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猪场存在问题及疫病控制对策

2021-05-12马小青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2期
关键词:混合感染疫病防控猪场

马小青

摘要:针对许多猪场存在频繁发生混合感染性疾病、普遍发生继发感染和免疫抑制性疾病、呼吸道疾病突出、硬件设施不完善等许多复杂问题,在此提出以下疫病控制对策,希望引起广大养猪管理者的重视,确保猪群健康的生长和发育。

关键词:猪场;混合感染、设施设备,疫病防控

1猪场存在的问题

1.1频繁发生混合感染

随着饲养方式的密集化,养殖环境相对恶劣,猪场疾病发生多以混合感染为主,猪群通常会感染2~3种以上的病原体,几种病原体协同作用造成混合感染,进而致使猪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大大增加,给猪场带来的危害极其严重。猪群发生混合感染性疾病后,不仅是细菌混合感染,还会有病毒的混合感染,甚至有细菌和病毒的混合感染,猪群发病后症状不典型,给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带来一定难度,这也是造成猪群死亡率较高的一种原因[1]。

1.2普遍发生继发感染

规模化养猪场普遍发生继发感染现象,尤其是猪群发生猪肺炎支原体、猪圆环病毒2型、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等原发性疾病时,在猪群遇到温差较大、转舍、免疫接种等应激情况下,极易引起继发感染,尤其是猪群发生呼吸道疾病时,遇到外界天气突然变化,就能够引起继发感染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猪链球菌病、猪巴氏杆菌病和仔猪副伤寒等疾病。在猪群感染猪肺炎支原体疾病时,比较容易继发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副猪嗜血杆菌等疾病。

1.3硬件设施老化

一些猪场虽然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但是硬件设施没有得到进一步完善,尤其是一些饲养时间较长的老猪场,猪舍内的饲养设备损坏、老化严重,不能给猪群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和充足的饲喂饮水条件,甚至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而规模化养猪业均需要较高的饲养管理水平,如果硬件设施不完善,就给养猪场的充分利用提出严峻的挑战,并且严重威胁着猪群的身体健康[2]。

2疫病控制对策

2.1尽快完善硬件设施

养猪场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应相继增加投入设施设备的资金,尤其是硬件设施老化的猪场,需要将道路、供电供暖设备、通风降温设备、料槽水线等进一步维护或更新,这样在满足猪群正常采食饮水的同时,还可以维持舍内环境适宜,避免猪群发生各种应激反应。同时良好的路面基础给猪场冲洗和消毒带来便利,促使疫病得到进一步净化和控制。

2.2掌握疫病种类和发生规律

由于养猪场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发病率较高,管理人员应根据猪群饲养状况、设施设备、环境条件、本地疾病流行情况等,再结合猪群发病临床症状、剖检病变,借助技术水平较高的科研单位或院校的实验室,来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检测和诊断。掌握本场猪群存在的疾病种类和发病规律,从而制定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这也是做好疫病防控的关键因素[3]。

2.3建立生物安全体系

首先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实现自繁自养模式,尽量减少从外界购进种源的机会,必须引进种源时,应从无疫病区域引进,并且经过严格的检疫合格后方可引种。引进猪场后先经过隔离饲养才混入大群饲养,这样可以防止将外界病原体携带入场。

制定科学可行的消毒制度,由专门人员来完善实施消毒程序,确保猪舍内外环境得到定期的清洗和消毒,定期清洗和消毒饲喂和饮水系统,避免饲料和饮水受到污染,保证生产中各个环境清洁卫生,减少和消除环境中污染的病原微生物,降低猪群发生外源性继发感染的机会。

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和本场疫病种类,由专门的兽医人员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且在选择疫苗时保证质量和毒株相符,按照疫苗说明正确操作,确保免疫接种效果。合理使用疫苗,做好猪场疫苗免疫接种。建议猪场重点免疫接种好猪瘟、伪狂犬病、猪气喘病等传染性疾病,同时根据检测抗体水平来调整免疫接种程序和进行紧急接种,控制主要疫病的发生。

