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共情能力下的儿童读物装帧设计研究

2021-05-13陈睿

西部皮革 2021年8期
关键词:儿童读物装帧读物

陈睿

(长春理工大学,吉林 长春 130022)

1 相关概念概述

1.1 共情能力的相关概述

共情(Empathy)这一词汇最早由人文主义心理学派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卡尔·罗杰斯(Carl Ransom Rogers)提出,他将共情阐述为“一种复杂的、要求高的、强烈的却又是细微而温和的存在方式。”①共情也被译为同理心,它还表示同感、共鸣等类似之意的心理现象,心理学对共情的解释是:当人们在年龄、经验和心态上存在差异时,花费较短的时间使双方以相同的情感进行感知、理解和交谈的一种能力。

共情能力,也被译为移情能力,是一种能够感同身受地使自己认同、理解他人的情感、处境和感受的能力。出色的设计不只从炫酷的设计草图或新颖的小灵感开始,更关键的是源于设计师对人的深刻理解。设计师所具备的共情能力是一种强调用户产品体验、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思维方法。从儿童读物的角度来看,基于共情能力下的装帧设计意味着设计师需要站在儿童的立场上,运用人性化思维,从儿童视角来发现他们对于读物的需求,理解他们的感受,关注他们的心理,学会换位思考,“在我的儿童时期,我期待看到什么的读物?”

1.2 儿童读物装帧设计的相关概述

儿童读物是指专门为儿童提供的阅读书籍类印刷品,和普通的书籍不同,儿童读物更通俗易懂。读物装帧设计是指读物从文本手稿变为出版物的一系列设计过程,也是读物从平面到三维形式的过程。它包括装订形式、封面、字体、排版、颜色、插图和纸张、装订、印刷等各个设计环节。由于读物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商品,因此在装帧设计中,从颜色使用到呈现形式,这些视觉符号都要充分展现读物的文化内容。

2 共情力下的儿童读物装帧设计的意义

2.1 关注儿童心理需求:拉近与儿童之间的距离

童年时期是个人生理成长、性格培养、心理塑造的一个重要阶段,尽管每个儿童的成长经历和成长需求都具有不同的特征,但儿童仍具有许多共性,例如:他们大都喜欢纯度高、明度高等鲜艳明亮的色彩;对天马行空的插图、生动可爱的卡通形象有明显的偏爱……儿童时期是处于探索未知世界的阶段,具有强烈的好奇心,特殊的材料、纹理和声音、动画等动态演示形式更会吸引儿童的注意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读物的颜色、图形和呈现方式也发生着变化,这也是儿童思想、心理和个性不断成长成熟的过程。

设计师可以在美观性、趣味性、现实功能性等方面去呈现多样化的读物装帧设计,拉近与儿童之间的距离,从儿童的角度思考,并做出满足其审美需求的设计。

2.2 满足儿童生理需求:儿童不同阶段的需求

在儿童读物的装帧设计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儿童的生理需求,需要满足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需求。我们通常按年龄将儿童分为几个阶段:一到三岁为婴幼儿时期,他们看不懂复杂的文字,不理解故事的深层含义,仅凭鲜艳的色彩和夸张可爱的图形就可以吸引他们目光;三到七岁为幼儿时期,他们可以识别简单的文字,并且常常被故事的内容所吸引,在这个阶段,简单明亮的图片和少量配文更适合他们的阅读习惯;八到十三岁为学生时期,他们具有一定的认知和探索能力,更偏爱图文、图解这种图文并茂的、探索性的阅读方式。

不仅装帧的设计内容需要考虑不同年龄的儿童,装帧的工艺也需要考究,在此阶段儿童接触的物品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应采用安全的装订方法、环保的绿色材料、触感柔软的材质,读物的尺寸大小、厚度、重量、字体大小和间距都需要设计师去考量。

3 设计师共情能力的培养

在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意见与问题,这就需要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并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这就需要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具有同理心和共情设计能力。当代设计师应重视自身共情能力的培养,并在设计阶段充分发挥出“共情设计”策略的优势。

