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MRI检查在复杂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21-05-13杨美梅

医疗装备 2021年8期
关键词:复杂型肺静脉先天性

杨美梅

厦门市儿童医院 (福建厦门 361000)

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主要指肺动脉闭锁、大动脉转位、肺静脉异位引流、法洛四联症等心血管畸形复杂性疾病。据统计,国内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占总活产新生儿的0.6%~1.0%,其中,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占20%左右[1]。若未施以及时有效的治疗,则约1/3的患儿会在出生后1年内因严重并发症而死亡。CT为诊断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的常用方式,具有无创、快速等优势,可全面观察人体复杂大血管,给出准确、直观结果。MRI为一种新型检查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无辐射、准确度高等优势,可对人体大血管、心脏实施全面检查,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基于此,本研究探讨MRI检查在复杂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38例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其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6个月至10岁,平均(4.86±0.72)岁。所有患儿家属均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符合先天性心脏病相关诊断标准;未合并其他基础性疾病;精神状态正常可配合检查。排除标准:拒绝参与研究;合并恶性肿瘤、低血糖;先天失聪。

1.2 方法

所有患儿均施以CT、MRI检查。(1)CT检查:选用安科16 HD 64排螺旋CT(深圳市安科仪器有限公司),参数设置为,管电流60~180 mA,管电压100 kV,重建间隔0.4 mm,螺距1.375,旋转速度0.35 r/s,从患儿胸廓至心脏膈面下端约2 cm处来回扫描;对体重较轻(体重在13 kg以下)患儿将对比造影剂(法国GUERBET,注册证号H20160373,规格:50 ml:15 g)注射速度控制为0.8~1.0 ml/s,体重中等(13~26 kg)患儿控制为1.0~1.2 ml/s,体重较重(体重在26 kg以上)患儿控制为1.3~1.8 ml/s;待对比造影剂注射完毕后,再给予患儿静脉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3~6 ml,查看CT检查图像。

MRI检查:选取1.5T超导磁共振成像仪(美国通用公司),层间距设置为1~2 mm,扫描厚度设置为5 mm;患儿取仰卧位,对依从性较佳患儿,在其屏息状态下完成扫描;对依从性欠佳患儿,扫描前20 min,予以水合氯醛溶液(青岛宇龙海藻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7022673,规格:10%)0.7 ml/kg;以患儿心脏为扫描中心,开展横断位、矢状位、冠状位扫描,胸廓入口至膈下肝静脉主干位置予以横断位扫描,周围组织给予矢状位扫描,心脏前缘至胸廓后壁施以冠状位扫描,查看不同方位T1WI与T2WI图像特征。

1.3 观察指标

以心血管造影为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金标准,比较CT、MRI的诊断结果;观察MRI图像特征。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CT与MRI检查结果比较

以心血管造影为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金标准,MRI检查诊断肺动脉闭锁、大动脉转位、肺静脉异位引流、法洛四联症的符合率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CT、MRI检查结果比较[例(%)]

2.2 MRI图像特征

38例患儿MRI图像显示:肺动脉闭锁10例,大动脉转位9例,肺静脉异位引流10例,法洛四联症9例。

10例肺动脉闭锁患儿MRI图像:动脉血管、闭锁位置视野清晰,室间隔完整,其中,6例患儿为肺动脉与其分叉部位两处闭锁,4例患儿为主肺动脉部分闭锁。

9例大动脉转位患儿MRI图像:横断位图像显示肺动脉由左心室引出,且引出部位靠后,升主动脉由右心室伸出,伸出部位和患儿胸骨后侧相贴近;矢状位图像可见两大动脉和心室相连接。其中,8例患儿可见室间隔缺损状况,为完全逆位,剩余1例患儿可见心室间隔、心房完整,为纠正性转位。

10例肺静脉异位引流患儿MRI图像:5例患儿为心下型异位引流,矢状位、横断位图像显示肺静脉经膈肌和下腔静脉后向右心房汇合;5例患儿为心内型异位引流,MRI图像中观察到4根肺静脉向右心房汇合,并伴有房间隔缺损现象。

9例法洛四联症患儿MRI图像:横断位图像显示患儿室壁增厚、室腔扩大、右室漏斗部位狭窄,冠状位以上现象显示较为模糊。

3 讨论

先天性心脏病为常见的先天性畸形,在所有先天性畸形疾病中约占28%,指于胚胎发育阶段因大血管和心脏发育异常或形成障碍而造成解剖结构异常,或者出生后本应关闭的通道未能闭合的疾病。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属于先天性心脏病中的一种特殊类型,临床治疗难度相对较大。目前,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方式治疗该病。但在开展治疗工作前,还需准确掌握患儿病灶构造与生理参数,所以,临床诊断工作的开展十分必要。

现阶段,临床上用于诊断复杂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影像学方法较多,其中较为常用的有超声、MRI、CT等[2]。既往临床上认为超声是诊断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的最佳方法,其可清楚显示患儿左右心室位置、形态、大小,为临床医师诊断提供可靠依据。但该种检查方式需多次应用放射造影剂,给患儿带来诸多痛苦与伤害,故未得到临床广泛地推广。多层螺旋CT属于无创检查方式,具有扫描速度快、范围大等特点,且时间、空间分辨力较高,操作简单、快捷,有效打破了常规CT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限制,目前已成为诊断心血管疾病最具有潜力及价值的一种检查方式。对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而言,多层螺旋CT在一次屏息状态下便可完成扫描。但在实际操作中,多层螺旋CT易出现伪影,从而提升临床漏诊、误诊风险[3-6]。继CT诊断方式后,MRI检查逐渐被用于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MRI操作简单、无辐射,可有效满足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诊断安全性需要,故受到诸多临床医师和患儿家长的青睐;同时,该种检查方式的分辨力较高,可清楚、客观地显示患儿心血管病灶关系,帮助医师准确区分细微病灶,具有较高的特异度、灵敏度;此外,该种检查方式还可开展多序列、多方位扫描,视野范围较为广阔,临床诊断准确度较高,可用于全身不同部位的检查,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尤为显著[7-8]。与多层螺旋CT、超声相比,MRI不易受外界因素影响,检查期间不会出现伪影,可有效保证临床诊断准确性。本研究结果显示,以心血管造影为先天性心脏病诊断的金标准,MRI检查诊断肺动脉闭锁、大动脉转位、肺静脉异位引流、法洛四联症的符合率均高于CT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MRI检查在复杂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更高。肺动脉闭锁、大动脉转位、肺静脉异位引流、法洛四联症的MRI图像存在一定差异,这可为判断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疾病类型提供一定参考。

综上所述,MRI检查应用于复杂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符合率,且可有效区分疾病类型,有利于临床诊疗工作的开展。

猜你喜欢

复杂型肺静脉先天性
冷冻球囊消融术治疗肺静脉多分支解剖变异心房颤动患者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重视先天性心脏病再次开胸手术
冠状切面在胎儿完全型肺静脉异位引流超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弯刀综合征术后肺静脉狭窄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心房颤动患者左右下肺静脉共干合并左侧房室旁道一例
复杂型面砂带磨削技术的研究应用进展
累及方形区复杂型髋臼骨折的疗效分析
儿童肾病综合征诊疗新进展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