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思结合,让学生真探究、真成长

2021-05-12毛德录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纸盒猫头鹰陀螺

毛德录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袭,全体学生居家学习,我们通过家庭调研、分析需求、详定计划、启发指导等方式,让学生学思结合、乐在其中。

1.重需求,巧规划

学校对学生情况进行了细致的调研,包括学生学习意向、家中网络设备等情况。针对调研结果,我们结合科学学科特点,归纳重点问题,如应设计怎样的学习内容以适应学生居家学习,应选取什么材料来适应商场关闭、快递停运的状况等。最终,学科组选择了“纸盒”作为教学材料,制定了“推送微课—个性辅导—作品展示—启发评价—总评”的辅导模式。微课的内容需保证延续性,围绕纸箱材料进行课程编排,既保证了学生思维的连续性,又减少了家长准备材料的负担。

2.做中学,学中思

充分研讨之后,教研组将所学内容分为两个单元。第一单元为“玩转纸箱”,包括“小小障碍盒”“纸盒猫头鹰”和“纸盒空气炮”三课;而“做陀螺”“多变的陀螺”和“陀螺的足迹”三课则属于“玩转陀螺”单元。这样的课程设置,可以让学生在动手制作中完成相关科学知识的学习,并在不断思考、改进的过程中完善作品,培养创新思维。配合学校的清明节活动,我们还特别推出“做风筝”主题探究课。在让学生学习风筝制作技艺的同时,又针对清明节蕴含的特殊意义,对学生进行德育,让学生思考我们的国家、世界正在发生什么,我们的同胞经历了什么,进一步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3.真辅导,促成长

对学生进行行之有效的辅导,是保证学习效果的重要环节。中低年级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较弱,需要教师进行启发和引导。居家学习期间,教师更应该在评价时做到详尽、具体,帮助学生完成线上学习。在同一主题中,学生制作的作品各具特色,表达方式与能力也存在差别。有时学生展示作品时缺乏必要的讲解,评价就很难聚焦到学生思维。教师会在每一次的评价中不断鼓励学生把所思所想表达出来,并不断帮助学生梳理,找到更适合的展现形式;对于已完成的作品,教师在肯定的同时不断予以启发,激发学生进一步改进完善作品。

在个性化、启发式的辅导下,学生的创造热情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创新作品不断涌出。如在“小小貓头鹰”的设计中,一开始学生只停留在将猫头鹰变成小兔子、哪吒等浅层次的变化上,随着活动的不断深入,学生开始出现了设计及结构上的变化,猫头鹰不仅眼睛可移动,翅膀也跟着动了起来,有的学生利用电路知识让猫头鹰的眼睛发光,甚至有学生研究起了摆动快慢的影响因素……启发式、个性化的辅导,提升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实现了真探究、真成长。

猜你喜欢

纸盒猫头鹰陀螺
猫头鹰
猫头鹰
做个纸陀螺
猫头鹰
玩陀螺
陀螺转转转
我最喜欢的陀螺
纸盒变身机器人,低碳环保又好玩
小纸盒有大作用
纸盒的奇思妙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