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同
——2020年雕塑系学生年展
2021-05-13申晓南ShenXiaonan
申晓南 Shen Xiaonan
1马俊、胡晓林、杨柏、张宝天艳艳的七岁人生“青云艺术奖”获奖作品
2申子叶关系系列“青云艺术奖”获奖作品
异·同——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
雕塑系学生年展
2020年10月27日—11月28日
主办:四川美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雕塑系
展览地点: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
3苏小林、吴运、罗申强、谢欣雨、周建楷向阳花“青云艺术奖”获奖作品
4程曦界·相对论“青云艺术奖”获奖作品
5王然阳光照耀之处“青云艺术奖”获奖作品
相同与不同正是今天反映出的在雕塑的本体性语言下当代雕塑所呈现出来的多元状态,是四川美术学院,也是今天雕塑系在办学思路上的考量。正值校庆80周年之际,回望雕塑系走过的历程,“同”是雕塑系学统的传承与弘扬,“异”是在时间中求变,以之形成今天和而不同的格局。
本次学生年展是在2020年特别不同的年份下举办的,疫情给人们带来了许多的影响与思考,给我们的教学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与挑战,但教学还是在进行,学生们还是在坚持与坚守,创作了形态各异的作品,反映出了各工作室教学的成效与面貌。从中可以看到,雕塑的基础仍然在坚持,雕塑的观念在不断地变化,雕塑的材料性研究在不断地拓展,雕塑与新媒介的融合拓展了雕塑的边界,雕塑的场域空间的营造成为空间性表达的语言,雕塑与科技的结合成为了新的语言呈现与表达方式。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雕塑从传统叙事性题材、架上性形式、传统性材料表现的固定模式,开始转向观念性表达、语言性研究、材料的物性探索、新媒介的介入和形式语言的追求。在随后的时期,雕塑家们一直在不断颠覆雕塑既定的边缘,重新定义雕塑的概念,雕塑创作更加多元化,雕塑的概念更加模糊,形态更加丰富,如时间、身体、交互、参与、行为、场域的概念不断产生,同时装置艺术、新媒体艺术、公共艺术、观念艺术的介入以及跨学科的融入,更加拓宽了雕塑的边界和概念。今天的雕塑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可能性,是一种多元的形态呈现,雕塑的形态越来越走向了边缘,雕塑的边界越来越宽,走得越来越远,跨界成为了一种可能。面对未来雕塑的发展,我们会去思考雕塑本体性、边缘性的问题,我们需要去重新定义雕塑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