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技能竞赛现状及思政融通的育人研究

2021-05-14陆应华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赛项竞赛职业院校

周 澜 陆应华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柳州 545616)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以下简称“大赛”)是由教育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科学技术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等联合举办的国家级一类竞赛,从2008年始至2019年共举办了12届。大赛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在社会上进一步营造了“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社会氛围,大幅增强了职业教育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成为了我国职业教育创新改革成果展示的平台。为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培优,加强大赛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2020年,教育部联合山东省人民政府、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部委(协会),在山东省举办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今后拟每两年举办一次大赛。

1 大赛取得的主要成就

1.1 大赛成为中国职业教育发展的航标

大赛作为由教育部牵头举办的最重要的高职国家级赛事,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都在顶层政策设计上为大赛描绘了蓝图,《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制定中国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获奖选手等免试入学政策,探索长学制培养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大赛有效的促进了高职院校专业建设与课堂教学改革,并以此提升了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大赛的赛项来自于行业企业、比赛内容与产业新技术发展紧密对接。为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结构转型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同时能在大赛日趋激烈的竞争中取得优异成绩,各高职院校在认真分析本地区产业领域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提高专业人才培养与技能大赛技能评价的契合度,深化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与力度,在优化专业结构、制定课程体系、教师团队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实训项目设置等方面大力开展改革创新。通过分析、研究、比较大赛的项目设置、竞赛规程、评分标准,来提高人才培养与技能大赛及产业发展的吻合度,形成“新兴产业引领大赛,大赛引领新兴专业、新兴专业引领教学改革”的良性循环。

1.2 大赛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

2008年全国第一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分高职和中职两个组别进行,比赛内容涵盖电工电子、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技术、美容美发等10个专业类别,高职组17个竞赛项目,参赛选手405人,其中243人获奖。2019年第十二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比赛项目涵盖中高职26个专业类别,其中高职组16个专业大类,49个分赛项,4个行业特色赛项,参赛选手10088人,6053人获奖,指导教师7710人(详见表1)。同期举办了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仅天津主赛场就举办了全国大赛获奖选手就业洽谈会、“脱贫攻坚—职教帮扶”工作纪实展、“鲁班工坊”与产教融合国际论坛等23场不同类型的宣传、推介、研讨活动。参赛“校、企、生”三方人员规模以及大赛获奖规模在12年间扩大了24倍。大赛得到了用人单位及社会的认可,师生参赛的积极性以及大赛的品牌效应迅速提高。

表1: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获奖人数统计(部分)

1.3 大赛吸引了大批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2008年第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高职组共24个赛项,仅有13家合作企业,一个赛项平摊不到一个支持企业,而参与的企业中还有不少是奔着卖设备赚钱的教学仪器设备小公司,由此可见起步时的艰难。2019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执行委员会组织开展了大赛合作企业征集工作,数百家企业报名参加遴选,按照大赛合作企业遴选标准和程序,共遴选出94家企业作为2019年大赛拟设赛项合作企业,其中包括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联想(北京)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企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之路,没有企业的参与,职业教育就没有生命力,就培养不出符合企业生产实际需要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大赛为行业企业和学校搭建了交流合作的平台,推动了产教深度融合。

1.4 大赛为学生提供了人生出彩的机会

大赛为每一位职教学子提供了人生出彩的机会,只要你怀揣梦想,足够努力,不管是来自山区还是都市,也无论是学习汽车还是会计,都有机会在这个舞台上一展身手。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的伍思桦同学2018年荣获信息安全管理与评估赛项国赛一等奖,被保送进入本科院校就读,圆了自己的本科梦。“在国赛上获奖的选手,我们可以快速为其办理天津户口。”2018年大赛期间,天津市公安局在海河教育园区摆起了摊。来自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外地学生张彦飞获得了高职组“智能电梯装调与维护”赛项二等奖,成为现场第一个“新天津人”。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李钦德说:“与智能制造相关赛项的获奖选手,我们公司都将作为技术人才引进。”大赛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了“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氛围。

1.5 大赛成为教师团队施展才华的舞台

因为大赛引入的都是国内各行业的领先企业,他们管理规范、技术先进,大赛使用的竞赛设备、考核评价系统、竞赛内容都来源于真实的生产过程。为了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指导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规程和赛题,钻研新技术和新工艺,到合作企业实践学习,这种目标明确的企业实践能快速有效的提高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理论水平,指导学生在比赛中获胜,也是对教师团队不断成长的肯定和鼓励。大赛还带动了职业院校“双师型”资队伍的建设,在比赛中担任裁判、监督、仲裁等工作,成为让教师了解本专业最高水平和最新要求的好机会。

2 大赛存在的一些问题

虽然我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技能大赛的规范化、制度化、系统化建设,竞赛育人成效、竞赛资源利用率等方面还有待提高。

2.1 大赛办赛机制不够完善

在现行各个赛项的赛项制度设计中,对承办院校和支持企业的依赖度较高,使大赛在某种程度上难以保证其客观公正性。大赛的命题工作一般由承办院校组织,这样承办院校可以提前获知比赛题目,有充足的时间开展赛前训练,赛项命题过度依赖命题企业,高职院校教师参与较少,命题不能反映教学内容和教学标准。

