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如何控制好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

2021-05-13王杰龙

建材与装饰 2021年13期
关键词:装配式构件建筑施工

王杰龙

(重庆建工第二建设有限公司,重庆 400000)

0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进程大幅加快,经济建设的高速腾飞为各行业的发展都奠定了良好坚实的基础,各行业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各行各业欣欣向荣的同时进一步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更高效率更高标准的技术也应运而生,装配式施工就是这样一种技术施工。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装配式施工方面要求较大人力、物力及资金方面的研究,目前虽然作为建筑行业中一种较为领先的技术,但仍不能在短时间内有质的飞跃和突变,但不能因噎废食,我们仍要加大研发力度,在已知的薄弱环节进一步投入研发精力,结合目前有关方案的现有参数来引进新的施工技术,由此来助力我们国家装配式建筑技术与应用方案的转型升级,进而满足人们的现代化需求。本文将以装配式施工技术为研究点,为了更好地提升相关技术与该领域的研究水平,从装配式建筑方案的施工流程与各个阶段的细节展开分析,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关键要素和相关短板来进行细致的划分与探究,以此让其能够充分的发挥出该技术的优势,从本质上提升该领域的技术水平。装配式建筑如图1所示。

图1 装配式建筑

1 装配式施工与传统式施工的区别及优点

1.1 装配式施工与传统式施工的区别

装配式建筑是指对于搭建房屋的各部分构件首先进行量化生产,之后将各构件运送至施工现场,在现场按照预先的方案进行直接拼装。对于该技术来说,传统意义上的施工步骤主要如下:①结合实际情况与要求制定施工方案;②在初步方案的基础上来进行总体规划;③根据实际设计,出具施工图纸。在实际施工方面,装配式建筑施工与传统的施工过程没有显著差别,二者只是对施工整体划分上稍有区别,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会将整个施工划分为不同的阶段,阶段的划分是按照施工的目标来完成的。

1.2 装配式施工优点

装配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施工成本有效降低。由于地铁建筑施工中的大多数构件可以在专业化工厂进行生产,尤其在下料环节能够有效控制各类材料的用量。同时,材料成本、人工成本也能得到有效控制。装配式施工虽然在流程上看要比传统施工流程烦琐,但实际上,根据目标划分后的施工能够很好的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使得每个专业能够相互协调,同时各部分工作也能够更有条理和衔接更加顺畅,对于施工的效果来说,还能够显著提高总体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更加方便,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劳动条件得到优化。相比于施工现场的条件而言,装配式材料的生产更具安全性,并且工厂内部的劳动条件更好,安全隐患相对较少,建筑材料质量容易把控。在进行材料的加工、焊接等工作时,工厂内可以更好地利用专业化机械设备,因而生产出的材料与构件更加精细。装配化技术的应用有助于缩短工期,提高施工进度。现场施工工作开始前,便可按照图纸进行材料与构件的生产。装配式施工流程和思路的应用能够很好地规避传统施工技术中面临的工期漫长、劳动力资源调配不合理和资源浪费等问题,因此该施工思路是对传统施工模式很好的补充和完善。

2 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控制要点

2.1 装配式建筑构件生产厂家的选择

在装配式施工方案完成之后,在整个施工之间对于装配式建筑过程当中所需要的相应的构件生产厂家进行具体的选择。商家的竞争能力要过关,要确保其生产的每件建筑构件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最后就是需要考虑生产厂家和施工地点的距离,要确保构件便于运输,能够节约时间,加快工程进程。

2.2 装配式模型技术模拟

装配式建筑的施工并不是对每一项工程和项目都能很好地体现出它的优势,通常需要在总平面布局确定以后,对于施工的流程要进行模型技术模拟,根据结果来选择确定需要安装建筑的构件位置。比如,预制外墙的施工方面,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模式具有很大优势,这是因为它能够进行更多浇筑工艺的模拟,实现现浇工艺不能完成的多种浇筑创意的优势;但是对于阳台、楼梯等,虽然成本相对较低,但在具体过程中要搭设脚手架,此时就不能够很好地体现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优势。对于这种情形,施工方通常需要引入BIM 技术进行简单的辅助,提前确定需要的预制构件,确保施工方案的完备和高效。关于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标准和水平,各省和各市并没有出台统一的政策和要求,但对于新的装配式建筑使用,我们通常认为预制构件的重复使用次数需超过300 次才能够取得较好的经济收益。当受到一些特殊情况的限制时,预制构件最少应用次数也要控制在150 次左右,所以通常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人们一般要对构件的重复利用次数进行明确的规定,并在应用后进行相关统计,从而保障能够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不能够达到预期标准,这说明该装配式建筑方案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升级。

2.3 对装配式建筑的模数进行协调

装配式建筑施工方面还涉及对模数进行协调,该过程是指对于施工中涉及的参数要进行模拟配合与协调。例如,当涉及墙体的面积与板砖侧面积的整数倍关系的问题时,我们要进行相关的计算。在进行参数和模数协调工作时要注意,要尽可能确保各个构件的施工标准化与最大程度的提高构件的重复利用率,这一方面能够高效完成工作节约资源,同时对于施工成本来说也能够实现有效的控制[4]。参数的提前模拟和协调工作,不仅能够实现各部分构件利用率的极大提升,同时还能够有效提高施工效率,使各个方面的效果都达到最优,有效避免二次切割工艺所引起的资源浪费。对方案的优化方面,模数的协调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2.4 构件位置的控制

通常情况下,要对装配式建筑的构建位置、数量以及相关施工标准进行综合测定和分析,结合标准形成完整的施工计划。这一过程是为了更好地保障施工质量,避免违法违规等考虑之外的突发情况,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工期如期完成。构件位置的控制水平直接影响到整个装配工作的质量,一旦位置出现问题,不仅会对已完成装配的构件产生破坏,甚至会威胁到施工人员的安全。因此,要加强对运行定位技术的应用。具体施工过程中,要结合构件特点合理选用不同的装配技术。构件位置控制如图2 所示。

图2 构件位置控制

2.5 保障装配式建筑质量

装配式建筑施工工作最为重要的作用就是为工程的质量提供保障,因此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需要对工程的质量问题进行控制和监督。首先,我们要对装配式建筑有一个全局上的把控,也要根据装配式建筑中具体项目的特点对施工工作计划进行完善和修改;同时,管理人员要对施工单位提供的施工方案进行审查,确认在施工方案中是否存在与施工合同中不相符合的不规范施工;另外,一项装配式建筑的实施需要整个施工团队中各施工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完成的,在工程实施的过程中需要起到沟通协调各部门的作用,对于委托方和施工方之间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协商,确保工程整体可以顺利进行。

3 结语

伴随着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国家基建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在住房方面的要求也有了更高标准的要求,一方面对于房屋的质量,另一方面对于房屋的舒适性和人性化方面的体验需求也大幅上升。面对装配式建筑人力发展不足等方面的问题,我们要进一步确保节能高效的发展,就需要让人们意识到这一领域的重要性和发展潜力。我们要深刻地认识到目前我们的这个发展阶段,对于现在的限制性条件以及发展的时代,我们要加强探索,对施工过程中的监管和重难点问题加大研究力度。一方面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另一方面结合该领域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不断地转型升级实现更高质量和更高水平的发展。我们也只有通过不断地完善功能体系,才能够更高效率的完成施工作业,同时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资源的总体利用效率,为该行业的长远发展奠定更好的基础与保障。

猜你喜欢

装配式构件建筑施工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建筑施工及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创新初探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建筑构件
建筑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