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为何不爱信用卡了?
2021-05-13南方周末研究员罗仙仙
南方周末研究员 罗仙仙
◀上接第14版
交通银行2018年以来先后推出程序员主题卡、高达主题卡、B站主题信用卡;中信银行在2018年发行大学生信用卡“校园i卡”,在申请和用卡环节为大学生提供优惠。
(3)增加特色消费场景、提升人均价值的方式被重视。
平安银行在2020年推出平安信用卡“天天8.8折”活动,折扣活动针对车主群体的加油、停车、洗车、充电以及日常消费品牌,还邀请大牌明星代言。多家银行也推出了主题卡、车主卡、折扣卡等类似信用卡。
实际上,信用卡作为商业银行开展消费金融业务的发力点,仍占据大部分市场规模。
信用卡是否真的需要贴合年轻人,才能在未来占有一席之地,这仍是个难以证实或证伪的命题。
央行发布的《中国普惠金融指标分析报告(2019年)》显示,2019年全国成年人在银行获得过贷款的比例为40.74%,在银行以外的机构、平台获得过借款的成年人比例为24.16%。这也意味着,我国三成左右的成年人仍未获得过消费金融。
在消费金融行业也流行着这样一句话——“蛋糕足够大,尚不必内卷。”
监管机构对不同消费金融机构的安排,是不同产品服务不同人群。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就指出,“使得城乡各类低收入群体能够以平等的机会、合理的价格,享受到符合自身需求特点的、便捷安全的金融服务才是目的。”
当前整个消费金融业,不同类型的机构都拥有定位相似、服务相似的产品,种类的趋同反映出全行业在差异化商业模式的探索仍处于早期。
此外,前期互联网消费金融野蛮生长,也产生一系列安全隐患。部分小额贷款公司以大学校园为目标,通过和科技公司合作等方式进行诱导性营销,发放针对在校大学生的互联网消费贷款,引诱大学生过度超前消费,导致部分大学生陷入高额贷款陷阱,侵犯其合法权益,引起恶劣的社会影响。
2021年2月24日,银监会、网信办、教育部、公安部、央行等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大学生互联网消费贷款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将严厉打击针对大学生群体以套路贷、高利贷等方式实施的犯罪活动。
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将是消费金融的主流。可预见的是,在这一轮新型消费中,消费金融的每一种参与主体,都需要形成独特竞争优势和壁垒,银行不会落下,信用卡也不会。
南方周末研究员 罗仙仙
ICphoto❘图
去银行办信用卡,对年轻人来说已经过时了。
ICphoto❘图
★据央行数据,信用卡全行业发卡量季度环比增速从2017年四季度的6.51%,一路下跌到2020年四季度的0.63%。相对于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信用卡的可接触度、可获取度和便捷度,在年轻人面前都不具备优势。
2021年3月底,国家发改委联合二十多部委发布《加快培育新兴消费实施方案》,其中金融支持是重要一项。方案明确表示,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新型消费领域信贷支持力度。
在银行业的消费金融业务中,以住房按揭贷款、信用卡、汽车金融、一般性消费贷款等为主要代表,信用卡是其中用户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支。
但据央行数据,信用卡全行业发卡量季度环比增速从2017年四季度的6.51%,一路下跌到2020年四季度的0.63%。
另据尼尔森2019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在18-29岁的年轻人中,信用卡的渗透率为45.5%,而互联网分期消费产品的渗透率为60.9%。
这届年轻人为什么不爱信用卡?
这背后,是消费和支付习惯的变迁,也是中国消费金融的发展史。这段历史从1980年代至今,跨度约40年。
40年里消费金融都发生了什么?
