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理念在居住区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以湖南益阳市某居住小区规划设计为例

2021-05-13黄洁

建材与装饰 2021年13期
关键词:缓冲带海绵雨水

黄洁

(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湖南益阳 413000)

0 引言

海绵城市为低影响开发,又称为“水敏型城市”;与我国传统的排水方式相比较,我国城市规划理念以及建筑设计理念对于雨水的处理都是“快来快走”,建立十分庞大的排水体系,将雨水快速排走,避免引起雨水积压而影响城市交通常常是规划建设者们追求的效果[1]。传统排水方式将雨水看作陌生人甚至是敌人,对雨水的态度是排走,而海绵城市将雨水看作一种资源,对雨水的态度是保留。传统排水方式与后起之秀“海绵城市”理念在居住区的规划设计中明显都有存在,小区的部分空间地势较低,而这部分区域的硬质铺装使用的是厚石板嵌混凝土地面,导致这片区域雨季时积水问题严峻。同时地面年久失修,部分石板已松动不平,雨天居民行走时更是造成了诸多不便,除此之外,通过地下导水管泥泞的雨水直接排放至场地中心区域的池塘,导致该区水质愈加混浊,水中动植物受到影响;可以与之对比的是,该小区里的生态停车场设计的较为合理,嵌草砖以及良好的隔离绿化,让场地内部雨季不积水,夏日光照充足时,场地内部的植物也能起到很好的遮荫作用。

1 居住区简介

某居住小区位于湖南省益阳市靠近湖南城市学院的区域,在城市主干道交汇处。小区总面积达103 亩,总建筑面积26 万m2,小区绿化率为40%,容积率3.04,是一个多绿化、建筑密度较大的住宅区。由多栋栋观景高层、沿街商业店铺、小区幼儿园、公共会所等组成。海绵城市理念在居住小区的景观规划设计中有很多体现,以下笔者从海绵城市理念的八要素来分析海绵城市在居住区规划设计当中的具体应用。

2 海绵城市八要素

海绵城市的“海绵体”,就是它的八大要素,如下:

要素一:渗透铺装;类型包括透水水泥混凝土铺装、透水沥青混凝土铺装、嵌草砖铺装以及园林景观枯山水中的鹅卵石、碎石铺装等在内的铺装。在居住小区中,小区停车场的地砖设计就运用嵌草砖铺装;小区居民运动健身区西侧有枯山水景观群组,其间的白沙石铺地皆为透水材料;中心下沉式景观区域的南部运动儿童活动区地面用的是透水光滑青石板,但是因为该区域受周边高楼的影响日照时间短,铺装上长了不少苔藓类植物,导致雨天湿滑,儿童以及看护的家长极易摔倒。除此问题之外,还有小区里还存在灰色基础设施管理维护不当、绿色基础设施被破坏严重等问题,不少地面都有坑洼,不适于老人、孩子在此处停留或运动健身;透水沥青混凝土主要运用在小区内部的主要道路上,另外园路设计了一定坡度,保证在下雨天,雨水也“有家可归”,当然,园路的坡度设置为辅,将雨水收集起来,渗透到地底以补充地下水才是解决小区梅雨天积水问题的主要途径。

要素二:下沉式绿地周围的地势较高,而在此区域内利用其开放的场地来储存雨水,减少径流污染,收集回用污水;下沉式绿地的配置也十分丰富,有乔木-灌木-地被植物-草坪等混合式植物群落组合,也有乔木-草坪等单一式植物配置形式。居住区内部的下沉式绿地,最为突出的便是中心景观公共活动区。

要素三:生态滞留池设施;生物滞留设施指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2]。小区内部的生态树池、微地形花园以及部分绿地组团等都属于生态滞留池的范围;小区内部景观的一大败笔就是生物滞留带使用率极低,生物种类少,包括动物、植物的种类,虽常应用乡土植物,但不丰富,缺少层次。

要素四:渗透塘;也可以说是洼地,用于补充地下水。小区内部并无渗透塘。

要素五:湿塘;在海绵城市理念运用得比较好的区域,湿塘也可被当作一种旅游资源来看待。湿塘的植物配置主要体现在水体附近,如中心水体中的植物群落包括:挺水植物:再力花、唐菖蒲、美人蕉和少量芦苇;浮水植物:睡莲,以及少量的藻类植物等,这些植物都具备同样一种功能,净化水体。但从近期对小区的实地调研情况来看,其中心水体区域的公共活动空间周边居民认可度低。从两方面可解析:①空间封闭度从小区的中心下沉式景观空间来看;②景观与观景都不佳。

