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图像侦查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创新探索
2021-05-14王璐
王 璐
(铁道警察学院 图像与网络侦查系,河南 郑州450053)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的提高,以高科技手段为特征的违法犯罪时有发生,给公安机关的侦查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公安机关在依托传统警务工作方式的基础上,更需要将智慧警务模式融入警务侦查工作。伴随着视频监控设备的普及以及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图像侦查技术作为新形势下的新型技术侦查手段,已经在各类公安警务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成为继行动侦查(技侦)、刑事侦查(刑侦)和网络侦查(网侦)三大侦查技术之后的第四大侦查技术。与技侦、刑侦、网侦三种侦查技术相比,图像侦查技术中所涉及的视频图像等相关证据具有更为直观和准确的特性。在智慧警务背景下,图像侦查技术具有前三种技术所无法比拟的优势。
然而,实际的警务侦查工作错综复杂,所涉及的相关图像侦查设备种类繁多,而又由于图像侦查取证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术性,图像侦查技术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能够从事和开展图像侦查取证工作的公安科技人才较为匮乏,公安机关对图像侦查技术人才有着较大的需求。因此,培养图像侦查取证领域的公安科技人才尤为重要。
本文在当前智慧警务建设大背景下,结合铁道警察学院图像侦查技术课程组在课程建设以及实验教学课程中的具体实践,以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的相关问题为出发点,尝试对图像侦查技术实验教学的改革进行分析讨论。
一、图像侦查技术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人才的培养靠教育,而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则需要高质量的专业性教育。这种高质量体现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还需要使其具备较强的分析和解决具体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1]。图像侦查技术作为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课程,不仅要关注相关基础理论内容的传授,还要注重实验教学内容的开展,以“理论学习+实验操作”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图像侦查技术。
图像侦查技术实验教学的目的是在学生掌握图像侦查技术相关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其对图像侦查技术的应用能力,进而培养出适用于图像侦查取证领域的公安科技专业人才。通过实验教学的学习,学生才能更好地加深和巩固对图像侦查技术基础知识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常用的图像侦查相关软硬件设备和工具,熟悉图像侦查工作的相关流程,全方位多角度地学习到图像侦查技术的各项基本技能。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还能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和团队协作能力[2],使学生符合高质量、高素质的警务人才标准,更好地适应未来复杂多变的图像侦查警务工作。
二、图像侦查技术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
公安院校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对实验教学环节十分重视,提供了诸多政策支持和保障,然而,作为一门新开设且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技术课程,图像侦查技术实验教学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观念较为陈旧
公安院校在其自身长期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重理论、轻实验”的教学观念,实验教学也仅仅作为理论教学的一种补充和辅助。图像侦查技术虽然是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型课程,在课程开设之初,针对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对实验教学环节、实验教学内容以及实验教学课时也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课程的理论教学仍然占据着更为重要的地位,实验教学没有发挥到培养技术型人才的作用。
(二)实战性不强
图像侦查技术课程是近年来公安院校为适应公安机关对图像侦查技术人才需求而开设的新课程。由于学生对图像侦查相关基础内容的缺乏,教学内容在建设初期主要倾向于图像侦查基础内容,实验教学的内容设计也多数是以验证型实验为主,贴近公安警务实战的综合型、研究型实验较少开设。另外,综合型、研究性实验的相关图像侦查实验设备大都较为昂贵,而且某些设备由于授权等级的限制,只提供给一线公安机关使用而并不授权给公安院校,也影响了实践教学的实战性。
