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方位育人的学校班集体构建方式

2021-05-13赵献梓王剑彪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班集体共同体育人

赵献梓 王剑彪

摘   要

班集体建设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和管理的重要载体。但目前我国学校的班集体建设还存在目标需求发散、班级体系支撑缺位,以及考核评价导向模糊等多方面问题,在全方位育人导向下需要进一步促进班集体建设由个体思维向共同体意识的转变,由专业理论教育向全方位育人的转变。因此,在全方位育人模式的指导下,学校班集体的建构要坚持理念先行,以文化引领和制度保障来增强学校班集体成员的归属意识、责任意识和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完善学校班集体建设的顶层设计,推动学校人才教育服务体系的创新发展和完善。

关键词

全方位育人  班集体构建  服务体系

班集体是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基本单元,也是学校活动开展的重要载体,在学校中团结向上、积极好学的班集体能够有效形成榜样作用,从而推进学校教学效果的有效提升。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增强班集体每一位组织成员的集体意识,强化团体归属和责任价值,对形成纪律严明、井然有序的班集体十分重要。充分研究当前教育教学模式下的班集体,积极探讨建设什么样的班集体,以及怎样建设班集体是当前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着力点。班集体作为学校育人工作的重要载体,应当将班集体建设与育人工作进行充分的整合,以培养目标和育人理念的有机统一来构建新时代的班集体。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三全育人模式作为新时代的根本教育理念,对学生进行全员、全程和全方位的育人既是强化思政教育效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实践方向,也是切实发挥学校教育职能、推动教育系统化和整体化发展的基础抓手[1]。对班集体建设来讲,传统教学模式下的班集体仅仅是学生的集合体,个体成员间缺乏主动和系统的联系,而新时代教育理念下的班集体则是学生学习共同体,是符合全员育人理念的基础表现,更是落实全方位育人的重要实践。因此,在现代化班集体构建过程中,将全方位育人理念作为重要的实践指向,能够在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及时协调和强化各方的协同力量,從而更好地实现班集体全员的成长、成人和成才。

一、全方位育人模式下班集体的应有形态与表征

1.班集体的基本形态

学校班集体是教育目标与个体追求深度融合形成的一种独特表现形式,是一种非必然的产物。传统模式下的学校班集体是被动形成的,是基于学生考核成绩与发展方向进行系统划分的,而随着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升,现代化的班集体建设倾向于学生之间的主动建构,即将具有共同价值追求和目标需求的群体在特定条件和范围下主动集合形成的文化群。

随着社会发展程度的不断提升,班集体建设在育人过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逐渐探索出与西方发达国家完全不同的创新形态,具有基础教育性和发展奠基性等重要价值职能。

2.全方位育人模式下班集体的实践表征

全方位育人模式下的班集体有别于传统模式下的班集体。一方面,体现在教育理念的创新性。全方位育人理念是结合现代社会发展体系形成的一种独特的、适应我国教育体系的价值追求,将其作为指导来推动班集体的构建,既呼应了时代对教育工作的要求,也有效保障了学校思政工作的实践效能,对促进学生开展自我教育、强化自我管理具有重要的载体功能,是学校教育工作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体现。另一方面,体现在超越班集体构建的同质取向。传统班集体下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同一性,甚至在教育内容和教学形式上都比较统一,尽管全方位理念指导下的班集体建设具有多样化的表现形式,在制度规范以及活动组织等方面有着较强的创新性,但不可否认的是,两种形式在教育目标以及个体目标追求上具有同质性,都是以培养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作为价值根本,都是旨在培养学生的集体协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发展水平,从这一层面来看,全方位育人模式下的班集体构建需要在传统班集体建设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导向下进行相应的创新和发展,必须将对人才的培育与价值理念的培养作为根本要求。

