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消费结构升级将产生一批新一线城市

2021-05-13南方周末研究员戴春晨邓丽萍

南方周末 2021-05-13
关键词:福林消费结构服务型

南方周末研究员 戴春晨 邓丽萍

迟福林。

VPHOTO❘图

★“十四五”期间,中国将进入服务型消费社会,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服务型消费占比为45.9%,估计到2025年这一比重将达到50%或者接近52%。

过去制造业发达的地区,有可能成为中国新的消费中心。

科技革命、信息革命有可能推动成都等城市成为中国的新型一线城市。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消费,与过去提的刺激内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十四五”时期的消费有什么变化? 哪些城市将成为引领消费的中心城市?海南自贸港在中国消费格局中的角色和定位是什么?

南方周末为此访问了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他表示,中国开始进入服务型消费社会,而服务型消费社会对产业变革、扩大消费需求等将产生多方面影响。在制造业转型、消费结构升级的背景下,一批新一线城市即将诞生。

中国将进入服务型消费社会

南方周末:“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消费,与过去提的刺激内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迟福林:无论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还是更高水平对外开放,核心和关键都在于扩大内需。在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疫情严重冲击的背景下,14亿人的内需大市场已经成为支撑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支撑中国高水平开放的重要引擎。

与以往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正处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无论产业结构变革、消费结构变革,还是城乡结构变革,都蕴藏着巨大的内需潜力。

产业结构变革中,我国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正处在关键时刻。目前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比刚达到50%左右;到2025年,有可能到55%左右。这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差距,发达国家占比大约在70%,我们差了近20个百分点。在产业变革上,我国科技创新与产业结构调整都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消费结构更是如此。在服务型消费占比上,我国与发达国家至少有20个百分点的差距。进入新发展阶段,老百姓需求结构也变了,消费结构升级正处在关键时期,估计未来服务型消费每年大概以0.8-1个百分点的速度增长,到2025年服务型消费有可能超过50%,达到52%左右。也就是说,中国开始进入服务型消费社会,而服务型消费社会对产业变革、扩大消费需求等将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另外就是城乡结构变革。我国城乡差距还很明显,目前农村消费和城市消费占比至少相差10个百分点。今后乡村振兴、城镇化和都市圈的发展以及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推进,将释放五亿多农民的消费需求,农村和城市消费水平差距也将有所降低。

第二,经济转型升级和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消费结构的变化,这是我们扩大内需的关键和重点。我国基建技术水平全球领先,这主要依靠投资拉动。投资现在固然很重要,但投资也在转型。当前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得产业结构、科技创新都在变化。服务型制造正是消费结构和发展阶段变化对制造业转型升级提出的要求。

第三,过去扩大内需主要依靠国内投资,现在必须要靠高水平开放。哪怕受到疫情冲击和国际环境变化的影响,中国对国际产品和服务的需求也不会减少。服务贸易将成为未来外贸的重点,原因就在于老百姓对服务型消费的需求持续增大。

以广东为例,粤港澳大湾区最关键的是要和香港、澳门在服务业上促进市场开放。如果粤港澳大湾区在服务贸易上不能实现一体化,投资贸易自由化就很困难。现在粤港澳大湾区内会计标准、公共卫生防疫标准、医疗标准、教育等都不一样,那么香港应该怎么融入内地大循环,内地又如何来发挥香港的长处,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贸易一体化,而服务贸易一体化的核心在于服务业市场开放,在于基于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的制度型开放。

南方周末:“十四五”之后,中国消费将进入什么样的历史阶段?

迟福林:总体上说中国进入消费新时代,主要有三个突出特征。

第一,中国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商品消费市场,估计在“十四五”期间,2023年前后,中国的商品消费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商品销售市场。

第二,“十四五”期间,中国将进入服务型消费社会,2019年中国城乡居民服务型消费占比为45.9%,估计到2025年这一比重将达到50%或者接近52%。占比过半表明中国开始进入服务型消费社会,这对中国乃至全球都是重大利好。

第三,“十四五”期间,中国服务业将加快发展,服务业市场的开放程度会加快,由此会大大推动服务贸易的发展进程。

制造业城市将引领消费

南方周末:很多城市是制造业基地,承担了很多生产职能,创造了GDP,但是消费比较单薄,GDP排名前20、前30的城市,并不是与消费规模最大的前20、前30一一对应。在未来城镇化和消费升级的融合中,这种情况会得到改变吗?

迟福林:过去制造业发达的地区,有可能成为中国新的消费中心。

第一,这些城市大都位于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比如长三角、珠三角。这些区域由于互联互通程度的极大提高,正处于都市圈发展过程中,而都市圈将成为中国未来消费的集聚地和重点区域。昆山、东莞等制造业城市大都拥有位于区域消费中心的区位优势。

第二,制造业正处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制造业城市要成为新的消费中心引领地,关键在于谁能更快速向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转型。谁转得快,谁就能够在引领新的消费当中占据优势位置。

第三,制造业城市转型过程中聚集了大量的中高收入群体,而中等收入群体是中国服务型消费的主体力量。

无论从区位优势、产业升级转型还是消费群体来看,制造业城市都有成为引领新消费中心城市的可能。

南方周末:这些年,我们也看到了一些非常有趣的消费现象。比如“Z世代”的崛起。在这些新消费上,我看到一些新兴省会城市的亮点,比如长沙出了茶颜悦色,成都有民谣歌手的营销,西安有大唐不夜城,这些城市会在新的浪潮中,取得一线城市的优势吗?