(三)实验室的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
图像侦查技术课程是近些年才在各公安院校陆续开设的,相对于技侦、刑侦和网侦等传统公安课程而言起步较晚,图像侦查技术实验室也处于起步阶段。这与各公安院校的实际情况和课程本身的建设周期有关。由于前期建设的投入资金和实验场地有限,实验室功能以及实验项目的建设会以课程前期开发的主要内容为主,建设与前期理论教学内容相对应的图像侦查基础实验项目,而这些基础实验项目并不真正适用于警务实战。
三、图像侦查技术实验教学创新的思路和模式
通过对国内部分公安院校图像侦查技术相关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分析[3-5],并结合自身的建设发展需求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笔者构建了如图1所示的图像侦查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改革框架。
(一)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路
图像侦查技术实验教学的创新应依托现有学科专业背景以及公安应用领域的优势,结合当前的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并在已有实验教学体系内容的基础上,以图像侦查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需求,通过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相结合、课程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具有公安实战特色且符合公安人才培养规律的实验教学体系建设。
图1 图像侦查技术实验教学改革框架
(二)实验教学创新的模式
图像侦查技术实验教学的改革可采用“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总模式,在实验教学体系建设过程中,将教师在课程内容方面的“教”、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学”与实验实训中的“练”、实战环境中的“练”进行有机融合,使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掌握教师所“教”的各项知识体系内容,进而培养出能够满足图像侦查警务实战工作需求的智慧警务人才。
四、图像侦查技术实验教学的创新性建设
从图1 可以看出,图像侦查技术实验教学的创新重点在于实验教学层面的创新性建设上,主要包括实验室建设、教材建设、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建设、课程群体系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以及合作模式建设等方面。如图2所示为实验教学创新性建设方案。
(一)实验室建设
1.实验室的实验教学功能建设
实验室是保障实验教学有序开展的重要场所,图像侦查技术实验室及其相关功能的进一步建设和完善尤为重要。而实验教学功能的建设需要以公安高等教育规律为前提,在对实验室功能设计进行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障实验资源的利用率。图像侦查技术实验室的建设要以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目标,使学生在实验操作环节熟悉和掌握与图像侦查取证所相关的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图像恢复、视频图像处理、图像文件取证、视频文件分析等基本应用技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在视频图像中提取现场视频、提取关键图像序列帧、分析提取特征、重点线索排查和追踪、线索汇总分析以及生成分析报告等综合实战能力。总而言之,图像侦查技术实验室的建设要以符合实验教学的人才培养和公安实战的警务应用为基本需求和出发点,为图像侦查技术课程实验教学提供功能完善以及内容详实的基础实验平台。
2.实验室的管理体系建设
实验室的有效使用和正常运转离不开高效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对于图像侦查技术实验室,在其建设初期,可设置一名专职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和维护工作。根据所开设实验的功能划分,可为具有相近实验操作内容的一个或几个实验配备一名专(兼)职实验专业技术人员,专门为该实验群组的相关实验内容进行实验环境的准备和所涉及实验设备的管理。
实验教学还需要良好的实验室环境作为保障,因而也需要对实验室环境进行有效的保持和维护,这里所说的实验室环境,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线、空气净化度以及实验室卫生等方面[6]。可根据实际情况,向学校学工管理部门申请聘用勤工俭学的学生,以辅助实验管理人员开展实验室环境的监管及实验室卫生的打扫等工作。
图2 实验教学创新性建设方案
(二)教材建设
1.课程教材建设
实验教学的开展离不开相关基础理论的学习。在实验教学所涉及的教材建设中,首先是课程教材的建设。课程教材中不能仅仅是枯燥的纯理论内容,而应以公安警务实战为出发点,并结合实验室的各类软硬件设备,重点介绍和讲解图像侦查技术实验教学内容所涉及的图像侦查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常用的图像侦查取证方法和技巧以及视频图像模拟案件的流程化处理过程等。同时,课程教材尽量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展现,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图像侦查基础知识。