二、当前教育模式下班集体建设的现实问题

1.目标需求亟待整合,团体意识有待加强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学校班集体在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相应的目标需求,导致学生的团体意识存在一定程度的欠缺,尤其是在互联网环境下,个体交流的逐渐密切,社会对人才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学校在教育体系改革中也逐渐突出对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由此形成的多元化课程与人才培养机制都导致学校班集体的构建缺乏有效的目标支撑[2]。

2.班级力量亟待凝聚,支撑体系有待完善

班级是个体单元的有效整合,但在学校范围内,大多数活动和教学工作并不是以班集体为单位来开展的,从而导致班级同学之间缺乏足够的交流与沟通,同时,网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也进一步拉大了班级同学之间的隔阂,导致班集体构建过程中的班级力量缺乏凝聚活力。

3.评价导向亟待明确,考核制度有待强化

建立健全班级建设考核机制,充分发挥评价导向制度,既能够深入领会和贯彻学校的各项育人理念,实现全方位育人,也能够进一步保障班级这一单位群体的持续活力,强化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但从目前现状来看,很多学校班集体还存在着自上而下的逐一考核方式,评价指标单一、评价体系缺位、评价标准不够统一,导致班集体在建设过程中过于强调表面文章,各项教育活动流于形式,出现了重制度建设、轻思想建设,重学风建设、轻班风建设等尴尬的局面,大大降低了班集体建设的有效性和针对性,不利于学校学生强化责任意识和集体意识,不利于思政教育甚至各项教育工作的良好开展。因此,在全方位育人的班集体构建过程中要充分明确班集体的评价导向,强化相应的考核评价制度,进一步推动班集体的全方位构建。

三、班级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指向

班集体的建设从概念本身与共同体建设两方面都具有价值追求上的一致性,新时代下,拓展班集体建设只需要将对班集体的理解从被动形成转向主动建构。尤其在全方位育人的指导下,班集体不再是各项活动的单位管理载体,而是在全方位的活动中形成的多个个体互相交流和促进、具有相同奋斗目标和价值追求的一种微观生态群体。班集体的建构即班级共同体的建构,在理念追求上需要坚持个体意识向共同体意识的转变,在行为价值上追求从专业理论教育到全方位育人的转变[3]。

1.从个体思维到共同体意识

班集体的构建就是共同体的建设,其中共同体意识的构建是核心。当前社会环境下利己主义思想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了不利影响,在全方位育人理念指导下,班集体建设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个体思维的转变。一方面,要转变部分学生在思想中将自己置于班级管理中被动地位的传统观念;另一方面,更要转变部分教师和班干部将自己视为管理者的不良观念。

2.从专业教育到全方位育人

从班级共同体建设的内容维度来看,促进个体思想、行为和认知水平的成长是每一位成员的共同价值追求,也是班集体形成共识的价值基础。在传统教育中,班集体的形成是以专业理论教育为基础的,大多数成员以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为根本追求,忽略了班集体构建过程中对个体思想、能力以及多方意识的重要架构,导致班集体无法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在全方位育人理念指导下的班集体建设需要引导学校生转换思想,将专业理论教育与全方位育人进行有机融合,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促进班级文化的建设,形成基于文化认同的个体成长与集体构建相融合的价值理念,让学生主动将个体发展融入到班级发展中来,从而强化共同体意识,实现全方位育人目的[4]。

四、全方位育人模式下班集体的建构方向

在全方位育人模式的指导下,学校班集体的建构要坚持理念先行,从构建新时代班集体的基础形态出发,以文化引领和制度保障来增强学校班集体成员的归属意识、责任意识和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完善学校班集体建设的顶层设计,推动学校人才教育服务体系的创新发展和完善。

