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高校校园网络文明的形成、挑战及其应对策略
2021-05-14王高合张淑锵杨越恺
王高合 张淑锵 杨越恺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程座谈会上指出:“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因此,构建绿色、文明、和谐、健康、友善的网络环境成为我国网络文明建设的一大趋向。同时,互联网作为传播人类优秀文化、弘扬正能量的重要载体,深化网络文明建设是实现高校文化育人的必然途径、是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体现、是强化高素质人才培养的关键举措,更是完善立德树人工作体系的迫切需求。
一、高校校园网络文明的形成
网络的诞生,从源头上让中国人的生活方式、沟通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校学生由于能迅速接受新兴事物,逐渐成为网络世界的主力军。根据2020年6月《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统计显示,目前中国网民中学生身份的网民占总数的23.7%,成为网络社交最为活跃的群体之一。网络因时效性、开放性、即时性的特征,为学生了解时事、开阔视野、远程交流提供了一个极为便捷的窗口,许多高校积极借助线上开展教学、办事、信息公開等事宜,为学生提供学习和生活便利,许多学生通过网络找到了自我价值和自我实现,高校网络成为了一种独特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交流方式,影响了学生的方方面面,也形成了高校独特的网络文明。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网络更是成为休闲娱乐、日常沟通、教育教学、学习探究的最佳载体,各高校不断提升信息化建设水平、大力发展网络构建、持续提升管理力度,校园网络文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清醒的认识到,由于国内互联网建设基础薄弱、起步缓慢、管理水平欠缺等先天因素,加上网瘾、舆情、意识形态斗争等愈发严重的现实问题,高校网络文明建设仍面临诸多困难和较大挑战。
二、高校校园网络文明建设面临的挑战
1.高校网络文明建设存在的不足之处
(1)网络文化作品层次不深入。目前我国部分高校的网络文化建设水平仍处于起步阶段,主要体现为文化作品杂乱不精、广而不深,无法与师生的关注点、兴趣点和社会热点相结合,大多数内容仅限于“搬运工”或“浅加工”,未能做到“精加工”及“再创造”,网络文化亲和力、凝聚力和覆盖面存在不足,难以满足师生的个性化、特色化、时代化需求,与新发展理念下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要求不匹配。
(2)网络舆情引导处置不及时。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会议上指出:“做好网络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把握好网络舆论引导的时、度、效”。高校网络舆情是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科研的晴雨表,由于学生具有高密度性和同一性,一旦在网络中受到无良媒体推波助澜或别有用心人员网络造势,可能将会导致舆情出现爆发,产生情绪化的宣泄和泛意识的炒作。部分高校面临舆情时,一味采用封锁、删除,刻意强调正面,屏蔽淡化负面,学生的需求达不到正面回应时,更容易导致舆情的大规模崩盘。
2.网络给校园文明带来的不良影响
(1)影响道德人格。网络上信息陈杂,部分学生由于刚离开父母步入校园,社会阅历较浅,思想意识尚未成熟,受到个别娱乐明星、微博大V、网红的错误价值观引导,无法做出正确的决断,产生了实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精致利己主义;由于网络世界的虚拟性和隐私性,许多学生在虚拟世界随时可以体验到现实中体会不到的成就感与沉浸感,如电子游戏、赌博、淫秽信息等;一些高校学生出于好奇或受利益驱使,学习黑客技术非法牟利或通过技术手段窥探他人隐私,最终走向了违法犯罪深渊。
(2)催生学术不端。据统计,2020年1月至7月,世界各国撤稿论文合计1143篇,中国占388篇,高达三成以上。近三年来,中国SCI论文共有1397篇被撤稿,其中约六成属剽窃和错误所致。随着科技进步和网络学术信息的逐步公开,许多受到知识产权保护的学术资源通过电子扫描等手段上传至网络,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学术规范教育缺乏,分不清借鉴、征引和剽窃的区别,直接采取“拿来主义”据为己用,推动了学术不端行为的滋生和繁衍。
(3)敌对势力入侵。自互联网在中国兴起后,部分敌对势力就将网络作为“西化”高校、和平演变的重要途径,通过网络聊天、电子刊物、影像资料等手段宣传西方所谓的“人权”“普世价值”及政治制度,企图通过文化渗透影响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削弱学生的身份认同感及民族自豪感;一些间谍势力将目标瞄准高校所做的高精尖领域的研究,通过发送含有不良链接的邮件、病毒等方式窃取学生或教师的保密资料和学术成果;在特殊时间节点通过黑客技术对校园网络进行攻击及破坏,如修改系统配置文件、篡改高校主页、入侵系统账号等,从而达到破坏高校正常网络秩序的目的。
三、构建高校校园网络文明的策略
