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公安院校忠诚思想教育路径探究
2021-01-06丁建伟
丁建伟
(铁道警察学院 侦查学系,河南 郑州450053)
公安院校忠诚思想教育迈进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要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1]。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全国公安系统英雄模范立功集体表彰大会代表时,向全国公安机关和公安队伍提出“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忠诚思想教育作为公安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目标,对当今公安队伍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公安院校始终坚持把公安姓党的政治属性作为忠诚教育的灵魂,着力抓好思想指导、行为磨砺、能力锻造和文化建设等方面工作。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坚持育人导向,努力培养新时代人民公安事业的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举反腐利剑,“老虎”“苍蝇”一起打。特别是2018年1月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从公安系统中揪出不少败类、“黑保护伞”。有的是公安院校科班出身,有的身居要职,其违法违纪行为令人发指。2020年公安机关“坚持政治建警全面从严建警”教育整顿动员部署工作的开展,是公安机关一场刀刃向内、正风肃纪的自我革命。公安院校教师要有政治责任感、时代急迫感,要做好公安院校学生思想引导工作,打好“预防针”。为预备警官在从警道路上系好“第一颗纽扣”,坚决杜绝党性不强、宗旨不牢、作风不优、责任不实等“伪忠诚”思想,让他们的身体里始终流淌着忠诚的血液,成为党和国家坚实的盾,锐利的矛。
一、忠诚思想历史源流述略
忠诚思想古已有之,忠于国家、忠于民族的思想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血脉。
原始社会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低下,人们对于自然现象、天地万物等怀有一种无知、敬畏与崇拜。为了抵御入侵和获取更多的食物与生存空间,人们必须团结起来,向集体贡献自己的力量。久而久之,人们便对自己的家族、首领及同伴产生了一种自觉的“忠”意识。到尧舜禹时期,部落首领逊位禅让制度,出于对部落的“忠”,要对接班人“典职数十年”进行长期考察,“功用即兴,然后授政”。原始社会“忠”意识的形成可看作“忠”思想的萌芽。
奴隶社会时期,人们逐渐形成了一种以血缘为标准的宗族关系,宗主便利用宗法制来强调人们对血缘政治的认同。西周末期,诸侯争霸,政局动荡,周王室岌岌可危,人们对天子产生了怀疑。与此同时,社会学说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对人们的思想世界产生了重大冲击。新兴的统治阶级面对礼崩乐坏的社会秩序,急需一种全社会认可并遵循的理论思想,“忠”的概念便应时而生,儒、墨等家的学说中都融入了“忠”的色彩。
封建统治时期,朝代更迭,作为自汉武帝之后的主流思想,儒家思想经久不衰。无论是董仲舒的“三纲五常”,还是朱子的“忠恕”思想,都是建立在“忠君”基础上的。中华两千多年封建社会中大量御敌爱国、匡扶朝政的英雄事迹便影显了“忠于君”“忠于朝”的忠诚思想,无数豪杰志士用生命奏响忠诚的强音,用壮举诠释了忠诚的意义。
近代以来,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中华大地饱受列强欺辱,甚至一度到了危险的边缘。由忠诚爱国思想做统领,中华民族才能一切以国家、民族为重,敢于牺牲敢于奉献。纵观中国历史,忠诚思想的世代传承,是中华民族屹立不倒的灵魂。忠诚,早已烙印在每个炎黄子孙心中,成为永恒的向往与追求。此时的忠诚已不仅仅是“对君忠诚”,更多的则是对国家民族、对自身所信仰的理想信念的忠诚。
