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立康唑序贯治疗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探究
2021-05-13依里夏提库得来提
依里夏提·库得来提
近年,因临床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大量使用等因素所致免疫抑制,临床侵袭性肺曲霉病临床发病率有所上升,且该疾病发病迅速、临床致死率高,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健康。为确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生命健康,需尽早、快速给予有效救治方案。而随临床抗真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部分患者对伊曲康唑、氟康唑等常用药物出现耐药性,给临床救治带来一定挑战[1]。伏立康唑作为新型广谱抗真菌药物,对抑制烟曲霉等多种致病真菌有显著效果,但不同用药方式下患者的疗效、不良反应是否存在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旨在分析伏立康唑序贯治疗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6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66 例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遵循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3 例。对照组男18 例,女15 例;年龄26~75 岁,平均年龄(50.32±8.23)岁;研究组男17 例,女16 例;年龄25~77 岁,平均年龄(50.41±8.87)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规范侵袭性肺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2]中侵袭性肺曲霉病疾病诊断标准;②经电子支气管镜、痰培养等检查确诊;③知晓本次研究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④此次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排除标准:①需开展机械通气干预的呼吸衰竭患者;②参与本次研究前1 周内使用抗真菌性药物;③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病变或恶性肿瘤。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补液、吸氧、维持气道通畅、平喘、解痉等常规对症治疗。
对照组开展伏立康唑常规治疗,即给予患者伏立康唑注射液(珠海亿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8964,规格:50 mg)静脉滴注治疗,行静脉滴注前将其溶解为10 mg/ml 并稀释至<5 mg/ml 浓度,控制静脉滴注速度在3 mg/(kg·h)内,滴注时间控制在1~2 h。第1 天给予患者负荷量6 mg/kg,每间隔12 h 进行1 次;第2 天开始,维持用药剂量为4 mg/kg,每间隔12 h 进行1 次,持续治疗3 周。
研究组开展伏立康唑序贯治疗,即头2 周用药方案、用药剂量与对照组相同。静脉滴注2 周后改为口服伏立康唑片(成都华神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国药准字H20055840,规格:50 mg)治疗,200 mg/次,每间隔12 h 口服1 次,于用餐前1 h 服用,持续治疗1 周。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参照《血液病/恶性肿瘤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第六次修订版)》[3]中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具体如下:①痊愈:经治疗后患者疾病症状完全消失,且病理学检查结果显示正常,痰培养结果显示感染部位病原菌被彻底清除;②显效:患者经治疗后疾病症状明显好转,痰培养结果显示感染部位病原菌清除明显;③进步:经治疗后患者疾病症状有所改善,但并不十分显著,且痰培养结果仍可见菌丝;④无效:患者未见好转,甚至出现恶化。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总例数×100%。常见临床不良反应包括肝功能损伤、精神兴奋、视力障碍等。取患者清晨空腹静脉血2 ml,离心后监测两组患者的各临床指标,包括氧合指数、白蛋白、白细胞计数等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氧合指数、白蛋白、白细胞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氧合指数、白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白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n(%)]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n(%)]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对比()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对比()
注:与对照组对比,aP<0.05
3 讨论
侵袭性肺曲霉病是指曲霉菌进入人体机体后致使支气管肺部感染,多发于中来年人群。近年,因器官移植手术开展、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大量使用、各种疾病或治疗因素所致免疫抑制等原因,临床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发病率显著上升。侵袭性肺曲霉病主要致病菌为烟曲霉菌、毛霉菌等,其中烟曲霉为常见机会致病菌,通过空气传播至机体各级气道,但因被机体免疫功能正常宿主迅速清除或长期共生极少致病。但患者因各种因素出现免疫低下情况,曲霉菌孢子萌发且通过菌丝破坏、侵袭机体正常肺组织,最终引发侵袭性肺曲霉病。而曲霉菌广泛分布于空气中,经呼吸道传播、定植,当机体免疫力下降时引发疾病,且病情迅速扩散,临床致死率较高[4-6]。因此,为确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的生命健康,需尽早、快速开展有效救治方案,
近年,临床对侵袭性肺曲霉病逐渐重视,但抗真菌药物于临床被广泛应用致使肺曲霉病患者对常用治疗药物出现耐药性,如伊曲康唑、氟康唑,给临床肺曲霉病治疗带来了一定的挑战。伏立康唑属新型三唑类的广谱抗真菌药物,该药物机制为通过抑制真菌中14-甾醇去甲基化,进而有效抑制真菌浆膜所必须的麦角甾醇的生物合成,最终有效达到抑制烟曲霉等多种致病真菌的目的[7-9]。同时,伏立康唑通过改变真菌细胞膜的通透性以有效抑制真菌繁殖,进而促真菌死亡。于用药安全性方面,伏立康唑用药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肝功能损伤、精神兴奋、视力障碍等不良反应,其中以视力障碍最为常见,但因较疾病本身程度较轻多被患者忽略。而不同用药方式下,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不良反应以及对机体体征数据是否存在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10-12]。本次研究即通过对比伏立康唑常规静脉注射、序贯治疗肺曲霉病的疗效、安全性以作具体分析。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氧合指数、白蛋白均高于对照组,白细胞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析具体原因可知,静脉注射治疗可促药物快速进入机体血液,有效提升血药浓度,且负荷剂量给药24 h 即能达到稳态血药浓度,半衰期长,蛋白结合率低[13,14]。而口服用药方式下伏立康唑药物吸收总有效率为100%,药物生物利用度为96%,且口服用药方式患者接受度更高,真菌用药治疗不良反应更低。结合本次结果数据可知,较静脉注射,对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开展伏立康唑序贯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且安全性更佳。姚奇等[6]的研究《伏立康唑序贯治疗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临床观察》结果表明相较于开展伏立康唑静脉治疗的对照组,施行伏立康唑序贯治疗的观察组侵袭性肺曲霉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与本文结果相似,有临床可参考性。
综上所述,相比于伏立康唑常规静脉注射治疗,采取伏立康唑序贯治疗侵袭性肺曲霉病对提升临床疾病治疗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改善患者机体体征数据有显著效果,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于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