1.以全方位育人要求为基础,构建班集体形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提出要将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全方位育人指导下的学校班集体在构建过程中也应当将以人为本作为基础要求,坚持教育理念与教学实现的同向同行。全方位育人要求将班集体的建设内容与成员构建逐漸从课堂拓展到课外,从线下教学拓展到线上线下一体化,从班级内部拓展到社团活动等涉及到学生集体参与的方方面面,这一教学理念的形成与实践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对班级文化的认同、班级发展的责任及班级构建的共同体意识,从而构筑多方融合的班集体建设格局。理念先行,要求学校在班集体构建过程中要将班集体的构建形态与全方位育人理念进行有机整合,在教育过程中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在显性教育中通过团体活动与思政教育教学来强化学生的责任意识与归属意思,在隐形教育中通过班级评比等多项课外活动来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共同体意识。因此,要将班级形态转变为抽象和具象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够在持续的理念发展中实现全方位的育人目的[5]。

2.以共同价值观构建为引领,增强归属意识

全方位育人是思政教育的重要一环,也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在班集体的构建过程中,要在思政教育中融入班级文化教育内容,班级文化是班级内部大多数成员共同认可和践行的思想意识与行为规范,既表现为班级的灵魂,也是班级得以形成的重要精神力量。良好的班级文化能够在班集体建设中充分发挥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和激励作用,因此,在全方位育人的指导下要充分重视班级文化的引领价值。

3.以多元考核评价为保障,强化共同体意识

制度是保障团体行为规范和良好发展的重要约束力,在班级构建的过程中,切实可行的体制机制设计也是促进班集体科学构建和规范构建的重要保保障。在全方位育人的过程中,要将制度保障体现在班集体建设的方方面面。一方面,以完善的建设评价机制作为方向指引来推进班集体建设,从而为全方位育人提供准确的衡量标准,对班集体的每一位学生都具有良好的警醒作用和激励作用,在标准和机制的制定过程中积极呼吁学生参与进来,通过强化学生认知来保障机制运行的规范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在班集体运行的过程中,也需要进行相应的制度设计来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从而为班集体建设和发展提供良好的精神动力和思想要求,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能够形成激励作用,实现教育活动与团体活动的全方位育人目的,从而增强学生的共同体意识,进一步推动学校班集体的科学构建与良性发展[6]。

4.以三全育人模式为路径,完善顶层设计

顶层设计的发展既立足于实践也能够指导实践,在全方位育人的班集体建设过程中,完善顶层设计能够推动学校班集体的良好发展,同时也能够进一步落实学校三全育人的教育目的,是新时代下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和发展教育体系的重要表现。不断创新和拓展学校班集体的构建路径,及时解决班集体构建过程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将新制度与新时代班集体的建设进行有机融合,实现课堂内外、线上线下、隐性显性教育内容的不断交流和融合,对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科学发展,解决当前的教育困境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综合来看,在三全育人的教育系统中重点突出全方位育人的教育理念,将其作为指导新时代班集体建设的基础价值导向,对推动学校教育工作科学创新发展,提升教育教学实效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 邵娜娜,张红霞.生态学视野下学校班级管理方式的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高教版,2020(02):58-59+62.

[2] 李超,窦而立.量化管理在学校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J].教育与职业,2016(10):39-40.

[3] 代玉启,李济沅.学校班集体本质的时代拓展及其有效实现[J].思想教育研究,2019,297(03):110-113.

[4] 仝磊,尚琦.回顾、反思与展望:我国个性化教育研究30年[J].江苏教育,2019(63):23-30.

[5] 胡麟祥.班集体建设的涵义和实践途径——现代班集体建设系列讲话之四[J].中国德育,2007(05):71-73.

[6] 冯刚.新时代高校班集体的发展状况与建构方向[J].思想教育研究,2019(03):106-109.

[作者:赵献梓(1978-),女,河北邯郸人,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讲师,硕士;王剑彪(1972-),男,河北邢台人,河北经贸大学教学评估与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政工师,硕士。]

【责任编辑   陈国庆】

猜你喜欢

班集体共同体育人
从我们的班集体说起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爱的共同体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共同体的战斗
用“爱心”创建和谐班集体
Research on Band Structure of One-dimensional Phononic Crystals Based on Wavelet Finite Element M ethod
“珠”育人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