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探究

2021-05-13刘欣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学段思政课教学内容

摘   要

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强调顶层设计和统籌规划,要打通各学段思政课的内在联系,实现教学目标的一致性与整体性、教学内容的递进性和连贯性、教学方法的适当性与连续性。进入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在教材、学生、教师方面依然存在一系列问题,只有不断强化大中小学思政教材一体化建设、教学改革机制一体化建设、教师沟通机制一体化建设、教学评价机制一体化建设,才能真正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

关键词

大中小学思政课  思政课一体化  机制建设  立德树人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以下简称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并围绕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进行了一系列部署。2019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强调:“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的工程。”[1]同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整体规划思政课课程目标,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引导学生立德成人、立志成才”[2]。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紧紧围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内涵、面临的问题以及应对进行系统深入研究,不断提升思政课的质量和水平。

一、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要义

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要抓好顶层设计和统筹安排,打通各学段思政课的衔接,实现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和整体性、教学内容的递进性和连贯性、教学方法的适当性与连续性,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地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推动各个学段思政课的纵向衔接和横向贯通,要针对各学段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合理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思政课的实效性。

1.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和整体性

思政课本身具有明确的意识形态目标,反映了党和国家的现实需要,旨在学习实践和价值塑造的过程中,提升学生对真、善、美的追求,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课程的目标,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首先要实现教学目标的一体化,保证各学段教学目标的一致性,这要求各个学段思政工作者既要聚焦共同的教学目标,又要针对学生特点和成长规律落实具体的教学目标,实现不同学段教学目标的一脉相承和相互衔接。

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因而其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定中国特色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具体目标都要围绕这个总的教学目标展开。具体来讲,必须按照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的规律针对不同学段的具体教学目标进行规划和部署。小学阶段的具体教学目标在于思想道德的启蒙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和美好道德愿望。中学阶段的具体目标在于讲清基本的道德知识和为人处世的原则,使学生从知识层面明白“是什么”的问题,夯实思想基础,提升政治素养。大学阶段的具体教学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引导学生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理论层面搞清“为什么”的问题,强化责任担当。可见,大中小学思政课的具体教学目标是由低级到高级、螺旋式上升的,各学段都要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和教育梯次原则,不断增强学生对党和国家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

2.教学内容的递进性与连贯性

教学内容要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并始终围绕教学目标进行。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内容一体化,意味着各学段都要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这个主线,但同时要兼顾不同学段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和深浅度。不同学段思政课的教学侧重点是各有差异的,如小学阶段思政课侧重于“思想+品德”、中学阶段思政课侧重于“思想+政治”、大学阶段思政课侧重于“思想+政治+理论”。由此可见,不同学段的教学内容是相互贯通的,大学学段是对中小学阶段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尽管不同学段思政课的深浅度大相径庭,但思想教育是贯穿大中小学思政课的主线。不同学段教学内容的安排,既要考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特征和理解能力,又要兼顾不同教学内容之间的衔接和纵向联系,保证各学段的教学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由低到高的合理梯度进行。

3.教学方法的适当性与连续性

教学方法适当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方法的一体化要求既要坚持教学方法的连贯性,又要因人制宜具有适当性,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不同受教者的受教程度和理解能力,选择符合受教者年龄和认知特征的教学方法。具体来讲,小学学段以启蒙教育为主,主要通过生动的故事、形象的图片、精炼的视频来吸引学生,使知识融入情境中,以情感人,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教学方法;中学学段思政课教学以常识性教学为主,体验式教学为辅,在进行知识性教育的同时,可以以教学目标为导向并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展适当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参与感,可以采用课堂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大学学段思政课教学以理论性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为主,教学方法更加灵活,除了平时的理论性教学外,还可以通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方法,实现由课堂到社会的延伸,以课堂讲授法、实践教学法、问题链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为主。

二、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进入新时代,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在社会各界的共同推动下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在教材、教师、学生等方面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1.课程设置、教材内容交叉重复

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教材是核心。思政课教材在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当前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和教学内容方面存在交叉重复现象。现实生活中,各学段的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各行其是,缺乏教材的统一协调规划和部署,对学生理解能力的关注不够,对教材难易、深浅的层次把握略显欠缺,各学段的思政课教材内容交叉重复现象严重,侧重点不明显,违背了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要求。例如,高中学段思政课的哲学部分与大学的公共必修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内容重复。初中学段思政课的《道德与生活》、高中学段的《政治与法治》和大学学段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内容也存在交叉重复现象,而且也没有呈现循序渐进的教学特点。如果教材内容交叉重复,侧重点不突出,容易使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假、大、空的感觉,直接挫伤学生学习的热情,也使得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从而影响思政课一体化的教学效果。

