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二级及以上医院护士健康科普知识掌握情况分析

2021-05-14李文玲张世怡李若琳赵桐荫钱晓波周常福狄柏涛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2021年2期
关键词:相适应科普知识掌握情况

李文玲,张世怡,李若琳,赵桐荫,钱晓波,霍 焱,周常福,张 丽,狄柏涛

健康科普是以科普的方式将健康科学领域的知识、方法、 思想和精神传播给公众,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帮助公众学会自我管理健康的长期性活动。2019年国家出台《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明确提出医务人员应掌握与岗位相适应的健康科普知识,并在诊疗过程中主动提供健康指导[1]。医学知识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医护人员积极开展健康科普传播工作,不但可让可靠的健康知识得到聚集而形成权威科普[2],促进健康科普知识的精准传播[3],而且能让公众掌握健康相关知识,增加其对于疾病和医疗服务行业的了解,缓解医患矛盾[4]。本研究旨在了解吉林省二级及以上医院护士与岗位相适应的健康科普知识的掌握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推进吉林省医护人员健康科普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相关建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吉林省二级及以上医院的护士。

1.2 研究方法

1.2.1 抽样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的抽样方法,在全省9个市(州)以及公主岭市、梅河口市抽取综合性医院44家,从抽中医院的内科、外科、妇科以及其他科室(儿科、耳鼻喉、皮肤科、眼科)按照1∶1∶1∶0.75的比例随机抽取45名护士进行调查。

1.2.2 调查工具

采用吉林省健康教育中心联合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设计的《吉林省医护人员慢性病防治素养及健康科普工作开展情况调查表》进行调查,问卷由调查对象自填完成。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平板电脑收集数据,使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清理与统计分析。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护士自评与其岗位相适应的健康科普知识的掌握情况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调查二级及以上医院的护士2 021人,平均年龄(33.66±8.80)岁。其中,二级医院1 087人(53.79%),三级医院934人(46.21%);年龄<30岁的764人(37.80%),30~39岁的749人(37.06%),40岁及以上的508人(25.14%);婚姻状况:在婚的1 476人(73.03%),其他545人(26.97%);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下的940人(46.51%),本科及以上的1 081人(53.49%);工作科室:内科695人(34.39%),外科597人(29.54%),妇产科415 (20.53%),其他科室314 (15.54%);职称:无职称的162人(8.02%),初级1 094人(54.13%),中级521人(25.78%),高级244人(12.07%);事业编制的747人(36.96%),非事业编制的1 274人(63.04%);从业年限:<5年的470人(23.26%),5~9年的542人(26.82%),10~14年的387人(19.15%),≥15年的622人(30.78%);月薪:≤3 000元的553人(27.36%),3 001~5 000元的1 238人(61.26%),≥5 000元的230人 (11.38%)。

2.2 护士自评与岗位相适应的健康科普知识掌握情况

在二级及以上医院护士中,56.11%的认为自己较好掌握与其岗位相适应的健康科普知识。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称、从业年限、工作压力大与否、自身健康状况、自身生活方式、受教育阶段是否学过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工作后是否参加过健康教育相关培训、所在医院是否有开展健康科普工作相关要求及工作中是否经常开展健康科普工作,不同组护士自评与其岗位相适应的健康科普知识掌握情况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士自评健康科普知识的掌握情况分析

2.3 护士自评与其岗位相适应的健康科普知识掌握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护士自评是否较好掌握与其本岗位相适应的健康科普知识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意义的年龄、文化程度、职称、从业年限、工作压力等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以工作年限<5年的为参照,工作年限≥10年的护士自认为与其岗位相适应的健康科普知识掌握更好;自身健康状况好、自身生活方式好、受教育阶段学过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工作后参加过健康教育相关培训、医院有关于开展健康科普工作相关要求及工作中经常开展健康科普的护士,相对较好地掌握与其岗位相适应的健康科普知识。见表2和表3。

表2 各变量赋值

表3 护士自评掌握与其岗位相适应的健康科普知识情况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有56.11%的二级及以上医院护士认为自己较好地掌握了与其岗位相适应的健康科普知识。这说明还有很大一部分护士没有较好地掌握与其岗位相适应的健康科普知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称等是护士自评与其岗位相适应的健康科普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因素,可能是因为年龄较大、职称较高、工作经验较多的护士能更好地针对患者开展健康科普工作;自评工作压力不大的护士较好掌握健康科普知识的比例高于自评工作压力大的护士,可能是因为工作压力影响了工作质量[5]。由于压力大,护士没有精力对患者及家属开展健康科普工作。多因素分析显示,自评自身健康状况及自身生活方式不同的护士对科普知识掌握情况不同,可能与身体状态和生活方式良好而能更积极地开展工作有关;受教育阶段学过健康教育相关课程、工作后参加过健康教育相关培训的护士认为自己较好掌握科普知识的比例高于未学过、未参加过培训的护士,提示应加强受教育阶段健康教育课程的学习,各级医院应积极组织医护人员参加健康教育理论等相关内容的培训。所在医院有开展健康科普工作相关要求的护士科普知识掌握较好的比例高于没有要求的,提示各级医院应积极采取相关措施鼓励医护人员开展健康科普工作。经常开展健康科普工作的护士认为自己掌握健康科普知识较好的比例高于未经常开展的,可能是因为经常开展健康科普能更加熟悉工作思路与技巧。

目前,我国开展健康科普的支持性环境还有待进一步加强[3]。各级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开展健康科普工作重要性的认识[6],同时强化医护人员健康教育相关适宜技术的培训,提升医护人员开展健康科普工作专业素养[7]。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及各级医院应制定相应规章制度,从而促使医护人员更好地开展健康科普传播工作。

猜你喜欢

相适应科普知识掌握情况
不同健康教育模式对女性人工流产术后保健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研究
菏泽学院公共体育课学生篮球规则掌握情况及对策分析
科普知识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信息反馈
科普知识
引导伊斯兰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实践路径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及与之相适应的培训模式的构建
做与文化相适应的医生
论初中数学的复习教学
与独立学院VC++教学相适应的创新教学模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