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混合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2021-05-12彭海林舒婷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11期
关键词:传统教学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

彭海林 舒婷

[摘 要] 从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入手,对传统教学模式和线上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困境进行了深入剖析,分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优势和挑战,重点剖析了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包括混合式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案设计示例。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教学;传统教学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

[基金项目] 2018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边疆地区地方高校混合式学习模式效度研究”(2018JS523)

[作者简介] 彭海林(1983—),男,云南大理人,理学学士,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舒 婷(1982—),女,湖南岳阳人,教育学硕士,滇西科技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教师教育与家庭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11-0153-04    [收稿日期] 2020-11-20

一、相關概念的界定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教学模式,即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可以把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

这种教学从外在表现形式上是采用“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开展教学的。“线上”教学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辅助或者锦上添花,而是教学的必备活动。“线下”教学不是传统课堂教学活动的照搬,而是基于“线上”的前期学习成果而开展的更加深入的教学活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公共必修课。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掌握心理调适的方法。指导学生正确处理各种人际关系,学会合作与竞争,培养职业兴趣,提高应对挫折、求职就业、适应社会的能力。正确认识自我,学会有效学习,确立符合自身发展的积极生活目标,养成自信、自律、敬业、乐群的心理品质,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职业心理素质。

二、传统教学模式和线上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困境

(一)传统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困境

1.教学模式单一,教师角色权威化。在传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从教学准备、教学实施到教学评价都存在模式单一、教师角色过于权威化的问题。教学准备阶段,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学生适应教学内容,教师是从心理健康的学科出发选择教学内容,而未从大学生实际生活和困扰出发选择教学内容。教学实施阶段,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听课为主;教师制定纪律,学生遵守纪律;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找出正确答案;教师设计活动,学生参与活动;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互动,教师以自我为中心,用自己的思想、观点和语言代替学生的思想、观点和语言。教学评价阶段,注重终结性评价,一次考试下定论,多采用闭卷考试、手抄报等封闭式考核方式,考核效度不高,不能有效反映出大学生对自身心理的认识和调节水平。所以出现整个教学过程模式单一、教师角色过于权威化的问题和困境,这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调动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调节的开课目的背道而驰。

2.学生主动参与意识不强,被动接受学习。在很多大学生的观念中,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和其他学科课程没有很大差异,学生在课前、课中、课后的主动参与意识不强,敷衍完成学习任务。因为是公共必修课,考核方式难度也不高,所以很多学生并没认真投入到课程中。课前没有预习和思考,课中只是被动地听,课后完成作业也很敷衍。整个学习过程没有积极主动地参与,都是在被动接受学习。而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该是一个积极主动调节的过程,被动接受的方式很难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学习目标。

3.师资队伍水平参差不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大学阶段所有专业学生都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因此在任何一所大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开课量都是比较大的,开课量大就要求备齐数量充足的师资队伍。但现实中各个高校由于各种原因,师资队伍的编制配备都是有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需要有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心理学专业教师任课,由于师资缺乏,开课班级众多,经常会安排一些非心理学专业的教师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很难挖掘开,心理活动的设计和组织能力都有限,参差不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水平局限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质量。

(二)线上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困境

互联网普及后,我国教育在信息化方面也做了线上教学的改革和尝试。线上教学是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授课和双向互动,以录播课为主,采取“录播+线上答疑”的形式。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直播+线上答疑”的形式。课后辅导可以采用点播或线上答疑形式。线上教学解决疫情期间的学习难题,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

1.缺少师生面对面的情感交流。教育教学过程作为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体现在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引导性和简洁性。教学过程的交往性是指教学活动中有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面对面情感交流,基于共同的学习活动形成相互影响的共同体。线上教学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不管是录播课程还是直播课程,教师和学生之间交往性都非常有限,更加不可能深入地进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不利于学生集体力量的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有限的师生互动和学生群体缺乏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

