秧歌在民族声乐艺术中的融合探索与创新发展分析
2021-05-12王小林
王小林
秧歌与民族声乐分别是我国传统文化下优秀的舞蹈和歌唱艺术形式,秧歌在民族声乐艺术中的融合既有利于提升这两类艺术形式的活力和生命力,又有利于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本文首先对秧歌以及民族声乐艺术的基本内容进行概述,其次阐述秧歌在民族声乐艺术中的融合举措,最后做出总结。
一、秧歌基本内容概述
秧歌是我国尤其是北方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形式,东北、西北、华北等多个地区都有着不同类型的秧歌形式。从整体上来看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高跷秧歌,第二类是地秧歌。高跷秧歌指的是表演人员在踩高跷的过程中进行秧歌的舞蹈活动,地秧歌则指表演人员不通过踩高跷就开始进行秧歌活动的表演。时至今天,秧歌已经在我国存在了上千年,最初产生于我国乡村地区的农民为了庆祝丰收或缓解长时间田间劳作带来的疲倦感而产生的一种舞蹈形式。
随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对于秧歌的不断丰富,目前已经成为形成集舞蹈和音乐等于一体的极具感染力的艺术形式,对于丰富人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比较著名的秧歌类型主要有东北秧歌、西北秧歌、陕西秧歌、河南秧歌和湖北秧歌,上述几类秧歌形式各具特点,基本上都是和当地风俗以及人民的生活习惯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东北秧歌以色彩斑斓的服装为主要特点,整个秧歌队伍中分为众多角色,不同的角色穿着不同的服装,因此从服装上就能够区分秧歌中的不同人物形象以及所表演的具体内容。
二、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相关内容概述
(一)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主要内容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是我国优秀文化和历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是由戏曲、曲艺和民歌的演唱三个部分组成。从具体来看,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指的是歌曲的民族演唱方法。时至今天,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不但传承了传统民歌的演唱方式和方法,而且也根据实际需要借鉴和吸收了欧美美声唱法的精髓,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进行调整。例如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演唱风格中出现最早并且影响最为强烈的是我国农民在劳作之余自发而形成的一种演唱特点,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密切程度不断提升,当代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演唱方法以及风格已经融入了西方欧美唱法,这其中既体现了时代进步,同时也反映出原生态的民族民歌唱法已经变得尤其珍贵和稀少。
(二)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主要特点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特点与我国文字、语言、发音等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汉字特殊的发音让民族声乐艺术作品中的歌词在演唱过程中独具中国特色,而且在一代代优秀艺术家的不断完善与充实下,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第一,母语性特点。自仓颉创造文字以来汉语就成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母语,因此我国声乐艺术中的歌曲文字大多是以汉语为主,而汉语本身的发音特点也直接影响着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特点。由于汉字的发音讲究“五调四音”,所以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创作过程中有关歌词的表达都需要密切结合汉语的发音特点。例如,汉语中的押韵就对民族声乐艺术的歌词以及具体的演唱风格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影响。
第二,演唱风格特点。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我国民族声乐艺术逐渐在不同的地区中表现出不同的风格特点,例如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演唱风格就有着明显的不同,北方以粗犷、嘹亮为主要特点,而南方以温婉、动听为主要特点。另外,同处北方地区的西北、華北和东北的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演唱风格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例如西北地区地广人稀,而且处于高原地带,历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演唱民歌作品的过程中,通常会充分地将自己的豪迈之意吐露出来,我国东北地区气候寒冷地大物博,生活在东北地区的人们,在演唱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通常是以热情和乐观为主。所以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后,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在不同的地区之间呈现出了与众不同的特点。
