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和林格尔汉墓壁画的艺术形式探析

2021-05-13吕长娟杜立鹏

天工 2021年4期
关键词:墓葬壁画主人

吕长娟 杜立鹏

太原科技大学艺术学院

和林格尔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历史上曾经有过土方、鬼方、猃狁、楼烦、林胡、匈奴、突厥、鲜卑、乌桓、契丹、女真、蒙古、满等多个民族在此繁衍生息,同时创造出了灿烂的文化。通过对其墓葬中的一些图画信息的研究,可以准确地还原不同民族在该地区生活的画面,为历史研究以及一些美学研究奠定基础。本文将就此进行研究。

一、和林格尔地区的历史文化及墓葬考古发现简介

和林格尔作为内蒙古地区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处于内蒙古与山西交界的地方。清政府在此地设立驿站时,此地只有20户人家(蒙语中和林格尔为20户人家之意),因此而得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该地区随着历史的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多,因此当时的政府在此地设置过通判、县、厅等管理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沿用县级管理直到今天。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得和林格尔在历史上一直以来都是北方游牧文化和中原地区文化交融的重要地带。很多民族都在这个地方经过长时间的繁衍生息并创造了各种灿烂的文明形式。各种民间艺术都保留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朝代、不同的民族政策使得中原人口移民等情况发生较多。即使到了近代,我国某些省份仍旧存在走西口的传统。这些政策和传统使得汉族居民一部分迁居至此,带来了汉族文明。长时间的多民族杂居使得不同文明在此地交汇,形成了较为特殊的民族特点,既包括了中原汉地的文明特色,又有北方少数民族的文明印记。在进行考古工作过程中,发掘出的一些文物可以说明一切。尤其是在一些古城池和古墓的发掘过程中出土了大量的文物,为我们对古代这一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汉墓作为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其中出土的一些精美壁画尤其珍贵,出现的各种视觉形象符号具有鲜明的特征和较高的研究价值,引起了考古学界和美术界的广泛兴趣。

小板申汉墓位于和林格尔北部浑河北岸的一个小土包上,是在修建从呼和浩特到大同的公路的过程中发现的。这一墓葬地理位置较为特殊,距离明代的榆林城较近,向南毗邻山西杀虎口,西北方向与和林格尔县城直线距离仅有30千米。河流密布、山高林密使得这一地区的自然环境较好,为该地区灿烂文明的产生坚实基础。通过对该墓葬的发掘和考古研究可以发现,这是一座东汉时期的墓葬,具有典型的东汉时期中原汉地墓葬风格,包括神道、墓门、前中后室以及东西耳室。其中墓室墙壁使用青砖建造,整个墓室全长接近20米,占地100多平方米。遗憾的是,在进行考古发掘之前该墓葬已经经受过盗掘,其中棺木及墓主人尸骨被毁,仅有少量门牙和臂骨留存。在墓室墙壁上有白灰涂覆,厚度达1厘米左右,在白灰墙面上绘有大量壁画。墓室地面采用方砖铺设,表面有菱形花纹,中间有清晰可辨的两行隶书行文:子孙繁昌,富乐未央。整个墓室存在最多也最具有特色的是墙壁上的壁画,除了盗掘破坏的和年久剥落的以外,尚存的壁画一共有46组,其中较为完整地展现了57个画面。整个墓室全部的壁画总面积达100平方米,其中标题和注释多达250多个,总字数超过700。虽然在多次盗掘过程中墓中的文物已经大部分遭到破坏,但是壁画和壁画上的文字依然保存较好,同时在数量和精美程度上也是我国历次考古发掘过程中具有较高代表性的精品。

通过研究资料可以发现,汉代壁画在我国历史上处于绘画发展的上升时期,绘画内容和种类不断增多。因此,在已经发掘出的汉代壁画中可以发现当时的绘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同时在一些官署和殿堂等处也有汉代壁画。但是由于壁画颜料不宜保存,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壁画已经变得斑驳,难以进行有效的研究。因此,现阶段能够见到的壁画大多数属于墓室壁画。和林格尔地区的汉代墓室壁画由于画面宏大以及文字丰富等特点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二、和林格尔汉墓壁画的内容研究

