取代。虽然统治阶级一再视俗乐为洪水猛兽,称之为“亡国之音”、“淫声”、“乱世之音”,却无法遏制俗乐犹如春风烧不尽的野草一般的蓬勃兴盛。雅乐由于没有现实生活与情感体验作支撑从而缺乏艺术生命力,随着周代礼制的逐步解体,雅乐的弊端也越来越凸显出来。在经历礼崩乐坏的大动乱之后复归一统的魏晋六朝时代,重新建立的礼乐制度显然吸取了前代雅乐的不足,善于从民间和外来民族的音乐中汲取养分,用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雅乐衰落从汉末就开始了。据《汉书·礼乐志》记载:“是时,河间献王有雅材,亦以为治道非礼乐不成,因献所集雅乐。天子下大乐官,常存肄之,岁时以备数,然不常御,常御及郊廟皆非雅声。……今汉郊庙诗歌,未有祖宗之事,八音调均,又不协于钟律,而内有掖庭材人,外有上林乐府,皆以郑声施于朝廷。”成帝时,“郑声尤甚。黄门名倡丙强、景武之属富显于世,贵戚五侯定陵、富平外戚之家淫侈过度,至与人主争女乐”,政治的腐败必然导致声色娱乐之郑声的流行。乐的教化作用荡然无存。因此,“性不好音”的哀帝遂罢免的乐府,这被后人认为是“亡国之兆”。真正亡国的原因与音乐有何关系,其根源还是在于政治的腐败。
二、雅乐的衰落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大动乱的时代,随着礼乐制度的解体,俗乐兴盛,雅乐再次衰落。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由于战乱,雅乐器被破坏,先秦雅乐乐章失传。据《晋书·律历志上》一记载:“汉末天下大乱,乐工散亡,器法埂灭。……元康中,助子藩嗣其事,未及成功,属永嘉之乱,中朝典章,咸没于石勒。及元帝南迁,皇度草昧,礼容乐器。扫地皆尽,虽稍加采掇,而多所沦青,终于恭、安,竟不能备。”每一次政权的更迭都伴随着战乱,而每一场战争都使好不容易恢复一点的礼乐遭到破坏,因此,纵观魏晋南北朝时代,雅乐典章礼仪始终处于不完备的状态。
其二,典礼使用的雅乐经过了改制,雅乐之名虽存,而音调已经俗化。据((晋书·乐志》:“杜夔传旧雅乐四曲,一曰《鹿鸣》,二曰《骆虞》,三曰《伐檀》,四曰《文王》,皆古声辞。及太和中,左延年改夔《邹虞》、《伐檀》、《文王》三曲,更自作声节,其名虽存,而声实异。”从史料的一记载可知,雅乐正声里己混入俗乐音调,这就说明了雅乐和俗乐交融在一起是有着历史原因的。
其三,宫廷宴会使用音乐大都是俗乐。魏朝宫廷大兴铜雀伎乐,就是俗乐。
歌舞乐曲的兴盛,歌舞音乐是一种宴会娱乐的音乐。据《宋史·乐志》记载:“又今之《清商》,实由铜雀,魏氏三祖,风流可怀,京、洛相高,江左弥重。”《南者。惠基解音律,尤好魏三祖曲及相和歌,每奏,辄赏悦不能已。”可见,这个时候的清商曲还是郑卫俗乐。魏晋时期的清商三调就是俗乐,进入宫廷之后,经过了清商署这个专门官方音乐机构的校对整理,逐步雅化。据《晋书·乐志》记载:“荀歇又作新律笛十二枚,以调律吕,正雅乐。”西晋时,清商署由荀歇掌管,他通过笛律来正雅乐,为清商三调进入宫廷作好了准备,使其由俗乐变为雅乐,逐步符合统治阶层“雅”的审美趣味。以至于《乐府诗集》中将清商三调称之为“清商正声”。随着俗乐的雅化,由于生命力衰减,清商曲也就逐步衰落了。晋代南迁建立东晋之后在民间汲取的“吴声”和“西曲”,同样由于雅化,也难逃与清商曲相似的命运。到隋文帝时,七部乐中“清商乐”被视为“华夏正声”,改称为“清乐”,并创制大量新词艳曲,到唐朝,清乐逐步被新声所取代了。
最后,佛教在流传过程中利用了民间音乐,同时在最高统治者笃信佛法的齐梁等时代创制了大量的佛教音乐,佛教音乐因而进入了雅乐系统。“帝既笃敬佛法,又制《善哉》、《大乐》、《大欢》、《天道》、《仙道》、《神王》、《龙王》、《灭过恶》、《除爱水》、《断苦轮》等十篇,名为‘正乐,皆述佛法。又有‘法乐童子伎,童子倚歌梵叹,设无遮大会则为之”(《隋书·音乐志》)。这些佛教音乐称之为“正乐”已经与先秦庙堂雅乐有了很大改观,由此改变了人们对雅乐和俗乐的看法。
三、结语
雅俗之争从意识形态领域影响到音乐的创作实践,又延续到了音乐思想理论领域。最为集中的表现是稽康《声无哀乐论》对决传统儒家的乐教论。秘康《声无哀乐论》采取反复辩难的形式,通过客人话难,主人答辩的正反双方观点的大交锋。如此,双方阐明观点和七次论辩共答辩了八次,一层深似一层,客人代表儒家的传统乐论和以稽康为代表的道家自然音乐观,真实反映了魏晋时代的社会思想,在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下,儒家所奠定的礼乐观念受到了质疑,道家的思想再次运用到了音乐思考中。表面上是一次音乐观念的大交锋,实际上是一次儒、道两家思想的大较量,折射出雅乐距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的社会现实,人们重新思考音乐的作用和价值,这必然需要一种新的音乐理论来进行解释,秘康的《声无哀乐论》就是其中的代表著作。
参考文献
[1]吴大顺. 魏晋南北朝音乐文化与歌辞研究[D].扬州大学,2005.
[2]侯榕育潇. 魏晋文人音乐特点形成原因浅析[D].兰州大学,2013.
[3]刘莉. 魏晋南北朝音乐美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
[4]李媛. 魏晋乐府诗的音乐文学特点及其文化学阐释[D].安徽大学,2003.
[5]李宁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音乐新观念探索[D].山西大学,2007.
[6]罗可曼,李劲松. 生命视野中魏晋音乐美学品格深描[J]. 艺术百家,2013,v.29;No.13001:232-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