要素六:雨水湿地;雨水湿地是一种高效的可控制地表径流的生态设施,通常是利用水生植物以及微生物等作用净化雨水。在小区中,可以说它的渗透塘、湿塘、雨水湿地、蓄水池等都是一体化建设的,其优点是功能集结于一体,有效地减少地表径流;其缺点便是上述提到的观点,如图1 所示。

图1 缺乏层次的植物配置

要素七:植草沟;指种有植被的地表浅沟,可收集、输送、排放并净化径流雨水。小区植草沟主要分布于房屋前后明暗排水沟区域以及室外小区停车场位置。

要素八:植被缓冲带;植被缓冲带是指坡度较舒缓的植被区,经过植被拦截及土壤下渗作用来减缓地表径流流速,并去除径流中的部分污染物,将雨水收集回用,植被缓冲带的坡度一般为2%~6%,宽度不宜小于2m[3];在居住区内,植被缓冲带的宽度大多在1.5m 不等,结合小区植物组团来设计,其宽度可达4~5m,植被缓冲带的作用除了构成海绵城市的八大要素之一,更有划分小区空间,另有引导交通、组织小区流线的作用。小区内的植被缓冲带同样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植物种植区的草地遭到破坏、践踏,泥土层露出,在下雨天泥坑积水严重,影响行人通行;海绵城市理念在小区内部的建设不合理的问题就暴露无遗。

3 浅析居住区海绵城市建设的现存问题

(1)小区内管理理念不足,“海绵体”遭到破坏,同样使小区内部雨水无法渗透入地下,更无法回收利用。

(2)专业技术有待改进,居住区内植被缓冲带的植物配置不合理,渗水铺装在施工的过程中做得并不精致,现状铺装部分残破,损坏严重。

(3)对海绵城市景观设的认识有所不足。

(4)对海绵城市的理解不够透彻。

说到底,海绵城市的建设,设计者的意图都只是补给景观用水、城市用水等。“海绵小区”是指对居住区中的“海绵体”进行增加并加以利用,从而使整个小区如同海绵一样具有较好的“弹性”。海绵有着不错的吸水、储水能力,所以海绵小区建设其实就是要求在小区建设中,尽可能增加小区生态设施的蓄水能力、吸水能力等,这样可以使居住区不会过多的受到自然灾害的影响。在遇到暴雨时,小区内的绿色基础设施能够将雨水汇聚到一起,这些雨水经过人工净化处理或者自然沉淀、植物净化之后可以另作他用,甚至循环利用。海绵城市理念具有的优势就是对传统的排水体系的优化与完善,能够将江河湖泊等自然水系与城市中的蓄水池或者排水管道等,也可以将小区内的水系同地下水系或城外水系结合在一起,这样无论是城市的排水需求,还是城市的用水需求,基本都能够得到满足。

4 完善小区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的措施与方法

(1)尊重小区内部的原生态设施,以保护为前提来发展小区整体建设;

(2)尽可能地保护小区内部唯一的水体,对于现阶段水体水质差的情况,①可以使用化学药剂来净化水质(前提是小区内部的水体与外界是阻隔开的,且水体内部无动物);②可以让水体自净,减少人为干预,多种植净化污水的绿植,如:再力花、睡莲、狐尾藻等;③小区管理人员应明令禁止将垃圾、生活污水往小区内的水体里面倾倒;④对小区内的传统因素进行改造设计。

5 结语

通过海绵城市理念,利用海绵八大要素,渗透铺装、下沉式绿地、生态滞留池、渗透塘、污水湿地、植草沟、植物缓冲带等,把小区,绿地打造成海绵,能够做到蓄水、吸水收放自如。将污水视做资源,促进湿地水体生态化、景观化,减少污水处理成本,同时构建水循环体系,将水资源循环利用,在解决排水需求的同时解决了用水需求。可见,海绵城市理念有着种种优势,当然,事物皆有两面性,海绵城市理念也面临着种种质疑,但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海绵城市的故事还在继续。

猜你喜欢

缓冲带海绵雨水
河岸缓冲带植被布局对氮流失的影响
农事 雨水
2021年1—6月日本海绵钛产销数据统计
解读“海绵宝宝”
超级海绵在哪里?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农事 雨水
河岸人工林缓冲带对径流水磷素的截留效果
海绵是植物吗?
太湖流域流经不同类型缓冲带入湖河流秋、冬季氮污染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