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节融入跨学科主题课程的实践

2021-05-12王媛

北京教育·普教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体育节跨学科育人

王媛

体育节是展示学校体育文化与精神风貌的窗口。随着课堂改革的推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的核心素养,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学校把跨学科主题课程的概念融进体育节,开发了跨学科“根品”主题课程,践行“根品”教育。

1. 学科梳理,体育节中育“根品”

“树有根  人有品”是我们的校训。“根+品”可以作为多学科融合的主题,设计思路可以发散为树的品质,每班可以选择一种树木作为班级名称,班牌的设计可以选取其中的元素,入场式的展示也从这个角度出发。

主题选好后,接下来是制订教学目标。以“根品”主题的体育课程为例,教学目标可以这样设定:一是通过参与体育比赛或体育相关课程,初步感受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的融合与互动性。二是参与体育活动,发展全身协调能力和身体控制力,体会同学间的浓浓情意,感受学科融合下的体育课程,提升探究合作、有效表达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树立科学锻炼的意识,养成健康生活习惯,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2.全员参与,体育节中践“根品”

实践中,一方面要淡化选拔、竞技意识,强化普及性,同时还要考虑学生的主体性,不仅要学生参与其中,享受体育带来的快乐,还要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让学生参与到体育节筹备组织及实施中。

体育节中设置了有趣的比赛项目。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数学表格进行成绩统计,制作积分表,体验做运动会成绩记录员;美术课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记录精彩瞬間,并试着画一画,记录体育活动的美好瞬间;班会课中,班主任引导学生关注奥运会,以小组为单位收集整理数据或资料,并以脱口秀的形式,分享在参与体育节各项活动时遇到许多实际问题,如挫折、胜负欲、赛前准备、比赛时的心理调节等。

3.丰富评价,体育节中固“根品”

在评价上,学校“体育节”跨学科主题课程本着参与和竞争并重的原则,除设立优胜奖外,还优化评价机制,更多关注学生在参与活动中的实际获得,引导、鼓励学生表达参加体育节后的感受。如思品课从学生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勇敢面对挫折,树立正确的胜负观念。在培育“根和品”的跨学科的主题课程中,学校更多鼓励合作和团队精神,引导学生养成参与体育的习惯,形成终身运动的意识。

在体育节中进行跨学科主题课程的探索,深挖了体育的隐形育人价值,关注了学生探索中的实际获得。随着探索的深入,体育节中跨学科的主题课程会逐步打破体育课育人的局限性,使学生形成适应社会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

猜你喜欢

体育节跨学科育人
阳光体育节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玉泉体育节
阳光体育节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