2.实验教材建设
实验教材,即实验指导书,应以项目驱动的形式进行设计。在项目的具体设计上,应尽量以公安警务实战为应用背景,结合实验室所购置的各种图像侦查软硬件设备,遵循“循序渐进、由简入难、由基础到综合”的原则。项目的设计案例应能覆盖图像侦查取证的所有相关技术方法和流程,使学生通过项目案例的实际操作就能掌握实战工作中所要求的相关基本技能。
(三)实验教学内容体系建设
图像侦查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应结合专业人才培养要求以及公安警务工作特点,以传统的演示验证性实验为基础内容,并逐渐扩展到综合分析性实验和研究应用性实验,以这种循序渐进式的实验内容体系建设,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和应用的专业能力素养。
1.演示验证性实验
演示验证性实验是当前工科专业课程涉及最为广泛的实验教学内容,其主要形式是单一的实验项目。在图像侦查技术实验教学环节,通过对实验内容的演示性和验证性操作,学生能够掌握图像侦查相关的图像处理基本知识原理和基础操作技能,在加深对图像侦查理论内容理解的同时,能够掌握常用图像处理工具的使用方法,以及熟悉相关的流程。
2.综合分析性实验
综合分析性实验是在传统演示验证性的单一实验项目内容的基础上,对多个内容知识点进行设计和组合,形成一套具有综合性特征的实验项目,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综合分析性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习到的相对凌乱的知识内容进行融会贯通式的理解和掌握,进而提升对视频图像文件进行内容提取、分析取证、线索排查、汇总分析的综合应用能力。
3.研究应用性实验
研究应用性实验是图像侦查技术实验教学的最高层次的教学环节。综合分析性实验是使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已知问题领域进行探索的综合分析和认知能力。而研究应用性实验则是采用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在未知问题领域进行研究的能力,对未知问题并没有明确的解决方案,而是引导学生在正确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创新实践能力,进而提升将来在图像侦查警务工作中的实战应用能力。
(四)课程群体系建设
图像侦查技术属于专业课的范畴,学生在学习该课程前,需要首先学习和掌握图像侦查相关的基础性课程。因而,图像侦查技术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也应注重包括相关基础课程在内的课程群体系的建设。所谓课程群建设,就是在课程建设实践过程中,将内容上联系紧密且属于同一培养能力范畴的同一类课程进行群组式的建设[7-8]。通过课程的优化整合,能够将相关课程的知识内容进行更为合理的规划和构建,以相关课程之间的支撑和强化更好地适用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培养。基于此,应以学生的专业技能掌握为需求,对图像侦查技术课程相关课程群进行合理的建设,如开设以基础理论为主的相关基础课程、以基础应用为主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以实战应用为主的专业性课程,具有代表性的建设方案如表1所示。
表1 图像侦查技术课程群体系建设方案
(五)师资队伍建设
图像侦查技术课程属于专业性和实践性较强的工科课程,其实验教学需要有高水平的专业实验教学师资队伍。而师资队伍的建设通常有外部引进和内部培养两种途径。在外部引进方面,学校和专业院系应从学校自身建设和专业人才培养的全局出发,全方位多角度地对应聘人员进行专业考核,引进能够适合图像侦查技术实验教学岗位的技术人才;在内部培养方面,应定期组织现有的实验教学专任教师参加相关的业务能力培训及公安实战进修等,进而提升图像侦查技术实验教学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在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还需要注重师资队伍的合理培养,教师队伍既要具备扎实的图像侦查相关业务知识和实战技能,又要符合“老中青”梯队式的实验教学师资模式,从而进一步保障实验师资队伍的凝聚力和稳定性,确保教学的有效开展。
(六)校际交流与校局合作模式建设
根据图像侦查技术实验教学的特点,结合“教学练战”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课程建设中,应建立与兄弟院校间的交流与协作机制,通过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及资源共享,进一步完善图像侦查技术实验教学体系。同时,建设公安院校与公安实战机关的校局合作模式,将学生的实验教学课堂从学校的实验室转换到公安实战机关的专业实验室或实战工作室,使学生能够在公安实战机关的实战化教学氛围中感受图像侦查技术在公安警务实战中的应用。另外,还可以与兄弟院校及公安实战机关共同进行实验室建设,即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时间安排申请使用实验室,利用非正常实验教学时间,使用实验室的开放共享资源,开展自己感兴趣的综合分析性或研究应用性实验,如此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在图像侦查技术方面的专业潜能,并培养其主动探索的公安警务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