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0种紫花苜蓿在酒泉荒漠灌区中轻度盐碱地生产性能比较研究

2021-05-14王志龙黄卫国王新强杨秀梅翟海静赵俊皓柴绍芳

畜牧兽医杂志 2021年6期
关键词:赛特陇东干草

王志龙,黄卫国,王新强,杨秀梅,翟海静,赵俊皓,柴绍芳

(甘肃省酒泉市畜牧兽医总站,甘肃 酒泉735000)

紫花苜蓿作为一种引进的多年生豆科饲草,原产于小亚细亚、伊朗、外高加索一带,汉代传入中国后广泛种植,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史,主要在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等地种植。作为畜禽养殖的优质饲草料,其蛋白含量高、碳水化合物丰富、富含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畜禽生产性能、肉品质及其副产品、抗病性都有显著作用。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适量的苜蓿对仔猪成活率、窝产仔数、育肥猪生产性能和肉品质均有显著提高;蛋鸡日粮添加苜蓿草粉显著提高蛋鸡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苜蓿草粉有助于提高鱼类生产性能和鱼肉品质。苜蓿对奶牛、肉兔等草食动物生产性能和肉品质都有明显的正向影响。紫花苜蓿适应性强,管理方便,经济效益高,在低肥力土壤和中轻度盐碱地种植产量稳定,适合土地资源丰富、集中连片、易于机械化作业的地区大面积种植。酒泉盐碱地达8.5万hm2,占耕地面积的55.2%,中轻度盐碱地占90%以上,主要分布在肃州区、瓜州县等5个农业县。种植小麦、玉米、棉花等主要经济作物产量不高、效益偏低,农牧民积极性下降,是导致撂荒地的重要原因之一,进一步加剧了土地资源紧缺的现状,显著影响一产增加值,制约农牧户增收。因此,急需在中轻度盐碱地开展苜蓿品种筛选试验,推广适宜种植的高产优质苜蓿品种,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力, 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为牧草产业科学、高质量发展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位于肃州区东部的铧尖镇漫水滩村,东经98°20′~99°18′,北纬39°10′~39°59′,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7.3℃,年均日照时数为3 288 h,无霜期年平均150 d,年均降水量8 mm。试验地地势较平坦,土壤碱解氮为76.76 mg/kg,有效磷为20.46 mg/kg,速效钾为169.9 mg/kg,有机质为14.69 g/kg。试验地易溶盐以硫酸盐为主,pH为8.54,含盐量为0.58%,属于中轻度过渡盐碱地。

1.2 试验材料

选择国内外苜蓿品种10个,其中:赛特、三得利来自酒泉市未来草业有限责任公司,WL363HQ、阿迪娜来自北京正道种业有限公司,甘农3号、公农1号来自酒泉大业种业有限责任公司。陇东、骑士T、阿尔冈金、苜蓿王来自酒泉市各县(市、区)转变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退牧还草工程、草牧业试验试点等项目苜蓿种子供种企业。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取随机区组的设计方法,共设置3个重复小区,每个小区的面积为84 m2。播种前浅耕20 cm,于2019年4月20日播种。将种子按比例与基肥充分搅拌混匀,根据预试验调试的播种机流速进行条播。包衣种子播种量为28.05 kg/hm2,裸种为19.8 kg/hm2,行距25 cm,播种深度2 cm。播种后机械覆土镇压,次日适量灌溉。试验期间,根据土地墒情和长势适时追肥和灌溉。

1.4 测定指标

1.4.1 越冬率 建植当年冬灌前每个品种3个重复小区随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 m2样段进行观测,分别测定越冬前、建植第2年植株数,计算越冬率。

1.4.2 株高 建植第2年初花期测定株高,每个品种3个重复小区各随机取中等长度的植株10株,测定其根部到最高点的长度。

1.4.3 茎叶比 建植第2年第1茬初花期测定茎叶比,每个品种3个重复小区各随机取样1 000 g,茎叶分离后自然阴干称重,并测定茎叶比。

1.4.4 干草产量 建植第2年 3茬次测产均在初花期进行,不同品种的三个重复小区随机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 m2样段留茬5 cm刈割进行,自然阴干后称重,并计算3茬次总产量。

