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周长中的“变”与“不变”
——小学数学“一图一课”备课模式课例分享
2021-05-14
(深圳宝安区西乡街道径贝小学 广东·深圳 518102)
1 “一图一课”备课图
2 教学环节剖析
环节一:认识2×3的长方形
师:黄老师这里有一个比较特殊的长方形,它是由6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片拼成的,它的周长是几?给出你的算式。
(学生上来后,引导学生先“摸”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在哪里?)
生1:3×2 + 2×2
生2:(2 + 3)×2(长方形的周长公式)
生3:2+ 3+2+ 3
环节剖析:在此环节中,有两个小细节的处理特别关键,一是在学生上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先“摸”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在哪里?明确里面的边都不算作周长;二是让学生结合图形说出算式!算式在一定程度能比较直接地反映出学生计算该图形周长的思路,如生1的思路就是长长+宽宽,生2的思路就是(长+宽)×2。
环节二:为了维持周长不变,我们可以拆走哪一片?
【示范拆走①号】:
在此环节中,我首先示范拆走①号,然后让学生看着图形讨论大概20秒—“拆走了①号,和原来的长方形相比,周长变了吗?”
(学生上来后,引导学生先摸出拆了①号后的图形,它的周长在哪里?)
生1:我认为周长没有变,因为拆了①号后,不见了这两条边,但是这里又多出两条边(指着图形解释),所以周长还是10;
生2:我认为周长不变,因为拆了①号后,这条边移到这里,这条边移到这里(指着图形解释),还是原来的长方形;
师(总结):黄老师想用四个字来归纳大家的想法,“少2补2”(板书),你能看得懂吗?结合图形说说!
环节剖析:在此环节中,要明确拆了①号后的图形,它的周长在哪里?让学生结合图形分享自己的想法!引导学生关注“拆走几条边?又补回来几条边?”给予学生一种表述的方法,即“少( )补( )”。
【自主探索其他拆法】:
为了维持周长不变,我们可以拆走哪一片?
学生通过操作学具以及小组合作,绝大部分都能找到全部的拆法(①、③、④、⑥),因此在分享环节中,不需要一一让学生上来说每一种拆法,因为经过前面的示范,学生基本都能用“少2补2”来解释“为什么周长不变!”我个人会抛出以下两个问题:
问题一:这四个图形的形状有什么联系?
生1:这四个图形的形状是一样的,只不过有些是“调过来”的;
生2:它们拆的都是“角”。
环节剖析:学生的发现其实是逐步深入的,当有学生发现形状都是一样时,也就会指向拆的都是长方形的一个角!这时,教师可以追问“为什么拆四个角,周长不变?”,引导学生发现拆四个角的共同特征就是“少2补2”。
问题二:为什么不能拆中间的②号或⑤号?(结合图形分享想法)
生1:拆去②号或⑤号,少了这条边,但是这里多出了3条边,所以周长变为了12,周长变了。
师:如果用四个字归纳,应该怎么说?
生1:少 1 补 3!
环节剖析:这节课的课题是《周长变了吗?》,那必须指向两个方面,即:周长变了和周长没变!因此,要重点让学生结合图形分析:为什么不可以拆中间的②号或⑤号,因为“少1补3”,周长变了!
环节三:已经拆走了①号,还可以再拆走哪一片?
【操作前的思考】:
师:先不动学具,小组看着图形讨论一下,还能再拆走哪一片?
(1min左右)
生1:我觉得还可以拆走③号或者⑥号,因为...
生2:我觉得②号也可以拆,因为...
环节剖析:有了拆一片的经验——拆四个角!学生在考虑再拆一片的时候,一般会优先考虑“角”,即③、④、⑥号,然后用“少2补2”排除④号。那②号呢?在拆一片时是不可以拆中间的②号或⑤号,那拆去两片时,②号到底可不可以呢?
此环节,教师可放开让学生说出他的想法,但不必引导说的太清楚,毕竟学生还要动手验证,还有机会通过自己的努力摸清其中的奥秘!
【操作、讨论、分享】:
这里,我会让学生关注三个问题:
问题一:如果把①号和③号看作是一起拆走的,那是少( )补( )?
生1:少 4 补 4(①③/①⑥)。
问题二:拆两片时为什么可以拆中间的②号?(这是上课时,一个小女孩提出的问题,当时我没有做预设,于是把问题抛给学生解决。)
生1:因为拆①号是“少2补2”,再接着拆②号也是“少2补2”,所以中间的②号可以拆。
生2:因为同时拆去①②号就是“少3补3”周长不变!(这是之后的课里,我抛出这个问题时,学生的回答)。
问题三:为什么不能拆①④号?谁能结合图形说说!
生1:把④号拆走,那是“少3补1”,这是不可以的!(从再拆一个的角度分析)。
生2:我们看作同时拆走①④号,那就是“少4补2”(已经学会了整体分析了。)
环节剖析:在分享的环节,引导学生关注“两片同时拆走”,从之前单一的“少2补2”扩展到“少4补4”、“少3补3”、“少4补2”等等。最后带着学生一起总结—少几补几,则周长不变!
环节四:要使周长不变,最多可以拆掉几块正方形片?
【探索前的猜想与验证】:
学生有了前面的学习,会马上联想到“角”,可以拆掉四个角(少8补8),因此周长不变!但是也有的同学“脑洞”比较大,认为最多可以拆掉5块,四个角+中间的⑤号(首先这在学具上是实现不了的,其次,拆了中间的⑤号,那就是“少0补4”了)。
面对学生的猜想,我想以一种“参与感”很强的方式来进行验证,即依次抽一名同学,让该同学“建议”黄老师拆去哪一片?而学生一般会按照:①③⑦⑨的方法进行“建议”。当然,也一定会有其他的方法,只要学生明白“少几补几”的号即可拆去。
【探索拆去四片的其他方法】:
整理学生的部分作品。
环节剖析:两人一组,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方法,可以一片一片地拆,也可以几片几片地拆,但是要让学生做好两个记录:一是记录拆掉的号码(③④⑥⑦);二是思考是少( )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