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文学经典阅读对大学生情感的影响

2021-05-14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21年7期
关键词:罗切斯特海伦史铁生

胡 敏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厦门 361012)

大学是人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的“三观”确立不仅需要知识的积淀,也需要情感的陶冶。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提高大学生的思想境界,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自然、丰富人生的情感,追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于大学生成长具有重要教育意义。

1 文学经典阅读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热爱自然情感,树立积极人生态度

文学作品中表现了大自然中许多美好的东西,使人们对大自然产生了一种亲近感,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特别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唐诗宋词,可以说没有唐诗宋词,我们的国人就不会对祖国的山川、河流、草木、鲜花产生那么强烈的赞美感和依恋感。比如:我国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诗人利用拟人化的手法,将西湖比喻成我国的四大美人之一的西施,描绘了西湖在晴天和雨天不同情境下的美好景象,激起人们渴望一见西湖的强烈好奇心和增添游玩过程的文化情趣。西湖是我国著名的游览胜地,每年都会有很多游客前去观望、游览。苏轼的这首诗一定是立下了汗马功劳的。

唐代著名诗人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诗李白用他丰富的想象力,运用极度的夸张和比喻等艺术手法,把庐山写得壮观、神秘、奇丽。我们读后,不由就想去庐山探个究竟,看看庐山的香炉里生出的烟雾是不是紫色的?瀑布到底有没有三千尺?是不是真像银河从天上落下来一样?

阅读这样的优秀文学作品就会让大学生惊叹祖国山川河流的美好,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祖国山河的激情,让其身心感受到活着的美好和快乐。

2 文学经典阅读有助于大学生丰富人生情感,提高人生情感境界

每个大学生生活在这个社会上,不仅有物质生活的需求,更要有丰富的精神生活。亲情、爱情、友情就是每个人割舍不断的牵挂。通过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可以扩展他们的生活经验,使其情感生活更加丰富。

2.1 帮助大学生温暖亲情

史铁生的散文《秋天的怀念》。人们称这是一篇当今最伟大的“母爱赞歌”。文中主要描述了史铁生在双腿瘫痪时,母亲对他的关心、安慰和照顾,以及自己对母亲的怀念和自己曾经对母亲的粗暴态度的悔恨。比如:史铁生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时常砸碎玻璃和向四周的墙壁扔东西。这时,母亲总是悄悄地躲出去,找一个看不见她的地方偷偷地听着史铁生的动静。当一切恢复平静,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总是红红的;母亲平时说话时总是小心翼翼,一次不小心说到了“跑”字和“踩”字,就紧张的又悄悄躲出去,唯恐这类字眼伤到了史铁生。在她患病生命的最后一刻,口中念着的还是:“我那个有病的儿子啊……”这些母爱细节的描写,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感恩之情。史铁生生前曾说:这一生最难过的是:在他事业快接近辉煌的时候,他母亲去世了。这也是史铁生人生的最大的遗憾。

当今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都生活在一个“唯我独尊”的家庭环境里。读这类感人肺腑的亲情作品,就会触痛他们的心灵,对他们形成一种潜移化的教育作用,让他们深深地感慨人世间父母之爱的伟大、无私、宽容、忍耐和奉献精神,认识到“子欲养而亲不在”,将是人生情感里多么大的痛苦。身为儿女,孝敬父母应是我们时刻都该去做的事情,它不仅是中华传统的美德,也是我们应尽的责任和本分。

2.2 帮助大学生升华爱情

英国夏洛蒂的《简·爱》,这部小说写于19世纪中叶。自出版至今,历经百年,却依旧好评如潮。作者夏洛蒂以自身为原型,塑造了一个矮小、其貌不扬,但自尊、善良、不虚荣、勇敢追求自己真爱的简·爱形象。她18岁被聘到一家庄园做家庭教师,由此爱上了庄园男主人——罗切斯特先生。她为了追求自己真正的爱情,不顾二人的地位悬殊,勇敢地向自己的主人罗切斯特先生表白:“你以为,因为我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么?你想错了!我的灵魂跟你的一样,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样!要是上帝赐予我财富和美貌,我一定要让你难以离开我,就像我现在难以离开你。我们是平等的”。

在常人看来,一个家庭教师,爱上一个贵族、一个上流社会的绅士,这种地位的悬殊是不敢想象的事;可简·爱不但想了,而且爱了,还勇敢地表白了,并且通过自己的真爱和努力赢得了罗切斯特的爱情。但当得知罗切斯特,还有一个被父母包办的,具有家族遗传病史的疯老婆时,她为了追求平等和尊严,又毅然伤心地选择了离开依然爱着的罗切斯特先生。后又因罗切斯特在救护疯妻的过程中伤成了盲人,城堡变成了废墟,但已是单身时, 这时已经拥有了财富和找到亲情的简·爱毅然又回到了罗切斯特身边,开始了两人幸福而美满的生活。