第三,审美特点。随着时代与社会的发展,世界各民族以及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密切,我国人民在各民族文化以及中西方文化融合的影响下,也在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审美观念,所以民族声乐艺术始终是保持较强活力和感染力,也在随着人们的审美观念的变化而不断地进行调整。五千年的发展历史,让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在世界范围内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并且随着社会大众的整体审美价值观念的变化,也在随之而进行更新和换代,以其能够保持较强的活力以及生命力。就目前时代下的人们的审美观念来说,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趋向于欣赏感情充沛、发音清晰、涵义意味深远的民族声乐艺术作品,而且伴随着人们在城市生活节奏加快和压力的提升,开始趋向于欣赏来自大自然的原生态民族唱法以及民族声乐作品,让忙碌的人们能够获得片刻的安静。所以说,人们在审美观念上的变化以及对于更高质量和水平民族声乐作品的要求,让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始终在保持前进的道路上,无论是艺术作品、歌词还是演唱风格,都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在不断地进行调整。
三、秧歌在民族声乐艺术中融合的分析
(一)秧歌与民族声乐艺术的联系
秧歌起源是以舞蹈的形式来被广大人民而熟知,之后随着锣鼓等乐器的加入,而逐渐变为一种集舞蹈与音乐于一身的艺术形式。秧歌最早是长期耕作的劳动人民为了缓解劳作的辛苦,通过舞蹈的形式来进行娱乐身心。因此秧歌这类舞蹈方式是人们用肢体语言来表现自己内心的想法以及看法,音乐加入后更丰富了秧歌的艺术感染力,从而让舞蹈表演和音乐表演有效地融合到一起,对于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民族声乐艺术可以狭义地理解为民族美声演唱方法,是一种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汲取我国民族地方特色的歌曲演唱方式和风格。秧歌与民族声乐艺术的融合既存在着有效的联系又具备一定的阻碍。
第一,从秧歌与民族声乐艺术融合上来看。秧歌属于舞蹈形式,而民族声乐艺术则多以演唱的方式来进行表现,这两者本身同处于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所以在结合的过程中会出现不恰当或不匹配的情形。除此之外,秧歌属于使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情绪以及内心活动,而民族声乐艺术是用声音来对外进行释放情感和感受,这两种表现的形式和方法存在着不同之处,而且对于表演者的要求也有一定的区别。秧歌考验的是人们的肢体协调能力和表现张力,而民族声乐艺术更多的是考察演唱者的演唱能力,如嗓音条件、情感的充沛度、演唱的技巧等,所以当秧歌在和民族声乐艺术的融合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着如何更好创新与发展的问题。
第二,从秧歌与民族声乐艺术融合的联系性上来看,这两种艺术形式虽然主要的表现方式不同,但是核心的情感表达是相同的,现代秧歌不单是肢体语言的舞蹈形式,也包括音乐,通过将音乐与舞蹈相互结合来体现表演着的内心情感。与此同时,演唱者在演唱民族声乐曲目时也会借助一定的肢体语言来对自己的演唱进行配合,从而使表现的感染力更加强烈。
因此总的来看,尽管秧歌与民族声乐艺术本质上来看艺术形式不同,但是其核心对外释放的情感以及表达的内心含义是相同的,都是通过利用一定的载体来将参与者的内心情感有效地进行释放。
(二)秧歌与民族声乐艺术的融合举措
秧歌与民族声乐艺术的融合是舞蹈与歌唱艺术的结合,在将秧歌与民族声乐艺术进行融合的过程中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推动:
第一,秧歌与民族声乐艺术的融合后考察的是对表演者的肢体以及演唱能力,表演者既要具备较强的肢体协调能力和感染力,又要注重提升个人的演唱能力,增加了对表演者的要求,加大了表演的难度。
第二,秧歌与民族声乐艺术融合后对于表演者呼吸方面的要求也在进行着变化。一般来说,当演唱者在演唱民族声乐艺术曲目时通常使用腹部呼吸方法,而表演秧歌时通常使用胸部呼吸方法。当这两者进行有效的结合后,为了能够增强秧歌与民族声乐艺术融合的效果,表演者就需要综合两类呼吸方法的优势,选择适合自身呼吸方法来进行表演,反复不间断地进行训练,从而灵活地运用各类呼吸方式。
第三,秧歌与民族声乐艺术进行融合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达到协调一致的目的,就要提高表演者的演唱水平以及舞蹈能力,表演者既要精通秧歌的舞蹈方式,又要熟悉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演唱内容以及要求,充分地将舞蹈与民族声乐艺术作品的感染力释放出来,将这两类艺术形式密切的结合到一起,从而恰当地对外进行表现。
第四,秧歌与民族声乐艺术进行充分的融合后,对于表演者的体力等方面的要求也会更高。单独进行秧歌或者民族声乐艺术作品表演对表演者的体力势必有一定的要求,而且这两者有效结合后,就需要表演者拥有更为充沛的体力。为了能够实现秧歌与民族声乐艺术的恰当融合,表演者需要在台下进行反复的训练来提升自己的体力,让自己能够足够应对较长时间的表演活动,并且让观众或听众能够获得比较好的视觉和听觉感受。
综上所述,秧歌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且喜聞乐见的舞蹈艺术形式,而民族声乐艺术则是集聚我国地域及民族特色的演唱艺术。未来恰当地将这两者进行融合并不断地对其进行创新,将会同时提升这两种艺术形式的活力以及感染力,而且也能够为丰富我国乃至世界各国人民的文化生活提供帮助。
本文系山西省科学技术厅软科学研究计划一般项目“上党秧歌在民族声乐演唱中的传承与创新研究”阶段性(2019041038-2)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施咏:《晋中社戏——〈看秧歌〉音乐分析——中国民歌音乐分析之十五》,《音乐生活》2019年第1期。
[2]郑永为:《东北风情的戏曲表达——现代评剧〈秧歌情〉的音乐创造》,《音乐生活》2019年第4期。
[3]李顺阳、翟思楠:《论述不同地域东北秧歌现存的代表风格》,《艺术教育》2019年5期。
[4]王海峰:《基于地域特色的民间舞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艺术家》2019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