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讲好故事

2021-05-12楼旭平徐文

教育家 2021年14期
关键词:丁丁法治道德

楼旭平 徐文

故事,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鲜明的形象、生动有趣的情节,总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如何更好地利用故事,让它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上大放异彩?笔者从故事的丰富来源、把握呈现时机以及鼓励创编等方面进行探讨。

博采众长,丰富故事来源

从教材中采撷。无论是低段教材中的“副版绘本”,还是中高段教材中的“阅读角”“故事屋”,都有许多精彩生動的故事。教师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入故事的意境,用童眼解读文本,便能极大地激发他们内心的情感。

从孩子身边发现。为了让教学更有针对性,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思考,充分调动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点燃他们的激情,不断丰富他们对生活的观察和体验。以五年级上册《读懂彼此的心》为例,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播放轻柔的音乐,用深沉的声音引导。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名孩子说出了与父母之间的故事,令人感动。其他孩子也感同身受,说出了一个又一个平时不敢说出口的故事。

吸收有价值的社会故事。教师亦可以挖掘有价值的社会故事资源,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尽可能广泛和深入地接触、了解社会。以六年级下册《日益重要的国际组织》为例,当讲到世界卫生组织时,教师可补充在这次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中,该组织发挥的巨大作用。在课堂上引入真实又有时效的社会故事,能够让孩子们对社会产生全新的情感体验与认识。

把握时机,巧妙呈现故事

激趣导课,让故事激活课堂。导入是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高效的导入能营造浓厚的课堂学习气氛,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通过教师讲故事或与学生谈论故事进行导入,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形成良好的故事学习的心理场。在轻松、和谐的故事中,学生们不知不觉便进入谈故事、讲故事、学故事的氛围中,使课堂充满了故事味。

拨云见日,让故事点亮课堂。当平淡的语言、单一的画面无法深入之时,当学生的理解存在偏差、一时难以顿悟之时,故事的呈现,总能起到不一般的作用。道德与法治课的开放性使其教学内容丰富多样,也易出现学生理解肤浅的情况。教师如能适时地呈现具有针对性的故事,便有助于引领学生深入学习,让学生获得深刻的感悟,认知得到有效的发展。以三年级下册《生活离不开规则》为例,学生虽然知道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后果很严重,但这种认知并不深刻。于是,教师图文并茂地呈现了一个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例,强化学生心中的感受,并通过角色移位等方式,加强学生心理体验,使学生深刻地感悟到遵守交通规则就是珍爱生命。

画龙点睛,让故事升华课堂。在结课前,用一个故事作为这节课内容的总结,并将相应的德育要求蕴含其中,这样的形式不仅学生爱听,也有利于知识的巩固。以一年级上册《健康过冬天》为例,教师在总结环节播放了一则动画故事《丁丁不生病》。丁丁是个善于照顾自己的孩子:每天起床会根据天气情况选择恰当的衣服,吃早餐时能做到均衡营养,饭前便后都能认真地洗手……学生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由丁丁想到自己,对生活中健康知识的印象更为深刻。

有的放矢,尝试创编故事

依据教学,改写故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时会对故事中主人公的遭遇感到惋惜。此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依据他们心中的道德标尺,重新改写故事。在学生们的笔下,故事中的主人公会拥有一个全新的命运。改写故事,对学生而言,不仅是认识上的转变,更是道德层次上的提高。

依据需要,撰写故事。尽管教材内容丰富,对学生现实状况下的学习和生活情况进行了最大化的预设,但由于对象、环境不同,教材很难面面俱到。因此,作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情与教学的需要,在教材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撰写故事,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对教学内容形成有力补充。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红垦学校)

责任编辑:王梦茜

猜你喜欢

丁丁法治道德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跟踪导练(五)(2)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动物“叫”各不同
道德
一起去踏春
谈天气
神奇的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