迟福林:我想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例如成都,随着消费结构升级,成都的优势就发挥出来了。首先在适应新型消费群体上,成都做了很多创新,比如将年轻人喜欢的夜间生活做得丰富多彩;另外它的信息产业发展很快,出现了很多以信息为支撑的新型娱乐产品,比如VR、AR等;还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在消费驱动下,随着城市的转型升级,科技革命、信息革命有可能推动成都等城市成为中国的新型一线城市。

南方周末:是否可以理解为这些是既有实物商品,又有服务的新复合消费业态? 比如说茶饮,不单单只是杯饮料,它又是一种社交文化。

迟福林:对。因为服务型消费的核心在于服务,中国现在的硬件设施已经很好了,关键还是服务质量,这是服务型经济的魅力所在。它和过去投资拉动的增长不一样,消费拉动的增长很大程度上靠服务。

南方周末:过去中国经济增长是靠“中国制造”,后面又提“中国智造”,可能未来我们更多的还要同时强调中国服务。

迟福林:随着中国的发展、老百姓需求结构的变化以及服务型消费的扩大,这种服务会成为消费的吸引力。

海南免税范围会越来越广

南方周末:这次消博会,海南又出台了比离岛免税还要宽松的政策,可以现场提货,不影响10万元的免税额度。海南自贸港建设中,得到了很多消费上的优惠政策,你怎么看这种消费优惠政策的意义?在中国消费格局中,海南的区位和定位在哪里?

迟福林:这个影响是重大的,甚至决定性的。

第一海南的目标是建设区域性、全球性最大的免税购物基地,建设国际知名的旅游消费中心。依托国内14亿人的消费,海南有成为后起之秀的潜力。

第二,海南发展奢侈品免税消费、建设国际旅游消费中心正处在起步阶段,未来市场的开放度会越来越大。

首先市场主体会越来越多,在政府严格监管下,凡是有条件的企业都可以申请发展,发展更多的免税市场主体,这是个逐步的过程;

其次免税范围会越来越广。目前更多集中于化妆品、酒类、电脑、手机等产品。随着人们需求扩大以及自贸港管理的规范,免税范围将会逐步扩大;

再次是消费群体的平等待遇。未来将逐步实现所有海南消费者都能平等享受消费品的优惠待遇,现在岛内人和岛外旅游的人还有所差距,条件成熟的时候,可以把正面清单与负面清单融合在一起。

最后是海南国际旅游消费中心的产品跟国际市场联合。比如海南免税产品的供应链可以和香港结合在一起,香港的服务体系很好,通过与香港联合,海南可以借此提高消费品服务标准,从而提升服务质量。

海南免税品消费基地建设正处在起步阶段,但免税品消费需求很大,海南未来的发展速度会越来越快。

南方周末:可以理解为在中国的消费格局里面,海南承担着大卖场的角色吗?

迟福林: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海南是最大的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和最大的免税品消费中心,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将推动自贸港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的自由流动。海南自由贸易港,不仅会成为中国高档消费品的消费基地,而且有可能成为面向东南亚的免税品消费基地,还可能带动包括商品、旅游、药物在内的多个市场的发展。

南方周末:我们知道,过去珠三角地区与香港配合,出现了所谓“前店后厂”的说法,香港是展销窗口,是中转贸易的港口,珠三角有庞大的制造业集群进行规模化生产。从这个角度看,海南岛,包括海南岛的免税店、包括消博会,是不是也是一个重要的“前店”,而中国庞大的产业网络是“后厂”?

迟福林:第一,海南应该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交汇点,因为国内需要更多高质量的进口消费品,比如医药、健康产品、教育产品、文化娱乐产品等。

第二,强大的国内消费需求带动海南的发展。国内的大厂制造,给海南成为全球性销售市场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14亿人的消费需求又通过海南免税进口,形成了消费基地。除消费基地外,依托自身优势条件和政策优势,海南还有可能成为重要的康养基地、教育基地、科技创新基地等。

南方周末:你觉得海南当前的挑战是什么?

迟福林:第一,海南服务业市场开放还要加快。比如文化、教育、医疗等产品的服务贸易进程依赖于开放程度。为适应全国消费结构升级,海南应该加大服务业市场开放,加快形成服务贸易发展的优势。

第二,海南规则规制管理标准上还存在差距。例如,服务标准跟高水平服务还有差距,海南正处在起步阶段,要对标国际化服务标准来强化海南的服务质量,加快服务标准和服务规则的制定,尽快提升服务水平。

第三,核心问题在于政府监管,不是管死,要管好、管住。政府要监管有效,打破垄断,给各类企业创造活力,这样市场才能放得开,公平竞争市场才能形成。

第四,加快培养、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人才对海南而言是个大难题,服务靠人才。

猜你喜欢

福林消费结构服务型
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的回溯与镜鉴
“人性化”服务型机器人
猪王
工信部副部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服务型制造
基于灰色关联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基于灰色关联的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分析
“十三五”能源消费结构怎么变?
一枚小铜钿
新常态下江苏居民消费升级与经济增长潜力研究
欢喜冤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