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全一体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化体系构建探索

2021-05-14俊,张

云南农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育人政治思想

文 俊,张 楠

(1.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小哨 650212;2.云南民族大学职业技术学院,昆明呈贡 650504)

2017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事关办什么样的大学、怎样办大学的根本性问题,事关党对高校领导的政治站位,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大局,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面向新时代、新格局的新要求,如何深入贯彻落实《意见》的精神,通过边学习、边研究、边探索,我们从“三个明确、三个完善、十项建设、三项措施”方面,初步构建“三全一体化”思想政治工作优化体系(见下图),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制度机制体系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职学院,强化学校使命和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及可靠接班人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政治保障。工作及成效得到云南省委高校工委的肯定与表彰,学校领导班子在省属高校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学校成为云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示范学校。现就相关工作经验进行概括总结及介绍。

“三全一体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化体系图

一、通过“三个明确”,引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改进

明确使命任务,让每位教职工认清学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职责和使命,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阵地,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不同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社会思潮多元多样多变的大背景下,必须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这是学校和每位教职工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明确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切实抓好学校各方面基础性建设和基础性工作,切实加强和完善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全面提升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水平,为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提供思想政治保障,为学校和每位教职工育人找准方向。明确基本原则,坚持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坚持遵循教育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学生成长规律,坚持推进理念思路、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的创新,为学校和每位教职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理清思路和找到重点与方法。

二、通过“三个完善”,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

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优化学校治理体系、提高治理能力,党委对学校工作实行全面领导,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建立党管干部、党管人才和“三重一大”的决策制度,学校重要干部任免、重要人才使用、重要阵地建设、重大发展规划、重大项目安排、重大资金使用、重大评价奖活动均通过党委会集体研究决定,党委书记作为主要负责人主持党委全面工作,履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校长作为学校的法人代表,在党委领导下组织实施党委有关决议,全面负责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工作;党委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结合业务分工抓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工作。完善院(系)党的建设,发挥院(系)党委(党总支)的政治核心作用,明确其把好政治关的职责,把握好教学科研管理等重大事项中的政治原则、政治立场、政治方向;建立并推行党政班子成员交叉任职的制度;按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健全院(系)集体领导、党政分工合作、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完善学校基层党建工作,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按照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的要求,建立健全学校基层党组织,根据学校实际优化设置教师和学生党支部;制定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建立健全从优秀辅导员、优秀大学生党员中选拔学生党支部书记的制度机制,并建立每学期定期开展的党支部书记轮训制度;按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的要求,建立健全党的各项组织生活制度,完善并严格“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完善并严格党员领导干部参加双重组织生活、主题党日活动制度,建立中心组学习、定期学习、规定党员干部需每年完成的学习任务、开展“两学一做”等制度,不懈抓好理论武装和增强党的意识;按政治合格、持续培养,端正入党动机,严把入口关的原则,重视对优秀青年教师的党员发展工作,将“推荐优秀团员作为入党积极分子人选”作为重要渠道,认真做好学生党员发展工作。

三、通过“十项建设”,构建“三全育人”长效机制

(一)进行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育人机制建设,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成立马克思主义学院并制定落实建设标准,制定实施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落实思想政治课程的学分、学时,使用马克思主义工程重点教材和最新版统编教材,制定并落实课程集体备课制度,持续创新教学方式;制定实施学校课程体系和教育教学创新计划方案,梳理专业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纳入教学大纲,建立课程标准建设、审核与评价制度,实施校领导和教学督导听课制度,将课程育人作为教师工作的重要环节并作为教学督导、教师绩效考核、晋职晋级的重要评价内容。

(二)进行科研育人机制建设,准确把握科研过程及科研思想性

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选题设计、科研立项、项目研究、成果运用全过程,制定实施产学研合作协同育人计划,健全具有体现思想价值的学术评价标准和科研成果评价办法;制定实施科技工作道德行为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管理办法,构建诚信体系,编写学校《师生学术规范与学术道德读本》;加强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建设,制定实施科研协同创新团队培育支持计划,培育选树一批科研育人示范项目、示范团队。