从忠于家族、君主,到忠于国家、民族,“忠”的内涵及表现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但不变的是“忠”的本质,即忠诚是忠诚主体对忠诚对象自愿的、实际的、彻底的服从、付出和奉献[2]。在中华五千多年文化历史熏陶孕育下,忠文化已从封建“忠君”思想中脱胎蜕变[3]。现代的“忠诚”不仅继承了传统社会对忠诚的伦理阐述,更在其基础上赋予了新的时代意义,已经成为一种为人民大众普遍认可的基本道德。忠诚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能力,它居于人的所有能力的核心位置[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中所蕴含的忠诚教育观既将忠诚教育辐射到全体党员,又注重了“关键少数”和“重要领域”的示范作用,要求加强对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忠诚教育以及对党和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信心的忠诚教育。
二、公安院校大学生忠诚思想教育之现状
公安院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定位、新论断、新要求[5]。忠诚思想教育始终是公安院校高扬的一面旗帜,如何确保忠诚思想教育的实效和学生忠诚品质的养成,始终是公安院校工作的核心问题。按照新时代公安人才培养质量的规格和标准,目前公安院校忠诚思想教育仍存在一些不足。
(一)忠诚教育未构成完整的体系
目前公安院校的忠诚教育普遍存在重知轻行的错误倾向,只是单纯地进行“填鸭式”知识教育,未将知、信、行相互融通。同时,忠诚教育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碎片化问题,尚未形成完整体系。在目标、内容、手段、方法上“泛化”严重,仅仅强调了整齐划一,而忽视了教育客体的主观需要,未针对不同年级、层次、受众对象的差异做到因类施教。例如在大一时要端正新学员的入警动机,培育忠诚观念;大二大三时,要强化忠诚教育,履行相关职责;大四时,要进行岗前培训,强化对党忠诚。如果没有因类施教,重形式、轻内容,重应付、轻实质,重表象、轻内涵,就会在实施效果上明显“虚化”,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二)人才培养与考核机制不完善
各公安院校在学生忠诚素养的培育与考核过程中,实施的标准、程序、内容、效力上仍存在不足。一些院校虽然在教学中融入了思想政治品德、忠诚品格、纪律作风等相关内容,但却和普通院校一样将学分作为学生毕业标准,淡化了应试教育以外的精神塑造,并且忠诚思想内容的考核标准不明晰,程序不透明,过程流于形式。其考评结果主要与学生在校期间的评优奖先挂钩,而与学生毕业与入警就业的关系不大,导致学生对忠诚思想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缺少了将忠诚教育融汇于心的动力,不利于公安院校忠诚思想教育的开展。
(三)人才培养主体单一、协调配合不足
大部分公安院校在育人过程中,各主体间的协调配合存在脱节现象。首先,公安院校忠诚教育大多依赖思政课程教师和学管干部,忽略了其他课程教师的思政育人作用,而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其他课程教师教学时间远远大于思政课程教师教学时间。仅重视“思政课程”,未实现“课程思政”,人才培养主体单一。其次,仅强调了学校知识教育的作用,而忽视了就业单位、实战部门对学生的客观需求,忽视了“产教结合”原则和教育延展协同效应,未考虑到学生成长是否健康、品格是否忠诚、人才培养质量是否符合实战需要,未做到与就业单位、实战部门的深度沟通,协调配合不足等,导致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出现了岗位针对性差、忠诚意识不强等问题。
三、新时代公安院校忠诚思想教育的路径探究
公安院校要以新时代党和人民对公安教育事业的高度关切为契机,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凸显公安特色,不断开拓创新,提高育人成效,切实加强忠诚思想教育工作。从忠诚思想教育存在的问题出发,将知、信、行融会贯通,从顶层设计、课程思政、教师队伍、思政平台、文化自信、服务实战六方面创新忠诚思想教育路径,推动公安院校大学生忠诚思想教育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
(一)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加强顶层设计
在新时代加强忠诚警魂教育,做好公安院校的忠诚思想教育工作,首先就要深入学习贯彻新思想、新理念,全面加强顶层设计,为公安院校忠诚思想教育工作开展提供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制度保障。
组织机构方面。一是院党委要成立忠诚思想教育领导小组,进一步强化党委狠抓思政教育的主体责任。要把思政课建设纳入院校总体发展规划,将忠诚思想教育放到重要位置,结合实际制定忠诚思想教育的实施方案,系部教师、学管队长要全力支持、配合忠诚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将忠诚思想教育融入系部中队管理中。二是设立相关研究中心,例如在公安院校内设立综合警务素质研究中心,搭建平台,组建团队,聚焦学生综合警务素质提升,进行忠诚思想教育的系统性创新性研究。结合时事政治为忠诚思想教育实施方案的制定提供内容支持,创新公安院校综合警务素质培养方式,助力公安院校忠诚思想教育工作高效有序推进。