1.4.5 营养成分 建植第2年第1茬初花期取样阴干后测定不同苜蓿品种的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等常规成分,并计算相对饲喂价值,营养成分测定委托兰州大学完成。

1.5 数据分析

采用Excel 2007对数据进行处理,方差分析、显著性分析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Subscription软件进行比较,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用来评价10个苜蓿品种在酒泉荒漠灌区中轻度盐碱地的综合表现。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苜蓿品种越冬率

越冬率对于寒冷地区苜蓿种植尤为重要,酒泉属于典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严寒,昼夜温差大,低温极端天气时有发生,对越冬率要求较高,推广种植的品种要具备较好的抗寒性能。由表1可知,10个苜蓿品种越冬率均在93%以上,表明10个苜蓿品种对酒泉地区寒冷条件适应性较强。越冬率最高的是甘农3号的96.14%。甘农3号、阿尔冈金、阿迪娜、公农1号、陇东、骑士T的越冬率显著高于WL363HQ、三得利、苜蓿王、赛特(P<0.05)。

表1 10种紫花苜蓿品种越冬率 %

2.2 不同苜蓿品种建植第2年不同茬次株高

株高是衡量苜蓿品种生产性能优劣的重要指标,与干草产量成正相关,在一定的范围内随着株高增加,产量也相应增加。由表2可知,不同品种不同茬次株高存在显著差异。建植第2年第1茬株高最高的是公农1号,最低的是苜蓿王;公农1号、赛特、骑士T的株高均达到85 cm以上,显著高于阿尔冈金、WL363HQ、阿迪娜、甘农3号、陇东、三得利、苜蓿王(P<0.05)。建植第2年第2茬株高最高的是骑士T,最低的是阿尔冈金。骑士T、公农1号、赛特、阿迪娜的株高均达到了75 cm以上,显著高于甘农3号、三得利、苜蓿王、WL363HQ、阿尔冈金、陇东(P<0.05)。建植第2年第3茬株高最高的是公农1号,最低的是陇东。WL363HQ、赛特、阿迪娜、公农1号、骑士T的株高均达到65 cm以上,显著高于阿尔冈金、甘农3号、陇东、苜蓿王(P<0.05)。

表2 10种紫花苜蓿品种建植第2年不同茬次株高 cm

2.3 不同品种建植第2年不同茬次干草产量

干草产量直接反映不同品种的生产能力,也是引种最为重要的一个指标之一。由表3可知,建植第2年第1茬赛特的产量最高,陇东的产量最低。产量大于5 000 kg/hm2的有WL363HQ、赛特、阿迪娜、甘农3号、公农1号、三得利、骑士T。赛特、阿迪娜、公农1号、三得利、骑士T显著高于阿尔冈金、陇东、苜蓿王(P<0.05)。建植第2年第2茬公农1号的产量最高,苜蓿王的产量最低。产量大于3 800 kg/hm2的有赛特、公农1号、骑士T、WL363HQ。WL363HQ、赛特、阿迪娜、公农1号、三得利、骑士T的产量显著大于阿尔冈金、甘农3号、陇东、苜蓿王(P<0.05)。建植第2年第3茬产量最高的是公农1号,最低的是陇东。干草产量大于2 200 kg/hm2的有赛特、阿尔冈金、阿迪娜、公农1号、三得利、骑士T。阿尔冈金、赛特、阿迪娜、公农1号、三得利、骑士T的干草产量显著高于甘农3号、陇东、苜蓿王(P<0.05)。建植第2年3茬总产量最高的是公农1号,最低的是苜蓿王。产量大于11 000 kg/hm2的有WL363HQ、赛特、阿迪娜、公农1号、三得利、骑士T。赛特、公农1号、骑士T、WL363HQ、阿迪娜、三得利3茬总产量显著高于阿尔冈金、甘农3号、陇东、苜蓿王(P<0.05)。总的来看,干草产量随着茬次呈下降趋势,且第1茬干草占全年总产量的45%左右。