读这部小说就会让大学生体会到:简·爱能从逆境走向顺境,由寄人篱下到缔结理想婚姻,走的不是年轻貌美的道路,而是一条内涵之路。是她优秀的性格品质,以及追求经济独立、精神平等、两情相爱的正确爱情观,为她赢得了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

舒婷的《致橡树》:“如果我爱你——绝不做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这首诗通过木棉树对橡树的“告白”,否定了世俗的,不平等的爱情观;呼唤自由、平等、独立,风雨同舟的爱情观。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青春恋爱时期,通过这类作品的阅读,可以慢慢地启示他们认识到:好的内在品质和正确的爱情观,无论在任何时代和地域都是人们追求幸福的源泉和方向。

2.3 帮助大学生珍惜友情

《简·爱》不仅给我们描写了感人至深的爱情,还叙写了海伦和简·爱触人心弦的友情。海伦是简·爱在孤儿院的朋友,她是一个善良、宽容,好学的女孩。海伦的宽容和好学对简·爱叛逆的性格和养成勤学的习惯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最后得热病去世。

比如文中对海伦去世前一晚的描写就感人至深:简·爱偷偷地躲开了老师的视线,溜进了海伦的病房,和海伦谈话,最后互相搂抱着睡在了一起,海伦就在和简·爱的搂抱中安然离去。第二天人们看见床上有两个孩子,一个睡着了,一个进入了天堂。热病是传染性很强的疾病,海伦住的地方是和学校其他的同学和老师隔离开的,别人也许唯恐避之不及,而简·爱却不顾被传染的风险,在海伦生命垂危的时候和她搂抱在一起,给她温暖,给她陪伴。

从作品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一个好的朋友,就是人生的一大财富,它应该就是同甘苦,共患难的;朋友之间也是可以互相影响的,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你想做一个什么样的人,你就会交一个什么样的朋友。

读这类作品,就可以启示大学生,生活中要交一些正能量的朋友,对人生有好的影响的朋友。同时,也要以善良、宽容和坦诚之心来交朋友。

又如鲁迅的《藤野先生》,记叙了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藤野先生对他的培养和关照,以及对他人生的影响和他对老师深深的感谢和想念。如文中写到藤野先生给鲁迅认真细心地修改记录讲义,藤野先生在鲁迅要离开他时,送鲁迅一张照片;鲁迅回国后,将藤野先生的照片放在书房里的书桌对面,并把他修改的讲义装订成册等,这些细节的描写,都反映了他们之间浓浓的师生情谊。

当今时代,师生情谊较之以往有所淡化,大学生和老师之间尤显明显。大学生阅读此类反映师生情谊的经典文学作品,会让他们读后多一些思考:师生之间是不是要再多一些尊重、理解和爱护!使尊师重教的良好风气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

3 文学经典阅读有助于大学生培养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说:做人最大的事情是要知道怎样爱国,爱国主义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有很多的文学经典流传千古。

陆游的《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是南宋爱国诗人,毕生从事抗金和收复失地的正义事业。虽然屡遭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爱国热情始终没有削减。这首诗是陆游写给儿子的遗嘱,告诉他们自己已经看不到祖国统一的那一天了,如果哪一天国家统一了,上坟时,一定要将喜讯告诉他,表达了陆游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文天祥的《过零丁洋》里的名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取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林畅编著的《传奇陈嘉庚》:让我们了解了我国著名的爱国华侨陈嘉庚的传奇一生。陈嘉庚将毕生所积累财富都用在办学兴教的事业上,“宁可变卖大厦,也要支持厦大。”在抗日战争时期,他组织华侨募捐抗战,为祖国的抗战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被毛泽东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中写道:“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一种不舍情怀,体现了诗人期待中华民族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

这些作品中,都表达了作者和主人翁的一颗颗赤诚的爱国之心。大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会潜移默化地被他们的事迹和情感所陶冶、所浸染,会更加激起热爱自己的祖国,渴望自己的祖国更繁荣、更强盛的激情。

4 结束语

经典文学作品阅读对大学生的人生情感会产生积极影响,它可帮助大学生的情感得到丰富和升华,感受到人间无处不在的温暖和美好,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进而有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猜你喜欢

罗切斯特海伦史铁生
曹雪芹与史铁生的生命哲学比较
作家死亡之谜
《简?爱》不简
原来如此
女性视角下的《简·爱》人物形象赏析
史铁生作品的“形而上”特征及其对当下文学创作的启示
不 同
海伦·凯勒的故事
史铁生:心魂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