2.部分教师衔接意识淡薄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于教师。各学段的教师都要樹立思政课一体化的理念。思政课一体化的理念是指不同学段的思政课教师都要立足于本学段,又能从教学过程的渐进性、层次性出发,整体把握和设计不同学段思政课教学过程的思想。当前,思政课一体化建设面临的大问题就是部分教师缺乏一体化意识,衔接意识淡薄,而且这一问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现实生活中,教师之间缺乏交流和沟通,各个学段的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设置,各行其是,逐渐形成了“教学壁垒”,导致大学思政课教师不了解中学政治课的教育内容及侧重点,中学政治教师对小学政治课的重点难点一知半解,进而无法针对上一学段的侧重点,及时强化和修补上一学段的薄弱环节,使一体化建设的效果不尽人意。

3.部分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消极

近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就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作了指示,一时间,思政课成为了全国最热门的课程,究其深层次原因,也和长期以来学生对思政课的重视不够有关。在思政课的一体化建设中,早期学段学生对思政课的态度至关重要,因为大学都是从小学、中学而来,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认识,与长期以来在中小学形成的惯性思维紧密相连。部分学生在小学学段对思政课重视不够,兴趣点低,家长和老师也没有进行良好的引导,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只重视语数外,家庭、社会、学校对政治课的态度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形成一种负面的影响,使得小学学段的学生认为政治课学好学坏一个样,久而久之会影响大学学段对思政课的认知。因此,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冲刺中考高考而随意挤压思政课的现象要坚决杜绝,避免对思政课的消极态度和负面影响从小学学段向更高的学段蔓延。

三、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机制建设

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所面临的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机制体制的不健全,体制机制本身具有规范、激励和引导的作用,要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必须强化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管理机制一体化建设、改革创新机制一体化建设、沟通交流机制一体化建设、教学评价机制的一体化建设,才能实现各学段思政课规范化、有序化发展。

1.教材管理机制一体化建设

教材是进行教学活动的核心载体。要不断完善各学段思政课教材管理体制一体化建设,运用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机制,成立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编委会,强化各学段思政课队伍之间的交流和沟通,协商解决制约思政课教材、教学内容一体化方面存在的问题,完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材管理一体化的管理机制、审读机制、反馈机制、协调机制,提升不同学段思政课教材的层次性、时代性,加强教材内容的思政引领,充分发挥教材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

2.教学改革机制一体化建设

教学改革体制一体化是强化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抓手。如何统筹推进各学段思政课的教学设置、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安排有选择性的教学内容,实现大中小学思政课的有效衔接,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教学改革,满足不同学段学生的心理期待和需求,是思政课教学改革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强化思政课教学改革机制一体化建设,要求思政教育工作者必须以全局性、整体性的视野统筹规划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又要有层次性地、针对性地审视本学段的教学活动,确保思政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都能充分考量不同学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认知能力,教学活动的设置要充分体现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推动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创造性转变,增强思政课对各学段学生的吸引力。在推进教学改革一体化的建设过程中,对有益的、积极的教学改革成果要积极推广,不断提升、凝练和总结,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发现并予以反思。通过思政课教学改革一体化建设的推进,逐渐形成思政课教学循序渐进的教学路径。

3.教师沟通机制一体化建设

各学段思政课教师之间的有效沟通是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保障。要实现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必须打破各学段思政课教师“各自为政”的现状,不断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沟通机制常态化建设,探索构建一支平等协商、教学衔接的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师队伍。在教学方面,鼓励各种形式的集体备课,大学思政课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了解中小学思政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寻找与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相衔接的切入点,避免教学的交叉重复现象;亦可深入到中小学课堂中,进一步了解中小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状况以及教学的难易程度,为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的有效衔接做好铺垫。在科研方面,建立和完善科研合作制度,为各学段的思政课教师提供开放平等、合作多赢的科研平台,定期进行科研研讨,并联合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课题研究,以科研促教学,提升各学段思政课教师的一体化意识。

4.教学评价机制一体化建设

教学评价是判断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成效的重要手段。强化思政课教学评价一体化建设,必须对各学段思政课的师资队伍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估和检查,对积极探索思政一体化并取得优秀研究成果的教师给予高度肯定,并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等方面中给予倾斜,引导各学段教师成为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探索者和推进者,形成大中小学段教学设计的有效衔接,既保证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的有效衔接,又保证在价值引领、知识传授、人格塑造等方面的连续衔接,进而促进不同学段思政课之间的相互贯通,相互补充,加快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的步伐,使学生可以接受有层次性、有针对性、系统的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2]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N].人民日报,2019-08-15(01).

[作者:刘欣(1984-),男,山西原平人,忻州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硕士。]

【责任编辑  郑雪凌】

猜你喜欢

学段思政课教学内容
新时代高校思政课中中国故事的创新表达
——评《新时代高校思政课的打开方式》
浅议高校学生在思政课中的情感认同
放缓坡度 因势利导 激发潜能——第二学段自主习作教学的有效尝试
思政课堂这样“沸腾”——陕师大思政课从“有意思”到“有信仰”
第二学段数学新授课“学导课堂”的教学范式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如何设计小学语文第一学段的家庭作业
高中各学段史料教学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青少年对思政课的逆反心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