2.2 大赛资源利用率不够高

现有大赛的所有赛项中,每个赛项的比赛设备和软件均是由教育部指定企业提供的,官方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尽可能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于是这些企业开发出有别于实际生产的大赛软件或者系统,“以赛促销”成为大赛支持企业的主要获利点,而学校为了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一般都会单独购买软件或者设备,这些设备往往由于价格或性能等原因不能为广大学生上课实训时使用,有的大赛软件或者设备使用期限只有两三年,周期较短,加重了学校的经济负担。

2.3 “赛—教—学”融合度不高

学校为了在大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每年都密切关注国赛项目的竞赛内容,围绕竞赛内容组织指导教师参加各种培训,安排参赛选手停课训练3-4个月,甚至更久,这造成了参赛学生学习中断,打乱了他们学习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学校课堂教学、实训教学的内容和大赛的竞赛内容不相融合,指导老师只重视技能大赛项目技能的传授与学习,忽视专业基础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只重视大赛技能教育,忽视专业可持续发展教育。被选拔参加大赛的学生完全按照大赛的要求“死训硬练”。这种“应赛教育”倾向下的教学模式,偏离了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办学目标。

2.4 竞赛的思政元素被忽视

在漫长的备赛过程中,指导老师往往特别注重学生技能的提升,针对竞赛中有可能出现的故障点、知识点、设计图、电路图反复练习,仔细琢磨,而忽视了竞赛本身蕴含的丰富思政元素,竞赛思政育人的作用未能充分体现。

2.5 唯金牌的锦标主义严重

部分学校唯金牌主义思想严重,眼里只盯着一等奖,获奖了什么都好,没有获奖就一无是处。对训练过程的收获、比赛过程的得失考虑较少。为追逐优异的竞赛成绩,一味地加码训练,而忽视了“以赛促教促学、以赛促建促改”的大赛办赛初衷。

2.6 大赛逐渐成为精英教育

学校投入了大量专项的人力物力,专门服务于竞赛,参加训练的只是极少部分学生,换而言之只有极少量被选拔的学生得到了教师团队的专门指导,有机会使用与竞赛相关的专用设备,大部分学生仅是大赛的旁观者,对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整体提升作用有待加强

3 大力开展竞赛思政建设,提升竞赛育人成效

关于如何提升大赛的育人成效,不少学者已经从专业建设、课程体系构建、实训室建设等方面开展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本文仅围绕后三个问题从技能竞赛与思政融合育人的角度展开讨论。

《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教高[2020]3号)文件指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竞赛思政是课程思政的一个方面,是三全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

3.1 挖掘竞赛思政元素,开展竞赛思政建设

3.1.1 指导团队挖掘竞赛思政元素

任何一个大赛项目都包含了丰富的思政元素,如相关岗位的职业素养、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劳动光荣的时代风范、不断探索的创新精神、勇于拼搏的进取精神等等。指导团队要善于挖掘,有意识地结合训练项目和训练要求,选择恰当的思政元素融入训练和比赛过程,在提升学生技能的同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1.2 学校组织开展竞赛思政建设

制定完善的制度体系,由学校教务处、宣传部等部门,组织开展竞赛思政建设。比如围绕竞赛项目不同的内容和规程,撰写训练计划时融入思政内容;每个竞赛团队都有自己的团队目标、团队精神、团队口号;制作竞赛思政微课、竞赛思政网站、撰写竞赛主题征文,弘扬竞赛先进人物,让关爱学生、无私奉献的老师,不畏困难、创新进取的学生成为大家的榜样。

3.1.3 竞赛选手自觉践行职业精神

学生们在训练过程中自觉参加劳动,整理仪器设备、打扫训练场地环境卫生,整齐摆放物品,节约训练耗材,维修损坏的训练设备,把训练场地作为工作车间,不断提升职业素养。按企业的实际生产要求和岗位作业标准,参与竞赛项目训练。

3.2 坚持德技并重原则,落实立德树人成效

各职业院校应破除唯金牌的错误思想,在关注竞赛成绩的同时,更要关注大赛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推动作用。坚持德技并重,通过大赛这个平台引导学生深刻理解并自觉实践各行业的职业精神和职业规范,增强职业责任感,培养遵纪守法、爱岗敬业、无私奉献、诚实守信、公道办事、开拓创新的职业品格和行为习惯。使通过大赛培养的一批技能精英、技能明星成为广大学生学习的楷模,大国工匠的后备军。

3.3 建立四级竞赛机制,营造工匠精神氛围

为扩大技能竞赛学生的受益面,构建“国—省—院—系”四级金字塔型学生技能竞赛体系,形成课课有竞赛、时时有竞赛、人人能竞赛的运行格局。学院举办技能节,系部举办技能周,竞赛内容可以来自某一门课程,某一个实训项目,某一个生产流程等等,在学校进一步营造劳动光荣、技行天下的氛围,以在比赛中依靠团队协作发挥自己的才智,夺得好成绩为荣;在互相鼓励、刻苦钻研、超越自我的过程中获得满足感,每一个学生都在逐梦路上奋勇拼搏。

4 结束语

坚持德技并重的原则,积极开展竞赛思政融通育人建设,不断深化办赛体制改革,创新运行机制,完善制度标准,规范企业行为,大赛促进职业教育质量提升的作用将得到进一步的发挥。

猜你喜欢

赛项竞赛职业院校
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汽车技术赛项在我校成功举办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河南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建筑工程识图赛项圆满落幕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我看竞赛
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农业类赛项在江苏举行
支持水利职业院校发展
职业院校不能仅培养一线普通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