2.4树立预防为主的理念

大多养猪场还采用传统疫病控制观念,认为猪场有一名好兽医就万事大吉了,猪群发病后全靠兽医来诊断治疗,或者一味相信疫苗的作用,这些都是防控疫病方面的误区。因为再有效的疫苗,如果饲养环境污染严重或者猪群体质较差,也不能获取理想的免疫接种效果。同时药物也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再加上大多猪场的发生是混合或继发感染后,不是单纯的细菌感染,如果使用药物也不会收到明显的治疗效果,甚至没有什么效果。所以在实际生产中会出现用药后病症有所缓解,一旦停药病情就会反复,甚至有的使用3~4个疗程的药物后,还是没有任何好转的迹象。因此防控猪群疫病发展的有效措施是预防病情的发生。

2.5提高饲养管理水平

在猪群饲养管理中预防猪只发生疾病的主要手段是提高猪体对疫病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所以需要供给优质全价的饲料营养,满足猪群生长发育的需求,避免发生营养缺乏引起的各种疾病。同时在饲喂过程中需要严格检查饲料形状和颜色,严禁将霉烂变质的饲料饲喂给猪群,因为猪群采食霉菌毒素超标的饲料后,不仅引起霉菌毒素中毒、体质下降,继发感染其他疾病。而且霉菌超标还可以引起机体免疫抑制,进而导致猪群感染各种传染性疾病[4]。

提供给猪群良好的环境条件,做好冬季防寒保暖工作和夏季防暑降温工作,避免猪群受到冷应激或热应激。加强通风管理,保证舍内空气新鲜充足,垫草干燥干净、阳光充足,并促使猪群适当进行活动,有利于增强猪群体质和抗病能力。

2.6定期观察猪群

加强日常管理,每天认真巡视猪舍,观察猪群体表、采食、饮水和精神状况等,一旦发现有异常病症应上报兽医技术人员及时追寻原因和诊断治疗。对于种用价值较高的猪群应每天上、下午逐头进行体温测量,并将检测的温度绘制成为热曲线波型,这样在猪群没有其他异常情况下,就可以在潜伏期或前驱期尽早发现病情,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无谓损失。检测温度应做到定时,因为外界气温、猪只采食、饮水、运动等都会对体温有所影响,并且猪只个体之间也有体温差异,因此在匯总温度时需要将特殊情况考虑进去,以免产生错误判断。另外可以认真观察种公猪的性欲、射精量和精液品质等能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3小结

规模化养猪场应完善药物预防方案,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容易感染的细菌性疾病,做出预防性给药方案,例如在哺乳期仔猪容易感染大肠杆菌发生腹泻,这样需要及时添加广谱抗生素药物来预防仔猪腹泻的发生,可以给母猪添加抗生素来预防乳房炎的发生。针对所存在的细菌性疾病种类和发生阶段,制定一个完善的药物使用方案。树立保健和预防观念,这样树立预防疾病的理念,在猪群的不同生长阶段合理选用抗生素或中草药,有利于预防猪群的外源性和内源性的细菌性继发感染,确保猪群健康状况和良好的生长发育[5]。█

参考文献:

[1]王兴辉,蒙炳超,龚才伟.黔南州某种猪场猪瘟免疫净化探索[J].中国畜禽种业,2017(8):37.

[2]贾俊岭,汤伟.谈谈猪舍空气过滤设施对控制猪生殖与呼吸症候群的应用及效果[J].兽医导刊,2016(14):233.

[3]胡元春.规模化养猪场疫病净化工作方案[J].现代农村科技,2016(18):63.

[4]朱建国,张任娜.对集约化猪场疫病净化关键措施的探讨[J].中国猪业, 2012(6):43.

[5]赵继宁,郑增忍.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国际规划与我国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策略研究[J].中国动物检疫,2008(12):37-38.

猜你喜欢

混合感染疫病防控猪场
南昌多措并举稳定生猪生产 督促865家规模猪场提升改造
中小型猪场建设与管理中的几个问题
肉羊规模化养殖疫病防治建议
规模化养殖肉牛的疫病防控举措分析及讨论
猪流行性腹泻与传染性胃肠炎混合感染的综合防治
水灾后畜禽养殖场的疫病防控措施
一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和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诊治
规模猪场疫病防控综合措施
用保鲜膜保护超声扫描仪提高猪场生物安全性
中小型规模猪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