制度建设方面。一是推进培养与考评机制改革,创设“学分+综合警务素质”的人才培养机制。破除地方院校传统“学分论”的教育模式,明确公安人才培养的政治目标和质量标准,提出适合公安院校的教学模式。二是推进教师人事与绩效评价制度改革。严把政治标准,创新用人机制。严格公安院校教师队伍入职政治考核标准,从公安教育工作者中挑选政治立场坚定、理论水平高的专业人才,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同时要构建完善的教师绩效评价制度,通过校方与学生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全方位客观评价与监督,采取赏惩措施,督促教师自觉规范自身行为,更好地引领学生将忠诚自律内化为价值认知,外化为相应行为。
(二)完善课程思政体系,创新教学理念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公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忠诚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6]。
要创新表达形式,丰富思政课内容,不局限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思政课教师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传授者,要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转变师生关系,变通教学途径,合理运用科技手段,恰当安排教学活动,从而提高学生获得感。公安院校大学生既要做好“规范动作”,大力建设“4+1”思政公共必修课课程体系,又要根据公安院校特点开发“特色动作”,融政治性、思想性、趣味性为一体,增强思政课堂的感染力、吸引力和亲和力。
要推动“思政课堂”向“课堂思政”转变,发挥各类课程的育人作用,形成教育合力。“课堂思政”不是全课堂思政,而是多角度多层次构建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格局。全校教职员工都有思想政治教育义务,应明确思政工作责任,主动走向学生,积极参与到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导工作中。在讲好思政公共必修课的同时,加强教学设计,充分挖掘其他课程的思政内涵和元素,将思想政治教育延伸到每一门学科教学中。学生的日常生活、训练也是“课堂”的一种形式,要将教室思政教育带到学生的“生活课堂”中,进一步凸显公安院校育人特色,构建公安院校忠诚思政教育的全新教学格局,实现思政教育、知识体系教育和公安实践教育有机统一,不断提升“三全育人”质量和水平。
(三)加强思政教师培养,根植忠诚意识
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关键在教师,应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将加强教师职业忠诚教育、提升教师职业忠诚度贯穿于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全过程[7]。
教师队伍直接影响着学生忠诚素养的优劣,思政课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理论素养对预备警官的政治立场塑造有着重要影响,教师队伍建设正确与否是思政课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目标的关键[8]。要加强思政教师队伍培养工作,加大业务能力培训力度。同时,主要领导要发挥引领作用,为教师队伍树立模范标杆,实现自上而下的忠诚价值体系。通过对思政教师队伍的培养,使忠诚意识植根于教师队伍内心深处,使忠诚自律成为教师队伍的自觉行为。
坚持“走出去”,按计划组织优秀教师赴国内外知名院校探访、研习,安排专职教师开展学术交流、实践研修和学习考察活动[9],到思政课建设先进高校取经学习,到基层公安机关实践锻炼。坚持“请进来”,举办英模先进事迹报告会,让教师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思想觉悟、强化忠诚意识;聘请思政理论课优秀教师、专家以及公安一线的优秀教官、英模等开展思政教学指导。
要加强对公安院校教师特别是思政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要调选一批政治立场坚定、思想进步、态度端正的思政教师立足思政课堂一线,坚决杜绝表面一套、背地一套的“双面人”。同时要完善监督举报机制,营造风清气正的思政课堂。