表3 10种紫花苜蓿品种建植第2年不同茬次干草产量 kg/hm2)

2.4 不同苜蓿品种营养品质

茎叶比是评价不同苜蓿品种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茎叶比越高,表示叶片含量越少,品质越差。由表3可知,茎叶比表现较好的是甘农3号、公农1号、WL363HQ,苜蓿王、阿尔冈金的茎叶比大于1.20,显著高于WL363HQ、赛特、阿迪娜、甘农3号、公农1号、陇东、三得利、骑士T(P<0.05),表明其营养品质较差。粗蛋白越高表明营养品质越好,由表3可知,大部分品种蛋白含量在18%以上,粗蛋白含量最高的是甘农3号,WL363HQ、赛特、阿迪娜、甘农3号、公农1号、三得利、骑士T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陇东、阿尔冈金、苜蓿王(P<0.05)。相对饲喂价值是评定苜蓿质量的重要指标,根据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计算得到,相对饲喂价值越高,说明苜蓿质量较好。由表3可知,相对饲喂价值最高的是阿尔冈金,阿尔冈金、赛特、甘农3号、公农1号、骑士T、陇东显著高于WL363HQ、三得利、苜蓿王、阿迪娜(P<0.05)。

表4 10种紫花苜蓿品种建植第2年第1茬营养成分

2.7 不同苜蓿品种生产性能综合评价

为筛选出酒泉荒漠灌区中轻度盐碱地综合性能好的主推品种,本研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对不同品种的越冬率、株高、干草产量、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等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由表5可知,公农1号、骑士T、赛特综合得分好于其他7个品种,表明公农1号、骑士T、赛特适合在酒泉中轻度盐碱地推及相似的气候、土壤条件下推广种植。

表5 10种紫花苜蓿品种加权关联度

3 讨论

同一种品种在不同地区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差异较大,筛选适用本地区种植的品种要结合气候、土壤、品种特性、种植方式等综合考虑。酒泉地区冬季寒冷漫长,引种必须首先考虑能否安全越冬。本研究10个品种越冬率均在93%以上,表明抗寒性能较好,均可顺利越冬。本研究采用与生产实践相一致的种植方式开展大田试验,由于建植当年苜蓿受杂草竞争影响,难以准确反映不同品种的生产性能。因此,通过测定建植第2年适应性和生产性能评价不同品种的优劣。株高是影响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本研究中,不同品种不同茬次株高差异显著,茬次与株高成反比关系,即第1茬>第2茬>3茬,与张荟荟等的结果相似。干草产量反映不同品种的生产性能,是评价品种优劣的重要指标,本研究中,不同品种3茬次的干草产量均存在显著差异,且第1茬草占全年产量的45%。苜蓿的营养价值主要由茎叶比、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等指标决定,本研究中,不同苜蓿的茎叶比、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等指标各有优劣,单一指标的优劣难以反映综合生产性能。通过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表明,公农1号、骑士T、赛特在酒泉荒漠灌区中轻度盐碱地综合评分较高,适应大面积推广种植。

4 结论

综合不同品种的抗寒性、生产性能、营养品质等表现分析,公农1号、骑士T、赛特优于其他品种,适宜在酒泉荒漠灌区中轻度盐碱地及相似的气候、土壤条件下推广种植。

猜你喜欢

赛特陇东干草
陇东能源大数据中心
不同种植区陇东苜蓿营养价值的比较研究
Around the Farm
小小数迷泽西之智解农场报复计划
陇东黄土高原软枣猕猴桃栽培技术
赛特 低调直销路
风铃
赛特斯SDN经验谈
基夫赛特直接炼铅技术在国内首次应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