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与生活: 乡村小学的一体化德育课程开发
2021-05-12杨振亭
[摘 要]综合课程《传统文化与生活》的开发,旨在优化学校课程结构,提升德育课程一体化水平。要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融汇多元教育内容和学习方式,力求集约一体和知行合一,并以项目驱动富有趣味、更有价值的主体体验,让学生在接地气、自组织的生活实践中主动内化价值观念并生成道德认知。
[关键词]传统文化;综合课程;知行合一;项目驱动
《传统文化与生活》是一门综合课程,其开发依据学校德育原理,紧扣教育部和山东省教育厅确定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环境教育及安全教育目标,立足学生熟悉的乡土资源。该课程既是一体化德育课程开发的重要成果,也是以“改变因分科过度导致的学校课程计划被肢解、课程表被充斥的现状,切实优化学校课程结构、推进从学科中心走向素养关切的新时代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为目标的“地方课程整合式实施行动”的主要内容。课程开发要领概括为三点。
一、扣文化核心:以传统文化贯穿始终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线,是《传统文化与生活》课程的首要特点。课程采用以主题为统率的大单元体例编排教与学活动,每个学年设14~18个大单元,每个大单元均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明线,贯穿起传统文化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等内容。如三年级的《传统文化与生活·节气》系列,从体现节气主题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的吟诵切入,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气候、物候常识,感知大自然的节律,掌握生态环保、生活保健、安全卫生、劳动生产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感受乡情民俗,汲取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发现生活的多彩情趣,增强社会责任感,提升科学文明素养。从文化经典到真实生活,再由生动的现实生活回归文化价值,是该课程系列的教学逻辑。文化价值是教与学的核心,为此笔者特别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对经典所含文化价值的感悟力。
1.调整视角,提取积极价值
比如在“春分”这一单元中,笔者向学生推荐了唐代崔护的《题都城南庄》。这首四言唐诗将“人面”和“桃花”作为吟咏的主角,通过描述同季、同地、同景的“去年”和“今日”却“物是人非”,诠释了“偶然际遇”与“刻意弗得”的人生感慨。笔者在向学生推介这首诗的时候,着重取其“偶然”与“刻意”的经历、“人生不复”与“时不我待”的理智,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只争朝夕”的学习生活,拥抱瞬息万变的美好时代[1]。
2.跳出经典,发现时代意义
以“霜降”这一单元为例。在“亲近经典”教学板块,由南宋杨万里的《晓渡》导入,引导学生结合观察到的雾霜以及浓霜枯草、翠减红消、百虫蛰伏等自然景致,透过文本,品悟诗人迷茫、寂寥的内心。在“对话生活”教学板块,引导学生走进生活,通过跟长辈交流,了解霜降摘柿子的习俗、霜降不起葱的道理以及熏烟防霜冻的生产经验等,积累生活知识;通过师生互通,学习霜降时节护林防火的常识,掌握山火中的逃生技巧,了解勿迎风灭火的道理,懂得敬畏自然、珍爱生命;通过搜集农谚,了解“寒露种菜、霜降种麦”“多夜霜足,来年丰收”的民间智慧,领悟“生命轮回”的自然节律。学生在生活化的身心参与、切实体验中,自然而然地发现了“霜降”所具有的更多文化内涵,即应有“以成熟的姿态去迎接来年的新生”的积极意向。
二、求集约一体:融汇多元化育人元素
引导学生回归真实生活,感受自然、感观社会、感悟人生,体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并综合运用知识观念、思维方法,展开人际交往、自然探究、社会活动,丰富知识技能,涵养人文情怀,提升社会责任感和行动力,是《传统文化与生活》课程的显著特点。为此,课程开发注重了多元化育人元素的融汇。
1.多元教育內容的融汇
即以传统文化教育为主体,糅合学校、家庭、社会教育资源,将传统文化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劳动教育、生命教育等融于一体,以最经济的投入求得最大化育人效能。以《传统文化与生活·节气》课程的“小满”单元为例。在“亲近经典”板块,由时景引出并指导学生吟诵北宋欧阳修的《小满》。在“对话生活”板块,让学生结合小满时节的气候和物候特点,了解小满的得名;联系生活中麦粒已向饱满但还未成熟的现象,体会“麦秋”“小得盈满”的内涵,进而解悟“月满则亏”“水满则溢”等文化现象以及“满招损,谦受益”等至理箴言。同时,针对小满时节皮肤病高发的现象,向学生介绍健康防护常识。比如:勤洗澡,勤换衣,保持皮肤洁净;经常晾晒被子;在杂草丛生或潮湿处应减少皮肤暴露,或在皮肤暴露处涂抹防虫药物;被蚊虫叮咬后,可外涂清凉油、风油精或花露水,切忌抓挠,以免感染等。在“走出课堂”板块,引导学生欣赏“五月榴花红似火”的盛景,到乡间果园采摘樱桃,学做炒蒜苔、拌黄瓜等家常菜,或者分担家庭保洁任务等。由此,传统文化(含哲学)、安全卫生、劳动教育等融会贯通,一气呵成。