消费金融是向各阶层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现代金融服务方式,目前在中国提供消费金融服务的主要有三类主体:银行业金融机构、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
中国消费金融业务始于1980年代,主要为商业银行开办的住房、汽车、助学贷款为主的个人消费信贷,以及信用卡业务。其中,信用卡的用户基数更大、适用场景更多,成为消费金融的主要业务。
2008年,中国的信用卡业务进入黄金时代。据央行统计数据,信用卡发卡量由2008年末的1.42亿张增至2020年末的7.78亿张。在这背后,是国内社会收入稳定增长,促进了消费金融需求的增长。
强需求之下,商业银行对个人信贷需求覆盖不足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至2014年,央行征信中心有效覆盖8.6亿人信息,拥有信贷记录的仅有3.5亿人,个人征信记录覆盖率仅为35%。
2009年,中国银监会发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允许满足条件的非金融机构,不吸收公众存款,以小额、分散为原则,为中国境内居民提供以消费为目的的贷款,在北京、天津、上海和成都四地各批准一家机构进行试点。
这类贷款主要分为两类: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和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
个人耐用消费品贷款,是指消费金融公司通过经销商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购买约定的家用电器、电子产品等耐用消费品(不包括房屋和汽车)的贷款;一般用途个人消费贷款,则是消费金融公司直接向借款人发放的用于个人及家庭旅游、婚庆、教育、装修等消费事项的贷款。
此后,为鼓励更多市场主体参与,银监会在2013年修订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降低了消费金融公司准入门槛,将最近1年营收不低于600亿元人民币降至300亿元人民币、主要出资人最低持股比例由50%降为30%。同时,将发放消费贷款的额度上限由“借款人月收入5倍”修改为“20万元人民币”。这一年,试点城市从4个增至10个。
与此同时,以消费升级、新兴消费为主要内容的新消费,成为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推手。
京东2014年推出“京东白条”,为用户在京东商城购物时提供“先消费、后付款、30天免息”服务,拉开了互联网消费金融的序幕;随后阿里推出“花呗”、“借呗”等产品,2015年互联网机构开始大力布局消费金融业务。
2016年3月,央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加大对新消费领域金融支持的指导意见》,既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研发标准化网络小额信用贷款,推广“一次授信、循环使用”,打造自助式消费贷款平台;也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与网络零售平台在小额消费领域开展合作,并在风险可控、权责明确的条件下,自主发放小额消费信贷。
互联网消费金融业务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期,其间伴随着2017年开始的P2P清退,校园贷、网络小贷、“现金贷”的清理整顿,互联网消费金融在监管和规范之下继续向前。
2017年3月,网联清算平台开始试运行,由中国支付清算协会组织非银行支付机构共建,主要处理非银行支付机构发起的涉及银行账户的网络支付业务。2018年-2020年,其业务量增加了3倍、从1284.77亿笔增至5431.68亿笔,金额增长了5倍、从57.91万亿元增至348.86万亿元。
而信用卡业务昔日盛况不再。央行《支付体系运行总体情况》披露,2019年底信用卡应偿信贷余额为7.59万亿元,在整体信贷中占4.96%,同比下降7BP,这是该指标近10年首次下降。对此,天风证券在相关研报中称,2019年国内信用卡业务基本告别黄金时代。
据51信用卡的统计,截至2020年,全国在活信用卡的用户年龄分布上“70/80后”的占比约为55%,“90/00后”的占比约为41%。
年轻人不是信用卡的主要使用人群,而非银消费金融机构面向“90/00后”的特色则更加突出。
信用卡如何失去年轻人?
据Wind数据,国内在1990年后出生人口约有2.1亿,2000年后出生人口约有1.6亿。从社会角色来说,“90后”迈入而立之年,“95后”步入职场,进入事业的稳定期,收入提升明显,正在成为消费的主力军;“00后”大多在经济上依赖父母,但在进入大学或社会后,开始自主掌握一定的经济支配权。
上述年龄段的人群,成长于中国经济腾飞、互联网兴起的年代,具备前卫、新潮、追求新鲜感的消费意识。随着代际人口进入衰减周期,“60后”全面进入退休周期,约占到国内总人口26%的“90/00后”,将影响社会的消费格局。
在这样的变革期,信用卡逐渐成为“老旧物品”。
信用卡申请的年龄限定是18-60周岁,在填写申请资料时需提供工作单位、资产情况等,得到信用卡后一般还需要通过客服电话或App激活。
相比互联网金融机构通过手机发出的各类信贷产品的邀请和使用时一键触达的便利,信用卡从申请到使用的每一步骤,都在“劝退”年轻人。
在移动支付的浪潮下,不少高中生、大学生还分不清储蓄卡快捷支付和信用卡消费的区别,但微信和支付宝分别凭借社交、电商的属性,以及亲属卡、亲情号等功能,在学生群体中已有了广泛知名度。甚至在10后群体中,已经有小学生在手表上使用支付宝亲情号来支付。
另外,年轻人的资产水平不高、征信记录有限,通过信用卡申请后得到的审批额度也不会太高。据51信用卡在2018年的统计,31-50岁的持卡用户信用卡人均授信额度超过8万元,21-30岁持卡用户人均授信额度仅为4.48万元。
由此可见,相对于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信用卡的可接触度、可获取度和便捷度,在年轻人面前都不具备优势。
另外,通过信用卡积累征信记录,是用户选择信用卡的目标之一,而个人征信方式近几年也发生了变化。2015年支付宝推出芝麻信用分,并将评分生活化应用,如评分达标可在租车、租房等场景免租金。
之后,百行征信在2018年的开业,成为个人征信系统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分散在不同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信用数据汇入统一的个人征信机构。商业银行在个人征信记录中的地位大不如前,年轻人使用信用卡的动力也就又少一分。
非银消费金融如何赢得年轻人?