在进行儿童读物的装帧设计前,设计者需要了解设计背景,对设计内容进行思考,明确自己在设计中的角色和职责,并且从设计主题和儿童心理感受两个角度进行思考,在共感儿童情感的同时也开始自己的心理共情建设,从而使儿童读物的装帧设计更人性化,更受儿童的喜爱。作为当代设计师,我们应该考虑如何更好地利用专业去为“万物”发声。通过共情思维模式,从用户的角度去思考设计,体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共鸣,以找到设计的关键点,并且确保设计的客观性,只有了解情感和幸福感的设计师才能创作出更好的设计作品。

4 共情在读物装帧设计中的应用

4.1 鲜艳的颜色

从儿童的心理与生理特征来看,儿童相较成年人而言,对视觉化的事物更加敏锐,儿童世界既简单单纯又活力四射,他们天真活泼、热爱自然,喜爱生机勃勃、五彩斑斓的事物,所以蓝色、黄色、橙色、绿色、紫色等具有视觉冲击力和吸引力的颜色更受孩子们的喜爱(见图1)。所以在儿童读物的装帧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选择明亮多彩的颜色来作为画面主色调,但值得提醒的是,尽管儿童偏爱鲜艳的色彩,但色彩组合必须和谐。大量纯度高的色彩组合反而会适得其反,例如大红大绿的搭配,会给儿童视觉带来极大的疲劳。

图1 作者:猫馒头

4.2 生动的形象

儿童的世界是天真烂漫的,儿童天生对外部事物保持着好奇心,他们喜欢新奇的事物,喜欢把生活中喜闻乐见的事物拟人化。在儿童读物的装帧设计中,设计师可以设计生动可爱的拟人化形象以及丰富夸张的插图,以调动儿童的审美需求和想象力。近年来,装帧设计的形式从平面走向立体,立体书籍在儿童中越来越受欢迎,立体的装帧设计更有利于展现生动的形象,也更能满足儿童的好奇心和探索力。儿童相较成年人而言,接受夸张虚拟、不符合理性逻辑思维事物的能力更强,这是设计师需要抓住的关键设计点。

图2 《一园青菜成了精》 作者:GuangyuZZ

4.3 多元的形式

儿童和成年人有不同的审美偏好,在儿童读物的装帧设计中需要设计师心怀童趣,关注儿童的心理感受和审美特征,营造读物的整体风格和氛围,并使儿童沉浸于知识的海洋中。以此为设计原则可以展开多元的装帧形式,例如立体读物、有声读物、DIY交互式阅读……设计师在不断努力着以满足儿童视觉和听觉的需求,并逐步尝试以多媒体的形式给儿童带来新颖的阅读体验。材料和制作工艺的进步也影响着装帧设计形式的变化,材料的质感也直接影响读物形态的塑造。除了常见纸张以外,还可使用其他材料,例如织物、棉麻、塑料、人造皮革等来丰富儿童的感官体验。如图3《宇宙掉了一颗牙》的装帧设计,此绘本借鉴了唱片CD的包装,封套上类似星象盘的转盘设计,还绑上一个藏有一段话的透明乳牙盒,设计灵感是想把绘本像礼物一样包装起来。

图3 《宇宙掉了一颗牙》作者:林小杯 郭奕臣

结语

随着设计工具的日益便利,人们不再只注重观赏价值,同时也更注重实际功能。对设计师的期望值也在提升,技能仍然是区分专业设计师的关键因素,但真正的好设计应该站在为之设计的人的角度去考虑并解决问题。但是需要明确的是,有智慧的共情设计并不意味着不去思考和复制他人的想法,而是设计师将用户需求与自己的思想结合,并充分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儿童读物是引导儿童学习文化知识和了解丰富多彩世界的重要媒介,共情能力在儿童读物装帧中的应用,不仅使设计师的共情能力得以展现,也使更多的成年人更加关注儿童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充分考虑儿童和成年人之间生理与心理需求的差异,让儿童读物为儿童提供更好的阅读体验,真正进入儿童世界,为父母选择优秀的儿童读物提供有效的筛选平台,这也是当代设计师应承担的责任。

注释:

① 选自《共情:一种未被欣赏的存在》

猜你喜欢

儿童读物装帧读物
本期导读
工会干部案头读物推荐
工会干部案头 读物推荐
喜闻《论持久战》成为“最热读物”
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获奖作品集(2007—2013共3册)
对外汉语分级读物的几个重要问题
基于线性视觉流程的出版装帧应用研究
通过儿童读物让小学语文更有趣
民国时期儿童读物装帧设计研究
纪念币装帧卡收藏价值日渐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