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火蚁防控措施

2021-05-14李加芬

云南农业 2021年4期
关键词:蚁巢蚁后工蚁

李加芬

(楚雄市紫溪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云南楚雄 675008)

红火蚁(学名Solenopsis invictaBuren)拉丁语意指“无敌的”蚂蚁,其通用名火蚁,则指其蜇伤后会出现火灼感。又称为外引红火蚁、泊来红火蚁(中国台湾),属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有颚亚门,昆虫纲、有翅亚纲,膜翅目、细腰亚目,蚁科、切叶蚁亚科,火蚁族,火蚁属,红火蚁种。

1 生物学史

红火蚁,原产南美,1972年被正式命名。20世纪初在原产地已受到注意,被记录在S.saevissma名下。20世纪30年代或更早,红火蚁和后来被同时正式命名的黑火蚁从南美带入美国。红火蚁入侵我国之前,火蚁属在中国已知5种。胡经甫在《中国昆虫名录—第六卷》中记载了产自福州、青岛、北京、岳麓山(长沙)等地的猎食火蚁,产自青岛等地的贾氏火蚁,产自福州等地的急逃火蚁,产自澳门、北京等地的热带火蚁,产自苏州等地的S.soochowensisWheeler。周梁镒和寺山守在中国台湾蚁科昆虫名录中除热带火蚁外,还记录了猎食火蚁和知本火蚁。唐觉、吴坚和王常禄等在有关专著中也记录了热带火蚁1~2种。我国于2004年正式发现红火蚁,发现地点在广东省吴川,2008年在全国多个省市发现红火蚁,楚雄州的元谋县也发现了红火蚁为害,至2013年全国已有169个县(市、区)发现红火蚁为害。

2 生物学特性

红火蚁属高度分化的社会性昆虫,常见工蚁,大小3~6 mm,红褐色(见图1),其腹部末端有蛰针,当爬上人体皮肤后蛰叮并注入毒液。红火蚁属杂食性昆虫,既可吃土壤环境中土栖的蚯蚓,也吃农田害虫,还会取食作物种子、果实、幼芽、嫩茎与根系,影响作物的生长与收成,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红火蚁营社会性生活,蚁巢中除蚁后和雄蚁外,绝大多数的个体都是无生殖能力的工蚁和兵蚁,工蚁和兵蚁体型大小不一。红火蚁从卵发育至成虫,工蚁需20~60 d,蚁后需6~7年。红火蚁蚁巢中有1只或多只蚁后,成熟蚁巢有5万~50万只蚁,蚁后每天可产1500~5000粒卵。单个蚁巢每年产生上千只生殖雌蚁。雌、雄有翅繁殖蚁飞到空中交配,雌蚁交配后飞行3~5 km降落寻觅筑新巢的地点。蚁巢受干扰时,红火蚁会迅速搬家转移,另筑新巢。红火蚁成熟蚁巢形成明显隆起的沙堆状的蚁丘(见图2)高于地面10~30 cm,周围有很多蚂蚁活动。每年5-10月为红火蚁发生为害高峰期,常发生在农田、荒地、绿化带、路边、果园、公园、高尔夫球场、堤坝、塘边,也可见于建筑物内,在炎热和干旱季节会迁移至室内。

图1 红火蚁形态

图2 红火蚁沙堆状的蚁丘

3 传播途径

红火蚁入侵传播包括自然扩散和人为传播。自然扩散主要是生殖蚁飞行或随洪水流动扩散,也可随搬巢而作短距离移动;人为传播主要因园艺植物、草皮、土壤废土移动、堆肥、园艺农耕机具设备、空货柜、车辆等运输工具污染等作长距离运输。

4 为 害

取食作物的种子、果实、幼芽、嫩茎与根系,造成产量下降;

给入侵地带来严重的生态灾难,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大敌;

叮咬牲畜,偶尔会杀死小牛、猪仔或其他家畜、家禽;

叮咬人后如火灼般疼痛,其后会出现如灼伤般的水泡,多数人感觉疼痛、不舒服,少数人对毒液的毒蛋白过敏,严重者甚至引发过敏性休克造成死亡。

为害灌溉系统,造成电线短路或设施故障,为害农田收割,搬运设备,导致农田耕作机器设备损坏,造成不必要的维修费用;

限制户外休闲娱乐活动、旅游业,降低公共场所的价值;

对野生动植物也有严重影响,它可攻击海龟、蜥蜴、鸟类等的卵,对小型哺乳动物的密度和无脊椎动物群落有负面影响。

5 防控建议及措施

5.1 防控建议

5.1.1 加强监测普查,摸清发生情况

职能部门要加强红火蚁虫情普查力度,针对周边省区疫区外调花卉、苗木、草坪等种植的高风险区域,要实施重点监测,加大虫情监测布点密度,坚持定点监测和流动监测相结合,及时准确掌握红火蚁虫情动态。同时,在春、夏、秋季虫情高发期,组织专业队伍开展全面巡查,摸清红火蚁种群密度和蚁巢分布情况,为适时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5.1.2 严格疫情报告,及时处置虫情

有关部门在普查、巡查、监测过程中,要严格落实疫情报告制度,发现疫情及时准确按程序报告。按照“科学防控、分区治理、分片围歼”的防控思路,分类处置红火蚁虫情。对一般发生区每年组织防控2~3次,重发生区每年组织防控3~5次。重点做好涉及公共设施、旅游景区、广场、公园、医院、学校、水库等公共区域和水源保护地防控工作,专业技术人员要深入一线,科学指导防控,避免红火蚁伤人、损害重要公共设施或污染环境。

5.1.3 严格检疫监管,防止虫情扩散

严格落实《植物检疫条例》,凡跨县调运应检植物和植物产品的单位和个人,必须办理植物检疫手续。检疫部门要加强对花卉、苗木、草坪等带土植物的检疫监管,严把调运检疫关,尤其是用于市政建设、房屋开发、道路建设等的花卉、苗木、草皮等,施工单位需向住建、交通运输等管理部门出具植物检疫证书后方可使用,住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负责督促指导。调入地县级农业、林业部门植物检疫机构要加强复检,防止红火蚁随应检植物和植物产品调运传播扩散。农业和林业部门要加强工作督查,确保各项防控措施落到实处。

5.1.4 开展宣传培训,正确引导舆论

有关部门要加强红火蚁防控知识的宣传培训力度,做到逐级宣传、层层培训,特别是对防控一线技术人员和绿化养护一线工人的培训,全面提升红火蚁识别、普查和防控技术。通过发放明白纸、宣传手册、挂图等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宣传红火蚁的防控知识和救治办法,提高群众防范意识,调动群众参与红火蚁疫情防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正确引导舆论,避免炒作,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5.2 做好药剂防控

根据红火蚁的生活习惯,采用饵剂诱杀及毒液灌杀相结合方式进行全面扑杀。

(1)选高效氟氯氰菊酯、辛硫磷对水400倍液浇灌蚁巢,每个蚁巢需要灌入5~10 L的药剂。

(2)用茚虫威饵剂、舒结饵剂、氟蚁腙饵剂等每穴25 g,撒在蚁巢上,通过红火蚁的交哺,传至蚁后从而杀死蚁后;也可以将药物撒在工蚁身上,通过红火蚁相互接触传播药物,达到杀灭全巢的目的。

猜你喜欢

蚁巢蚁后工蚁
南方果园蚁巢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两只坏蚂蚁
玄武湖景区白蚁防治实践及成效
“小小蚁巢设计师”
校园“三剑客”
蚁后
蚁群的“神经系统”
外面的世界
蚂蚁的饲养
虫虫攻略之“蚁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