(一)壁画内容丰富

相对于考古发掘过程中出现的壁画而言,和林格尔东汉墓室壁画中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为考古研究提供了各种可靠的实物依据。例如,一些反映生产劳动的壁画中既包含有农耕劳动场面,又包含有放牧的劳动场面,鲜明地反映出当时该地区农牧结合的劳动特色。同时,在对壁画中描绘的一些建筑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当时汉代建筑的制度、用途、结构和特点等多方面的内容。尤其在一些官员的墓葬中,对官员的署衙等建筑也进行了细致刻画,为研究中国汉代署衙布局以及城市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在一些壁画中还存在少数民族的人物形象,反映出该地区同时有多个民族存在。在该地区墓葬发掘过程中,对汉代庄园进行细致描绘的庄园图是我国考古历史上首次发现的重要历史资料。通过对这些壁画内容进行简要介绍可以发现,在墓葬壁画中包含的内容较为丰富,同时对壁画上的题榜包括金文、玺文和大篆、小篆等跨越较长历史时期的文字对我国书法演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和林格尔汉代墓室壁画是一种具有较高历史价值和美学价值的重要文物。

(二)壁画榜题研究

壁画内容和榜题相互印证是确定壁画内容的重要方法。通过研究可以了解到,和林格尔壁画墓所处的时期为东汉桓帝和灵帝时期,大约在公元2世纪。墓主人官居校尉,属于管理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军事长官。但是具体姓名已不可考。汉代风俗中要求人死以后要落叶归根,因此在墓葬中有一幅壁画专门对墓主人的籍贯进行了说明,显示墓主人是东汉定襄郡武城县人氏。其后,壁画内容主要展现的是墓主人升迁之路,从举为孝廉到升迁为郎官,其后又任职西河长史和上郡属国都尉、繁阳县令,直至作为乌桓校尉而终。整个壁画为我们展现出一幅较为完整的人物传记。在壁画中对墓主人任职的繁阳、宁城等城市也有具体描绘。同时画面中对署衙、庄园、街道、建筑等也有专门描绘,并对一些官员制度等有很好的体现,比如出行时具有车骑仪仗,在署衙中有侍从威仪等。对生活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描写也较详细,包括观鱼、饮宴、百戏、迎宾、庖厨等大量的生活场景。对当时的社会情况、人民劳作过程中的农耕渔桑等都有详细描绘。除此之外,对当时社会上存在的儒家和道家的思想特点和人们的价值取向又有一定的说明。壁画中有对古圣先贤、豪侠义士、贤妻良母等的具体描绘。其中专门用题榜进行标注的有二桃杀三士、伍子胥等十多则,体现了儒家以仁孝立世的道德取向。而对道家的观点则主要以一些羽化登仙等图画情景进行体现。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其中有一幅仙人骑乘白象的画面属于佛教典故。因此,作为一种包含丰富内容的文物题材,为研究汉代的历史情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由于绘画的直观性使得这种文物的研究价值是其他文物形式无法与之比肩的。

三、和林格尔汉墓壁画的艺术表现手法研究

(一)图画内容形神兼具,气魄宏大

形神兼具是汉墓壁画的主要特点。以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发掘过程中出现的壁画情况来看,作为一个官员墓葬,该墓葬的壁画笔触生动,线条有力,刻画出的人物形象生动传神,虽然没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人物的主要特征已得到较好的表现。例如,在《宁城图》中对乌桓校尉幕府的设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写,其中涉及各种人物形象多达百人,包括服侍的小吏、佩剑的将领,有人端茶递水,有人击鼓助威,人物服饰也有较大的差别,有的戴红边帽帻,身着黑衣;有的佩剑持盾,头戴缨盔。墓主人位于整幅画面的中央,身着红袍,仰面前倾,另有五人于主人座前跪拜,将墓主人在饮宴过程中的威仪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屋宇高大,城池巍然。主人衙署之前警卫森严,气魄宏大。护乌桓校尉出行图是主人出行的壁画,场面更加宏大,奴仆随从、士卒警戒。其中构图疏密有致,当时的社会形态得到了细致描绘。