2.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性。线上教学一般都会布置一些课前预习的任务和课后巩固作业,这些都需要学生个人独立自主完成,而大学生虽然已经成年,但是由于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不一样,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存在差异。有的学生可以按时按量完成教师布置的线上课前课后任务,而有的学生因为学习能力不足或懒惰松懈思想不能按时按量地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课后任务。而线上教学由于其空间上的局限性,不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监管,很可能造成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脱节,不利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形成。

3.学生有效掌握知识的效率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线上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会上传大量的相关教学资源,包括课件、视频、相关心理测验、心理活动方案和课后作业等,在海量的学习资源中,学生学习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到时又很难捕捉到有效的知识,造成学习效率的低下。另外,线上教学虽然也有教师直播的环节,但在直播过程中,教师对学生很难进行有效监管,学生有没有认真听课,听课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疑问,连上课点名次数也是有限的,这样一来学生有限掌握知识的效率又再一次受到了限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根据教学需要必须组织一些学生活动,有的是团体活动,有的是小组活动,线上教学在活动组织这一块存在很大壁垒,所以容易陷入纯知识的讲解,不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

三、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优势和挑战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优势

混合式教学模式是将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线上教学任务采用模块化教学,体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题,对大学生生活实际具有针对性。混合式教学模式线上任务先由教师发布,课堂教学有教师指引,能有效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将一部分学习任务提前到了课前,由学生自主学习,课堂部分以学生活动和展示为主,真正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很多学习活动都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避免了传统教育学生学习单打独斗的现象,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挑战

混合式教学模式强大的优势背后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师提出的巨大挑战。首先,教师要更新教育理念,从自己教学的舒适圈和熟悉圈中跳出来,不断学习,不断尝试,树立适应时代的教育理念。混合式教学模式虽然秉承以学生为中心,但是不代表教师就无事可干,教师要具备更加深厚的专业知识,才能在更高的角度引导学生。混合式教学模式既有线上微课,又有线下活动组织,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更加强大的活动组织能力和综合素养,才能把线上线下教学有效地支撑起来。总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改善自己的教学方式,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学生的需求。

四、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1.以生为本的原则。在混合式学习教学设计中,要充分体现教师是教的主体,而学生是学的主体,二者不同的地位和作用。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要有目的、有计划地与学生一起设计课程内容和教学活动,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作为知识的先行者是教的主导,教师引导整个教学过程,在知识的提炼和筛选上起主导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有效引导学生参与到课程当中来,以问题为导向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实践性原则。混合式学习强调把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统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现代化的网络教学平台,指导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亲自动手操作,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通过反复实践操作,将所学的知识内化为自身的技能。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心理健康问题,思考生活中的心理健康问题,解决生活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助人助己。

3.整合性原则。混合式学习既吸取了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又充分利用了网络教学在线资源。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一定要注意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并努力做到优化整合。要重视完整知识结构体系的建立,既强调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也要加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修,使学生成为具有完整人格的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要将传统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在课程中既重视心理健康知识的获得,又重视心理调节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成为人格健全的健康人。

(二)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步骤

1.课前探索学习。采用线上方式,模块化主题,教师布置学习任务和前测试题,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课前任务。

2.课中答疑解惑。采用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巩固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教师对课前学习的疑难问题进行集中解答;强化实践技能,学生有针对性地对某个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小组讨论提出心理调整策略;引入模拟情境,采用心理剧方式,模拟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情境,小组合作探讨解决心理困扰的方法,并在心理剧中表现出来。关注心理健康,重视对大学生常见心理困扰的解决,激发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3.课后拓展。学生完成心理健康主题的手抄报、自画像、小组游戏活动等。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案设计示例

1.课题:心灵世界的统帅——自我意识。

2.课型:新授课。

3.授课教师:彭海林。

4.授课年级:2020级金融数学本科班。

5.授课形式:翻转课堂。

6.学情分析:该课程针对的是所有本科专业一年级学生,学生刚刚经历高考,进入大学,在环境、身心和学习方式上都面临巨大转变。正视自己的内心,及时调整自己,是所有大一新生要面对的挑战。

