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社会成本的分析与控制

2021-05-13王春青傅道春

建材与装饰 2021年13期
关键词:建设项目工程项目噪声

王春青,傅道春

(山东交通学院交通土建工程学院,山东济南 250357)

0 前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建筑业也得到快速发展,但随着工程建设规模数量的急剧增加,其发展实施过程中对社会和环境等方面产生许多不利影响,比如大型设备进出场地造成交通拥堵,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噪声影响附近居民的身体健康等,这些不利影响构成建设项目的社会成本[1]。由于各研究学者的研究领域和工作经验的不同,目前关于社会成本的定义和内涵还没有统一的解释。Allouche 将社会成本定义为合同各方因执行建设工程而产生的成本,包括第三方因受到空气污染、噪声、振动、交通中断和交通事故增加而产生的成本,并将合同规定的成本确定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社会成本[2]。在目前的成本估算中,社会成本是不计入建设工程项目合同总价中的,对社会成本的忽视其实也是对项目利益相关者的忽视。

1 建设工程项目社会成本构成分析

Gilchrist 和Allouche 指出在城区中进行的建设工程项目由四种社会成本构成,即交通、经济活动、污染和生态。本文在此研究的基础上,为四种社会成本插入子类别,并详细阐述这种构成,如图1 所示。

图1 建设项目施工社会成本的分类

1.1 对交通影响形成的社会成本

建设工程项目对交通的影响是社会成本构成的一个重要方面,很多建设工程项目直接影响周边的交通状况,特别是公路改造工程。建设项目会引起交通阻塞、行驶路线的改变甚至车道关闭,给附近的商业活动和居民的日常活动带来困扰。根据美国的一项研究,高速公路建设造成的时间延误给用户造成的损失高达每天100000 美元。

虽然大部分的建筑活动是在建筑工地进行的,但有些活动可能需要涉及建筑工地以外的空间,例如在进行建筑活动时需要移动设备和进出走廊。特别是在城市地区,由于建筑的机动能力,进出走廊可能会对交通流量产生严重的不利影响。在靠近建筑工地的道路上会造成交通拥挤、停车空间的减少和交通模式的改变等问题,这些可能会导致延迟成本、额外的燃料燃烧、交通事故数量的增加、车辆损失成本和环境污染。

由于大型机械设备的使用和大量建筑材料的运输,施工现场及附近道路承受的负荷大大增加。容易造成道路结构损害,从而缩短路面的使用寿命。另外,有些建设项目可能需要挖掘和截断道路,导致道路维修养护成本的增加。

1.2 对经济影响形成的社会成本

建设工程项目可能对当地经济产生积极影响,比如开发一个新型商城、娱乐场所,会引起周边地价上涨,促进当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与此同时,建设项目的工程施工也会对周围的经济活动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

由于道路封锁和施工活动的干扰,周边的商业、娱乐活动受到影响,导致商品交易量降低收益下降。同时由于噪声、粉尘以及缺乏美感,附近住宅的价值明显降低,房主可能会因此失去租金收入,建筑附近的房产也可能会受损。

施工期间的灰尘、噪声和与施工有关的滋扰,也会对企业员工的生产力带来不利影响。另外,交通拥堵会影响员工的情绪,从而间接影响生产力,企业的收入损失也可能由于税收的减少而间接影响政府的经济。因此,建设项目对企业和公共机构的影响应被视为建设的社会成本之一。

1.3 对环境影响形成的社会成本

根据有关研究,30%的环境问题直接或间接由工程施工造成,包括噪声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空气污染[3]。建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已成为政府和公共机构共同关注的问题。本文将建筑项目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视为一种社会成本,并研究了不利影响的四种来源,即噪声、灰尘、振动和空气污染。

(1)噪声。噪声定义为任何有可能引起心理或生理症状的声音,如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焦虑、烦躁、易怒、睡眠功能障碍和注意力机制难以进行集中等。有研究指出,噪声会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建筑施工是噪声的主要来源之一,包括重型推土机及铺路设备、操作泵、发电机及拆卸活动在内的工地作业都会产生噪声,噪声的影响不仅限于心理和生理症状,对经济也有影响。

(2)灰尘。施工对环境的另一个不利影响是灰尘。在整个施工活动中,工地上均有大量灰尘。灰尘会对电子设备和机械设备造成损坏。此外,灰尘会降低土地的肥力,影响环境的审美质量,空气中高浓度粉尘还会导致肺功能下降,导致呼吸和心血管等原因的疾病死亡率增加[4]。