(二)绘画手法多样,色彩鲜明

通过对墓葬壁画的艺术形式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和林格尔汉代墓葬中的壁画主要通过对各种色彩的应用来实现艺术形象的表达。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在壁画中用到的色彩有土红、朱砂、赭石等矿物颜料。同时绘画者运用渲染等技巧,通过各种线条的搭配使得颜色之间对比度增强,实现艺术效果的放大。例如,在《出行图》中的车马以及《牧马图》中的马匹等,线条柔和但是不缺乏应有的硬度,使得各种形象变化较多。在《燕居图》中,不同人物形象通过其衣着形式和颜色得到很多的体现。尤其是对墓主人的描绘,笔触明快,色彩浓重,使得其衣着状态得到很好的表现。在人物面部刻画过程中采用的笔触形式较为刚硬,使得主人的威严得到体现,细致入微地表现出主人的个性和社会地位,这也是汉代壁画中形意并重风格的具体体现。同时,在对壁画绘画形式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采用的主要绘画方式是白描,没有使用过多的骨法。但是在勾画过程中线条搭配较好,粗细得当,使所绘形象刚柔并济。和林格尔的壁画通过遒劲的笔法使一些形象的刻画变得丰满,体现出当时的画工对绘画艺术已经有了自己的理解。我国历史上一些有名的艺术鉴赏家对汉代绘画艺术都做出过较高的评价。他们认为汉代壁画通过使用白描的手法显示出一种古朴雄浑的气魄。但是对一些形象的描画又极尽传神之能事,不同于唐宋画作的精致,具有独特的时代气息。

(三)和林格尔汉墓壁画的造型艺术

总体而言,汉代壁画继承和发扬了多种壁画的总体特点,具有优良的历史传承性质。受到中原汉地和西北少数民族的影响较多,是对先秦绘画风格和精神的一种继承。但是,由于较多的文化碰撞,如先秦巫楚文化等的影响使得二者交融,在绘画内容上,既有鬼神等精神幻想,又有反映当时社会情况的写实主义;既显示出对当时社会情况的真实描写,又体现出汉代受到道教文化影响所存在的天人观念和神话传说,这些都体现出汉代社会文化兼容并蓄的艺术思想和美学思想。通过对汉代墓葬壁画中描绘的内容以及出现的各种纹饰同以往考古发掘中出现的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对照研究可以发现,该地区先秦以来南北地区文化交流较多,各种思想碰撞也相继发生,这些在墓葬文化以及社会风俗习惯中得到良好的体现。因此,汉代墓葬文化中的壁画以及同时期的石刻、纹饰、布帛装饰艺术构成了我国古代传统装饰的重要部分,为我国艺术的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不可否认,东汉时期虽然社会环境较差,但是并没有影响到当时人们的创造性。不管是作为艺术实践者的工匠还是作为各种思想捍卫者的士大夫之流,都在使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对艺术进行解读,使得一个又一个新的艺术形式得到发展,创造出一大批同现实世界相关联但是又可以体现人们精神追求的独特艺术形式,使得这个时期的艺术形式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带有该时期独一无二的历史印记。虽然东汉时期的工匠们并没有摆脱先秦时期的艺术创造理念,但是从各种艺术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这些匠人已经开始有意识地将自己对这种艺术的理解融入艺术作品中。和林格尔汉代墓葬作为东汉时期典型的墓葬形式,其中的壁画不论从内容还是从造型手法上都体现出西汉时期的艺术创造特点。

中室东壁甬道门上方“居庸关”车马图像

四、总结

本文通过对和林格尔汉墓壁画中的各种视觉形象的艺术形式进行研究,发现东汉时期的壁画艺术继承和发扬了先秦时期的艺术特点,是我国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

猜你喜欢

墓葬壁画主人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北朝至隋代墓葬文化的演变
壁画上的数学
撒哈拉沙漠壁画之秘
主人有的我也有
弓的主人
主人
扬州胡场汉代墓葬
唐宋墓葬里的“四神”和天关、地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