由于各高校网络建设程度和面临情况不同,应对的思路和策略不尽相同。但笔者认为,建立健全高校校园网络文明建设,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网络文明为工作出发点,以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及挑战为切入点,以发挥网络文化立德树人功能为着力点,持续推进高校网络文明的建设进程。
1.完善一套全面系统的管理制度。一是建立健全高校网络管理制度,加强网络法治和网络德治,加大网络行为道德规范与教育宣传,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为高校网络环境健康、向上、稳定、有序发展提供制度与道德的双重保证;二是将网络文化建设纳入学校长期发展规划,人力、物力、财力及制度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和多重保障;三是建立不良信息的举报体系,并配套相应的奖惩措施,发挥广大师生在网络空间中的监管作用,做到网络不良信息有效控制、违纪违法行为得到遏制、舆情传播速度及时控制、学生网络行为充分自制。
2.打造一支专职网络专业队伍。充分发挥高校党委的领导作用,成立校园网络文明建设小组,由一名分管校领导担任组长,宣传部、学工部、团委、信息技术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传媒学院等多部处院系协同参与,明确各单位分工职责,构建全校参与的网络文明建设大格局;选拔一批站位高、能力强、有思想、肯担当的专职管理队伍担任“网络信息员”,充分发挥各单位工作特长,不断通过理论培训和业务指导提升队伍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法制意识、责任意识,使其具备一定的网络舆情敏锐性、案件预见性和网络心理疏导功能;并从校园里选拔出一波政治素养高、经验丰富、了解学生心理需求及网络语言特点的“校园线上时事评论员”队伍,正确把握政治导向、掌握时代脉搏,并能深受学生信任和认同,确定网络文化舆论风向标,维护校园网络文明。
3.建设一个有高度、有内涵的网络宣传平台。高校网络文明的建设,首先要占领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建立一个思想权威性、形式多样性、内容创新性的宣传平台。宣传内容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体,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其次,宣传平台应丰富多样,可以利用“两微一端”,即微信、微博、移动客户端作为官方平台,易班、校报、论坛、抖音、自媒体作为补充载体,充分发挥和挖掘各平台的优势特点,不断创作各具特色的作品。再次,宣传内容推陈出新,通过大数据精准探寻学生的现实需求,根据时事政治、理论学习为基础开展个性化定制教育,解决学生在科研、生活、思想等方面的盲区,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弘扬、传播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研观。最后,强化校际平台间的互动,实现新媒体间的深度融合和文化联动。如2019年3月起,为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高校师生在网络兴起了一场“青春,为祖国歌唱”的活动,覆盖三十个省市的两千余所高校,展现了新时代青年与祖国共呼吸、同命运、齐奋进的爱国情,不仅实现了网络文化育人,同时也为社会展现了高校师生爱党爱国的强大正能量。
4.推广一项网络成果研究评价体系。互联网已成为高校学生耳听面授第一课堂、课外实践第二课堂之外的第三课堂,学生每日浏览、关注的网络内容对青年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有着显著影响。网络成果研究评价体系的建立不仅是构筑校园网络文明的核心体现,更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高校通过建立“网络成果研究评价中心”,对兼具政治性、社会性、传播性和学术性的优秀网络文明成果,从精神激励、物质奖励和发展勉励三个方面予以大力支持,并将其纳入教师职务职级、学生评奖评优、毕业论文考核、对外招生招聘的重要依据之一,更好更快地激发高校师生创作热情,为高校网络文化立德树人、凝聚社会共识、占领青年意识形态高地做出积极贡献。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也处于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完美收官、“十四五”谋篇起步的关键之年。为确保高校能稳步为国家提供高新技术和输送优质人才,高校必须构建一个平安、和谐、稳定的校园物理环境和网络文明环境。在网络文明构建进程中,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家网络安全“四个坚持”重要指示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價值观为方向引领,把握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秩序底线。落实“服务师生、依靠师生”的理念,落实顶端领导、做好主旋律向导、加强队伍水平指导、注重学生情绪疏导、坚持优质作品引导。主动与国家主流媒体深度融合,扩大在学生间影响力,始终以健康、文明、积极、有益的网络信息来优化网络文明建设,占领高校网络这块具有关键意义的文化阵地和意识高地,源源不断为国家输送一批守初心、担使命、肯担当、讲奉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高素质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