(3)振动。在挖掘、打桩、压实、爆破和重型施工设备的施工操作过程中,总能感觉到破坏性的振动。这些振动会破坏建筑工地附近的结构,还会影响商业和医院中使用的敏感设备,可能造成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另外,高频率的振动会因为缺乏安全心理而造成心理创伤,即使是低频振动也会对人产生心理影响。

(4)空气污染。在建筑活动使用的设备中有大功率发动机,会排放有害气体,对人类和其他生活组织造成严重损害,这些有害排放物不仅影响低层大气,还会破坏臭氧层[5]。

因此,建筑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应纳入社会成本的范围,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如果减少建设项目对环境的破坏,整体环境将会得到很大改善。因此,将建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计入社会成本是必需又有深远意义的。

1.4 对生态影响形成的社会成本

建设项目会影响生态系统,特别是地下水位、地表水。由于交通不便,工地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明显下降,另外环境污染会导致致命疾病,如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疾病。

工程施工对地面的负面影响是很明显的,施工不仅破坏了地面,而且还影响施工现场周围的天然水和地下水。建筑活动影响水的自然结构,导致河岸侵蚀、洪水、河流和溪流正常河道的改变以及水产养殖的破坏。此外,为了施工方便,采用深井、井点、水平排水等不同方法降低施工区下方的地下水位,这种操作可能会导致严重后果,如绿色生活恶化和农业所需水减少。

2 建设工程项目社会成本控制建议

2.1 审批阶段

在建设项目审批阶段,办理备案手续后,由环评单位编制的环境影响报告,应当申请环评审批,并征得环保部门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的建议。此外,亦需严格审核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重点关注项目基本情况、建设地点和建设内容,考察建设项目发展阶段是否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在审批阶段考虑社会成本,可监督开发商在工程项目立项时便关注建设项目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源头上控制社会成本,尽量减少建设工程项目对民众日常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

2.2 招标阶段

在招标阶段考虑社会成本可以促使设计单位和承包商更合理地规划设计方案和施工计划,以减少社会成本。结合当前的研究成果,提出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估程序和方法,是当前比较有效的一种途径。

例如,可以为工程项目设计一种社会检验表单,来分类总结建筑施工技术可能产生不利影响的规模、范围和性质,以使评标专家能够更好地进行量化和评估,从而改变目前只考虑建造成本的现状[6]。

2.3 项目管理阶段

传统的项目管理是一种适应工业文明、以利益相关者为中心的绩效管理。它在考虑环境问题时往往只考虑当地小环境,缺乏大局观和战略意识。随着建设项目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扩大,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影响人们日常生活等问题日益严重。

与此同时,随着国民环境保护意识和可持续性发展意识的增强,我国建设项目的社会成本问题日益突出,改变建设工程施工对社会、环境、经济、生态等方面的不利影响已势在必行。工程项目管理必须革新观念,不断改变原有的思想观念和工作重点,树立符合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管理理念。这一发展理念应该强调,它不是纯粹以服务人类为中心,也不是纯粹以服务社会或者经济产品为目的,而是要首先需要考虑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

2.4 工程运营阶段

在工程项目的运营使用阶段,大量的资源损耗和废物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工程项目的使用年限比较长,所以必须考虑使用阶段的社会成本问题。工程施工对日常生活和环境的影响分为施工过程中的暂时性影响及完工后的永久性影响。

工程施工活动改变了土地的使用形态和应用资源,而土地用途的更改和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都是很难自行恢复的,因此需要对未来的不利影响进行详尽的预测和判断。运营使用过程中对日常生活和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将是连续而持久的,为避免公众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同样有必要进行提前规划。

总的来说,要降低建设项目的社会成本,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意识,要考虑社会生活的日常运营在建设过程中是否会受到很大干扰,要考虑是否有利于可持续性发展。换句话说,工程成本要服从社会成本。

3 结语

虽然大多数人已经意识到建设项目社会成本的存在,但在建设项目的设计、招标、施工、使用等过程中,很少考虑到社会成本。究其原因:①建设项目的开发商、承包商和用户等直接相关者只考虑自身发展,没有从社会成本的角度考虑问题;②社会成本的量化没有标准的程序和方法,并且社会成本涉及的影响对象都是无合同关系的团体或个体。因此,合理确定建设项目的社会成本,并提出一套完整准确的量化评价体系,是今后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猜你喜欢

建设项目工程项目噪声
基于环保竣工验收对建设项目环评的分析
噪声可退化且依赖于状态和分布的平均场博弈
推动工程建设项目“非禁即入”普遍落实
工程项目造价控制中常见问题的探讨
控制噪声有妙法
一种基于白噪声响应的随机载荷谱识别方法
做好对重大建设项目的监督
车内噪声传递率建模及计算
加强工程项目档案管理的有效途径
工程建设项目的招投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