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并非只是灵魂
2021-05-13徐蓉
徐蓉
叶芝的那一首诗《当你老了》很出名,我也喜欢最后一段,却对下面的几句一直存着疑问:
多少人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衰老了的脸上痛苦的皱纹
这样的爱情人人神往,然而,令人困扰的是:我们真的能够认识一个人的灵魂,并且因此而爱上他(她)吗?这样的概率有多大?
往往,爱情只是不可理喻的错误。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第一卷,描绘了斯万对高级交际花奥黛特的爱情,他經历了所有关于爱的最可能的最细致入微的心理体验和情感转折,可最终在火车上,回忆起奥黛特的面容,又想到那个梦,明白的却是“我浪掷了好几年光阴,甚至恨不得去死,这都是为了我把最伟大的爱情给了一个我并不喜欢、也跟我并不是一路的女人”。
他最终确定了自己并不喜欢奥黛特的灵魂。当然,站在另一个角度,对奥黛特而言,她何尝会认为斯万明白她的灵魂呢?即使如此,这些其实都并不妨碍对奥黛特难以解释的迷恋,于斯万而言是最充盈完整的一段爱情体验。斯万先生也大可不必懊悔,许多最伟大的爱情可能都是爱恋者独立完成的作品。
爱情的投射需要非常具象化的一面。爱情有着高度精神化的一面,但背后却离开不了一个可触摸的实体样本。哪怕是难以触及,或者如塞林格所说“爱是想触碰又收回的手,爱是未经触碰却在颤抖的心”的一种疏离状态,仍然会需要有一个真实存在着的人作为依托和载体。
常人爱的只能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就好比口渴的时候喝水,你说让你解渴的是氢原子,和氧原子没关系。其实,具备解渴功能的是两者的复合体。
如若真能够做到绝对忽略实体只爱慕精神的话,我想我们应该爱上的是电影《Her》里面的电脑操作系统吧。某种程度,操作系统比真正的人更善解人意,更知情达意,它唯一缺少的只是一个肉体。可脱离了肉体,又何以谈爱恋呢?我想没有一个人真的会爱上一个古人、一个书本中的人、或者只有一缕优美灵魂的人吧?
写了一辈子爱情小说的渡边淳一这样讲述他是怎么写爱情小说的:爱情小说应该写什么呢?比如说一个女人碰到一个觉得不可靠的男人,一个很危险的男人,但他有另一种亲切感,给人一种震撼力,虽然双方父母都反对,但是她一定要跟这个人,这才是文学作品要写的。
大家可能都会有所体会,被爱者往往是爱慕者长期积蕴的热情的出口。爱是某种程度的执念,当一个人爱着一个人,却还能理性地探究爱人的灵魂,多少有些不可想象。
其实,更准确的比拟,应当是爱慕者有一颗朝圣者的灵魂。谁不是将自己爱慕的人奉在心上那一座小小的“神龛”里呢?
虽然这样做很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