2.多元学习方式的互补
《传统文化与生活》课程不提倡单纯、孤立地“读经”,而是将经典吟诵、生活体验、实践体认等学习方式有机联结在一起,通过这些学习方式的多元融合、彼此互补,力求知、情、行一体化,实现“知行合一”。比如“立夏”这一单元,让学生联系生活,吟诵明代洪迈的《燕舞倦》,感知立夏的文化意蕴;请教村里的老年人,调查并整理冰雹等极端天气的特征及相关安全常识;进行田野考察,了解“立夏麦龇牙,一月就要拔”等与立夏相关的习俗、农事、谚语。这些不仅贴合学生心理,富有生活气息和趣味,而且衔接自然,激发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生活情趣和实践能力。
三、重生活体认:促成价值化过程体验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走进社会,在真实的生活实践中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理解,在切身的社会体验中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学会理性面对社会生活现实,自觉澄清价值,自主解决问题,丰盈道德品性,养成良好的文化行为和文明习惯,是《传统文化与生活》课程的重要特质。为此,课程开发注重了学生对文化价值的过程体验。
1.激活已有的生活经历和实践经验
学生拥有不同的家庭和社会背景,具有不同的生活经历和实践经验,这些都是真实可用的课程资源。而真实,往往最具教育张力。《传统文化与生活》课程力求以主题为统领,将学生的一些生活经历或实践经验贯通起来,进而使学生的个体价值得到凸显、价值系统得到理顺、价值结构得到完善,最终形成一个个价值体系。如“立冬”这一单元,以“立冬”为话题,激活每个学生的个性化生活经历,引导学生分享来自不同地域的家庭习俗,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博大、多元,感悟人与大自然的和谐;鼓励每个学生分享119消防知识或者所见所历,然后在此基础上系统梳理,并组织实操演练,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必要而系统的救火、逃生等方面的常识和技能。实践表明,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资源、由学生的经历所建构起来的这门课程非常接地气,所产生的教育效果非常显著。
2.以项目驱动有价值的生活体验
在激活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还要引导学生学会健康安全、愉快积极、负责任、有爱心、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这可以依托项目来实现。遵循“呈现年级梯次”“与学生身心特点相符”的课程开发逻辑,四、五年级的《传统文化与生活》课程力求以项目驱动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在生活化主体探究中内化乃至生成价值观念。
比如,笔者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居家学习的需要,基于单元构造、项目驱动、体验为重、自助生长等课程教学新理念,研发了四年级《传统文化与生活·百草》课程系列,注重倡导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项目化、探究式学习。具体来说,结合四季物候特点,以本地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容易接触到的野生草类植物为线索,开发了包含8个单元的项目化课程。每个单元基于项目清单,分为三个板块。
一是识读。学生在家长的带领或帮助下,辨识并采集野生草类植物;搜集与野生草类植物相关的古诗词、谚语、常识;在课內或线上汇报展示学习成果。
二是探究。学生通过查阅书籍、查询网络、请教身边有经验的人等途径,探究野生草类植物的生长习性、价值功用、日常生活中的取用常识,并分类整理成知识卡片;在课内或线上汇报展示研究性学习成果。之后,适时链接与之相关的中医名人典故,引导学生了解相关的环境保护、安全卫生、疾病防控以及哲学、知识产权等知识。
三是分享。学生与家长或者同伴一起制作野生草类植物标本等,并送给亲朋好友,以此传递爱心以及热爱生活、健康生活的理念。
总之,《传统文化与生活》是一门全新的重构型综合课程。教师主要依据《<传统文化与生活>课程实施纲要》,对这门课程进行校本化二次修订以及班本化二度开发,并经学校教导处审查通过后予以实施。学校也努力通过健全专题教研、教学观摩、课例评选、成果展示、优质课程资源库建设等一系列配套机制,使这门课程日益完善、走向成熟。
参考文献
[1]杨振亭.融合与重构:乡村小学地方课程的整合式实施[J].中小学管理,2020(11):37-38.
(责任编辑 姚力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