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层走班制在实践中的不足与改进策略

2021-05-12王艳君

教育家 2021年14期
关键词:班规班干部分层

王艳君

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成绩差异、学习方式差异、兴趣爱好差异、学习能力差异等几方面。这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到这种差异性。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下,能力强的学生“吃不饱”,能力弱的学生“吃不了”,既制约了前者的个性发展,也加重了后者的负担。基于此,学校开展了“基于学生发展的走班制教师资源整合的研究”课题实践。2016年11月,学校在八年级筹备开展数学和英语两大学科分层走班教学,将八年级学生按照两大学科成绩分为三个层次:A班为基础班,学生基础知识较差,学习能力欠缺,对学习缺乏兴趣;B 班为普通班,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学习缺乏主动性,缺少好的学习方法的引领;C班为提高班,学生基础知识牢固,学习主动性和理解能力较强,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较好。

分层走班制的优势显而易见:教学目标的设计更有针对性,基于目标开展的评价和教学能够更贴合学情;课程难度与内容设置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能力水平,提高了教学效率;随着课程难度和教学方法的调整,相当一部分学生找回了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实践探索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对此,笔者进行了剖析并尝试给出一些改进建议。

有关教学管理中的问题

分层依据较为片面。单个学科的分层走班,未充分考虑学生个体差异和主观意愿。学生的学科分层成绩是期中、期末考试成绩,分层方法较为单一,未考虑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也未考虑学生的自主选择权。部分学生游离在基础班和普通班之间,既觉得自己没有达到更高一层的水平,又认为自己在基础班里什么都会了,学习的动力和兴趣不足。

缺少情感交流,归属感有待提高。在行政班级中,学生以小组为学习单位,大家合作交流。他们彼此熟悉,催生出良好的生生互动。分层班的同学来自不同的行政班,更喜欢以行政班级为单位聚在一起交流。他们彼此陌生,生生互动的情况较少。课堂上以自主做题、教师讲授为主。

分层教学班级管理机制不健全。因为没有较好的评价反馈,学生出现上课迟到、课堂违纪等问题。扰乱课堂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教师“压不住场”。在原行政班级中,班规为班级的有序运转提供制度保障。但是实行分层走班教学后,教学班的学生来自各行政班级,每个班级的班风不同,对课堂违纪、作业等问题的管理方法和力度不同,学生的整体学习态度、习惯和能力不同,影响教学班级的管理。

教学管理的改进策略

多项考虑,综合选班。分层选班要综合考虑成绩、学情、性格特点和师生双方的意愿。学生可以根据对应层级教学班的教师情况和自己的意愿填报志愿,教学班的教师再根据学生填报的志愿情况、行政班级教师的评价建议进行录取。

分层授课教师要在专业上不断精进。教师的教学能力、专业知识和综合素质影响教学效果。分层走班教学的教师必须全面了解学情,充分研读教材和课程标准,制定精准的教学目标。在此基础上,设定与目标匹配的评价任务,通过评价任务驱动教学和检测目标达成度。分层走班教学的教师,不仅要在目标和评价的设定上下功夫,教学的操作和实施过程也同样需要精心设计。在提高班,教师完全可以采取生生互动的形式,以大问题统领、实施探究式学习;在基础班,应以复习巩固为主,可以实施一对一竞争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加强分层走班班级管理。分层教学班级需要设定班规和班干部团队,班規能够规范学生的各项行为习惯,也可以在处理违纪时有据可依。班规和班干部团队共同保障着教学班级管理的有序运行。班规的制定和班干部的评选可以设定在分层班建立后的一个月左右,让学生集体制定、投票选举。分层走班的班级还需要建立小组合作制度,小组成员需要精心编排,小组成员要在课堂上交流讨论、合作探究、讲解展示,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此外,分层班级也需要集体活动。

(作者单位:山东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新都中学)

责任编辑:王楠

猜你喜欢

班规班干部分层
基于分层教学下的高中数学“让学”策略
My New Year Wishes
神奇的班规
班规“七问”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基于分层的FCM算法在医学图像分割中的应用
竞选班干部
基于“学为中心”的分层作业的设计与思考
好班规应守护学生心灵成长
竞选班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