(四)借力“智慧思政”,实现跨越发展
大数据、互联网+、5G等越来越多的科技元素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也为忠诚思想教育带来了新机遇。要善于运用新科技、新手段,发挥科技在信息传播上具有的便捷、快速、准确的优势,积极探索基于互联网科技的成果。要创新“智慧校园”背景下的“智慧思政”工作,进一步促进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在育人体系中引入“互联网+”和大数据思维,将思政工作内容、方式、平台等与之对接,提高公安院校思政教育的智慧化,从而与新时代下高校思政工作的新变化、新发展相适应。公安院校可以运用“互联网+思政”思维,加强学生忠诚思想教育智慧化体系建设,针对各院校实际情况定制研发使用忠诚思想教育信息化智慧校园应用系统,合理督促使用“学习强国”App,实现忠诚思想教育过程的信息化、自动化、体系化,教师随时随地开展忠诚教育,学生随时随地接受忠诚教育。
(五)增强文化自信,铸就忠诚警魂
“天下之德,莫过于忠。”加强公安院校忠诚思想教育工作,要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把忠诚作为公安院校思政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只有在我们确信忠诚能真正满足我们自身的内在需要,确信忠诚在我们生活、生命中的重要意义时,忠诚才能成为我们升华生命、实现理想的活动目的[10]。
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当代公安院校忠诚思想教育要想取得预期目标,不能单调乏味,空泛而谈,应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在现代社会提倡传统文化教育,并不是迂腐复古,而是取其精义,赋予新的时代精神。以家国一体的角度来看,“忠”其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孝”的放大。孟子曰:“何为大?事亲为大。”这就是儒家思想的孝道,为中国几千年来的文化特质。子女应对父母尽孝,放大了,就是“大孝于天下”,就是对国家尽忠。
积极打造符合公安院校特色的文化育人项目,强化以忠诚、奉献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氛围。校园和教室展台、宣传板要多用于对公安英模事迹的宣传,校园生活中增添一些弘扬忠诚思想的歌唱、摄影、演讲比赛及观影、讲座活动,全方位、多视角打造公安院校特有的警营文化;利用重要节日开展忠诚教育活动,举行建党建军纪念日、110 人民警察节、英烈纪念日等系列教育活动,以爱党爱国为主题展开忠诚思想教育活动,必能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铸牢忠诚警魂[11],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六)服务公安实战,锤炼忠诚品格
在公安院校,公安业务实践与公安理论学习在培养模式中同等重要。学生在公安业务实践中获得忠诚的熏陶,通过不断内化为自身的忠诚观,以这种忠诚观来指导自己在公安实践中的行为,最后在实践中又会形成更高的价值诉求,从而构成一个螺旋循环上升链[12]。要实现“知、信、行”三位一体,就要围绕公安实战抓教学,把服务实战作为办学导向。实践教育是磨炼忠诚行为的必经之路[13]。只有在实战中,学生才能深刻体会忠诚蕴含的深刻意义。要让学生紧贴实际、紧贴实战,在实战中坚定理想信念,磨炼坚强意志品质。
要创新校局联动机制。加强与公安机关的互动关联,实现院校与实战单位的深度融合。既要引入实战业务人才进行指导教学,又要选拔兼职政治委员加强思想教育培训。要坚持理论知识与公安实战相结合,完善实战化教学。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案例教学和警务实训教学等教学方式使学生贴近基层、贴近一线、贴近实战,引导学生在模拟实战中树立崇高的信念,打造钢铁般的意志。
要用好安保见习活动。重大安保见习是宝贵的忠诚教育实践,积极组织学生奔赴一线投入实战、服务实战,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近人民群众,更好地做到忠于人民、为人民服务。
要实现忠诚有机串联。实现忠诚教育在院校和实践中的有机串联,在一线工作中开展忠诚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高度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初心使命永远镌刻在忠诚警魂中,始终不渝忠于党和人民,担当起党与人民赋予的伟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