7.教学目标。认知目标:正确认识自我意识、自我意识的结构,掌握自我意识发展的一般过程,理解自我意识的常见偏差。方法目标:能够正确评价自己并表达自我,能够自主提出完善自己的方法,能够运用心理剧,直观地把自我认识和自我调节展现出来。情感目标:树立悦纳自我的观念,激发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资源:学案,微课,测题,PPT,相关视频,自我意识的心理剧参照剧本。

8.教学过程。(1)自主学习任务。网上任务一:观看微课,边看微课内容,边记笔记,将课程重点记录下来。带来教室作为后续学习材料。认真观看,通过微课教师讲解,能够理解基本知识点。为了达成自主学习的目标,为课上理解更深入的知识点做好铺垫。网上任务二:六道选择题自测,看完微课后,看看自己的掌握情况,自我检测。网上任务三:小组为单位准备自我意識主题的心理剧本和排练。按照课堂事先分好的小组,准备自我意识主题的心理剧本,主题大范围内题目可以自定,做好心理剧排演工作,准备课堂展示。(2)线下教学组成:根据课前学生自主学习的学情,结合三维目标,确定以下教学流程。首先,课堂上导入并进行自我意识的理论知识答疑(7分钟)。以自我意识异常的某大学生为例导入,引出自我意识对大学生发展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认识自我,悦纳自我。针对学生线上学习的数据,测试题的结果进行反馈,同时进一步对学生线上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及重难点知识点进行讲解。清楚把握学生线上学习的情况,并排疑解难,让学生充分掌握理论知识,为后面的应用打下基础。其次,互动训练一:我是谁“二十问”(5分钟)。我是谁“二十问”由学生个人进行快速回答,做完了看一看,在自己的心中,你是怎样的人?哪些是肯定的?哪些是否定的?(正确认识自己)。再次,互动训练二:“别人眼中的我”(5分钟)。小组为单位,传带有姓名的纸条,同伴写下优缺点,最后传给当事人。(正确认识别人眼中的自己)。然后,小组进行自我意识的心理剧展示(25分钟)。四个小组展示心理剧(每组5分钟,共20分钟),以假设的一个大学生人物形象为核心,要表现自我意识的困扰以及解决困扰的过程,结束后小组进行自评和互评(5分钟)。通过小组心理剧展示,更加深刻地认识大学生自我意识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的方法。最后,教师评价并结课(3分钟)。

9.課后拓展:每个学生完成一个自画像。

10.课后反思:通过小组心理剧展示,更加深刻地认识大学生自我意识问题,并积极探索解决的方法。基本教学过程能够完整呈现,但是心理剧的展现不够深入,学生的自评互评能力也有待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健.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学生满意度的实证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1):173-175.

[2]郜艳丽.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研究——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94(6):212-214+223.

[3]仇妙芹,林仲英,刘宇琛.“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J].教育观察,2019,8(32):66-67+76.

[4]王红彬.混合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应用[J].高教学刊,2019(13):103-105.

[5]胡瑞平.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和实施[J].才智,2019(16):112.

Application of Mixed Teaching Model in the Course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PENG Hai-lin, SHU Ting

(Faculty of Teacher Education, West Yunnan University, Lincang, Yunnan 677000, China)

Abstract: Starting from the concepts of the mixed teaching model and the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and online teaching model in the course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challenges of the mixed teaching model in this course, and focuses 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ixed teaching model in this course, including the principles followed by the mixed teaching model and some examples of teaching design of the mixed teaching model in this course.

Key words: mixed teaching model; online teach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model;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猜你喜欢

传统教学模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混合式教学模式
混合式翻转教学模式对高职院校外语师资的要求及建设策略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媒体广告制作》课程中的应用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新趋势
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手段的实施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