非银消费金融机构主要可分为两类——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和互联网金融平台。
前者在创立之初,就被监管部门烙上了补充商业银行消费信贷缺口的印记。为赢得银行覆盖人群以外的用户,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分别做了三件事:
在客群定位上,普遍选择中低收入群体、商业银行无法惠及的客户作为服务对象,如“信用白户”、小镇青年、蓝领群体;
打造与信用卡错位的产品,形成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放贷速度快、抵押担保要求低、全天候服务的特点;
与年轻人的消费场景结合。目前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产品已涉及齿科、医美、健身服务、3C产品、教育培训、旅游、家装等,每一类都“直击”刚入社会、积蓄有限,又有着较强消费欲望的年轻人的需求。
目前,获批的消费金融公司数量增至30家,25家已开业。中国银行业协会统计,2019年部分消费金融公司“90后”客户占比普遍在50%左右,有9家占比达到50%-75%。
互联网金融平台是依托互联网而新兴的消费金融平台,包括综合电商、分期电商、网络小贷、信用卡代偿机构等。
为了在消费金融行业站稳脚跟,互联网金融平台发挥了一波后发优势——找准缺口,精准打击:
与银行和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相比,互联网金融平台选择服务对象主要是35岁以下的年轻人以及特定场景的消费群体,其中包括大量从未有信贷行为的白名单群体。
随着场景、消费、支付等与互联网融合逐渐加深的过程,在社交网络、电商平台、互联网平台中嵌入金融业务,再叠加消费金融产品,使得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信用卡的替代品。
以蚂蚁金服为例,小额低息的“花呗”吸引用户,在网购和日常消费时直接使用额度,而花呗额度随着守信记录的增加而提升,培养了用户的消费信贷习惯。
这为互联网消费金融积累了庞大用户群。此前蚂蚁集团招股书披露,2019年6月-2020年6月,约有5亿用户通过花呗、借呗获得消费信贷。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互联网消费金融放贷规模从2014年的183.2亿元增长到2018年的7.8万亿元。
任何商人都不会做亏本生意,面对“信用白户”、小镇青年等存在一定信用风险的人群,非银消费金融机构实际在做银行不能做或不想做的生意,行业的两个核心问题——征信和风控就必须要解决,金融科技的发展给出了方案。
从征信来看,金融科技可以将征信方式从传统的静态数据,转变为实时、动态的互联网使用痕迹。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产生、沉淀和储存许多“信用白户”的个人金融及相关数据;从风险控制来看,大数据手段可以了解客户的行为、偏好、习惯,以刻画出精准的用户画像,科学计量出用户的信用风险和欺诈风险情况,并覆盖贷前、中、后全流程。
另外,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目前还应用于智能获客、精准营销身份识别、智能催收等多个消费金融的业务领域。可以说,借助于金融科技,消费金融机构拓展了服务半径,提高了服务效率及业务处理能力等。
而在非银消费金融机构中,持牌消费金融公司较商业银行起步晚,在自身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多数从一开始就选择了发力线上或“线上+线下”的展业模式,占得技术积累的先发优势;互联网金融平台虽没有资金、线下网点或者场景等优势,但基于线上交易数据、社交数据、购物数据等积累,消费金融业务的开展更像是自身数据、技术的外溢和延展。
信用卡还能赢回年轻人的心吗?
目前,消费金融行业已形成多元化的生态图谱,参与主体除了有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外,还有汽车金融公司、各类电商平台、金融科技公司等。
摆在年轻人面前的消费金融产品越来越多,信用卡也在不断进化和改变:
(1)信用卡数字化是第一步,摆脱了实体卡片的限制,银行手机客户端在审批后就有电子信用卡,在线激活就可以使用。
(2)追逐年轻人的兴趣点,增加在年轻人群体中的发卡量。
▶下转第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