(三)进行实践育人机制建设,增强教书育人的适应性

推动专业课程、社会实践活动、创新创业教育、志愿服务、军事教育与训练等载体有机融合的实践育人体系构建,分类制订完善了实践教学标准,建立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创业实习基地,广泛开展社会调查、生产劳动、社会公益、志愿服务、科技发明、勤工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建立健全创新课程体系,制度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机制完善;建立社会实践精品项目支持制度,制定并实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组织实施“牢记时代使命,书写人生华章”的社会实践项目。

(四)进行文化育人机制建设,增强培养人才的使命感、责任感

加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建设,并开展相关主题教育活动、选树一批先进典型;以“农耕文化”为主题推进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培育具有学校特色的体育艺术文化成果,实施“农职文化教育资源库建设工程”,以国家“公祭日”等为契机开展革命文化教育;制定实施校园文化建设总体规划,并促进其实现从校园文化向文化校园的转变,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文明校园等主题与创建活动。

(五)进行网络育人机制建设,促进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方法手段创新

制定实施建网用网管网行动计划,建设完善校内思想政治工作网站,重视网络文明建设;积极参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网、易班网和中国大学生在线全国共建,重视和发挥,积极组织开展“学校育人优秀作品推选展示”“网络文明进校园”等活动,制定“网络教育名师培育支持计划”“校园好网民培养选树计划”。

(六)进行心理育人机制建设,关爱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配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初步开发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等在线课程,定期“5.25”等活动;定期运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网络测评系统”开展相关普查并建立档案,建立学校、院系、班级、宿舍“四级”预警防控体系,建设有校内外心理健康教育素质拓展培养基地。

(七)进行管理育人机制建设,聚焦人才培养提升能力水平

结合学校章程定期修订完善学校教育规章制度;按好干部标准选配各级干部,严把教师聘用、人才引进政治考核关,建立健全师德考核制度,健全依法治校评价指标体系,深入开展依法治校创建活动,把育人功能发挥纳入管理岗位考核评价范围,培育一批“管理育人示范岗”。

(八)进行服务育人机制建设,汇聚全员育人动力

明确各类服务岗位所承载的育人职责与功能,把服务质量和育人效果作为评价服务岗位效能的依据和标准,落实服务目标责任制,加强监督考核,培育表彰一批“服务育人示范岗”;加强建设校园综合信息服务系统,指导实施后勤员工素质提升计划,建设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和服务体系,制度实施健康教育教学计划,制定实施人防物防技防行动计划。

(九)进行资助育人机制建设,落实“以生为本”理念

构建资助对象、资助标准、资金分配、资金发放协调联动的精准资助工作体系,建立健全四级资助认定工作机制,精准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坚持资助育人导向,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和感恩意识,制定实施“发展型资助的育人行动计划”“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力素养培育计划”,评选展示资助育人优秀案例和先进人物。

(十)进行组织育人机制建设,推进全方位育人

形成党建带群团建的叠加联动机制,实施学校“基层党建对标争先计划”,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培育表彰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的制度机制,明确目标职责,建立健全制度机制,推动工会、共青团、学生会等群团组织开展育人工作创新,制定完善师生社团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培育表彰文明社团、文明班级、文明宿舍等制度机制。

四、通过“三项措施”,形成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条件保障制度

诗意农职

制定政策措施,保障规范有序运行,制定实施《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办法》,完善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制度规范,明确工作任务和责任落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细则”,制定出台学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的系列制度文件,把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和纳入教学科研评估范围。制定队伍建设措施,保障工作开展和质量,按照相关要求配备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党务工作干部,并对专业技术职称进行单列指标,单设标准,单独评审;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表彰奖励纳入各级教师、教育工作者表彰奖励体系,按一定比例评选,统一表彰;建立健全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培训制度及规划,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名师工作室,支持发表论文、出版著作。制定经费支持措施,保障工作运行与可持续发展,设立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项预算科目;每年设立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课题和课改课题,提供专项经费支持开展专项研究。

猜你喜欢

育人政治思想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