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城市理念下休闲生活圈规划路径
——基于城市社会学视角

2021-05-12金云峰袁轶男梁引馨崔钰晗

园林 2021年5期
关键词:生活圈社会学个体

金云峰 袁轶男 梁引馨 崔钰晗

休闲生活圈作为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城市化发展高品质空间形式,通过对其进行规划,可以将人民城市“五个人人”理念具体化到城市更新行动中。基于城市社会学视角去理解休闲生活和休闲生活圈,探索建设人民城市的休闲生活圈规划,提出不同可达层级的休闲生活圈规划以及具体规划路径,为人民美好休闲生活的实现与城市高品质发展提供支撑。

风景园林;人民城市;休闲生活圈;城市更新行动;日常生活圈

1 背景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上海期间提出“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为城市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共上海第十一届委员会于2020年6月23日召开的第九次全体会议强调,把握人民城市的人本价值,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休闲生活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普遍化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重要体现。当一个城市的人均GDP达到3 000~5 000美元,城市将在各个层面呈现出休闲化发展的趋势[1]。随着全国各个城市经济水平的提升、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休闲化发展已经成为必然趋势,人们对于城市休闲功能的需求逐渐增强,休闲设施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愈加密切,人民对休闲生活的追求是对美好生活向往的直接体现[2]。

2 休闲及其城市社会学价值

2.1 休闲与休闲生活

2.1.1 休闲的定义

我国先秦时期产生了可追溯的休闲思想,《诗经》中“朝吟风雅颂,暮唱赋比兴,秋看鱼虫乐,春观草木情”蕴含了丰富的中国古代休闲观念[3]。西方“休闲”概念的明确提出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Aristotle)把休闲誉为“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是科学和哲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4]。休闲的本质是人类生活的一种状态,同时具备个体属性和社会属性。目前戈德比(Godby)教授对于休闲的定义得到了研究者们的广泛认可,他认为“休闲是从文化环境和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中解脱出来的一种相对自由的生活”[5]。通俗来说,休闲是个体或群体在相对随性的状态下,以舒适的心理和生理状态选择使得自身身心愉悦的活动,最终达到身心放松、自由体验的目的。它具体反映了个体和社会整体的发展状态,同时对个体和整体的发展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休闲活动或休闲生活所具备的体验性、娱乐性、自由性、趣味性是人们追求休闲的根本原因。

2.1.2 马斯洛需求层次视角下的休闲生活

马斯洛(Maslow)提出,人的需要由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5个等级构成。在这5个层级中,生理和安全的需要处于最底层,是人类生存、生活最基本的需求;归属与爱、尊重的需求处于中间层,是人们在满足生活、生存基础之上的情感、价值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则处于最顶层,是人最终实现自身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的需求[6]。人们对于休闲生活的需求处于马斯洛(Maslow)需求层次的最顶层,是人们在实现生存、生活的基本需求以及情感满足的需求之后,对自我价值实现的外化需要。

休闲生活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组分,在城市发展的历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有学者认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休闲在人们生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7]。休闲生活首先是个体的生活,是个体在工作之外的闲暇时间内进行的具备娱乐性、体验性、自由性和趣味性的活动,是体现个体特质的生活范畴,强调个体的自我追求与自我价值;其次,休闲生活具有社会性,是社会关系中不可替代的成分,体现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以及个体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休闲生活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够促进个人与社会的正向发展,能够为个人价值的实现和社会和谐发展提供内在动力[8]。

2.1.3 城市休闲设施分类

休闲生活的便捷化得益于城市中不同类型休闲设施的完善。学者乌尔曼(Ullman)在1954年提出休闲设施在城市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尤其在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人才引进方面[9]。工业革命之后,公园、绿地[10]、博物馆、运动场所等休闲设施的配置日益完善,这种现象既是人们对于休闲生活需求日益增加的表现,同时也促进了城市休闲生活的普遍化。城市中的休闲设施按照不同类型可作分类如表1[11]。

表1 城市休闲设施分类表

2.2 城市社会学视角下的休闲化发展

城市社会学又称都市社会学,是以城市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社会组织、社会问题和社会发展规律等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12]。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理解城市休闲化发展,是基于城市中冲突、合作、共享等错综复杂关系的深度思考。

2.2.1 社会空间与休闲行为的互动联系

当前,我国的城市发展已经达到精细化管理和品质提升阶段,受到“新城市主义”“精明增长”等规划理念的影响,人的需求以及城市空间对于生活质量提升的重要意义开始受到重视,但在规划管理的过程中“见物不见人”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与解决[13-15]。1984年,吉登斯(Giddens)提出以社会空间视角思考都市生活的整体范式,将空间和区位视为日常生活和日常社会关系的重要部分,强调空间对于日常社会生活以及城市发展的重要性,同时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要素纳入到规划与管理的参考要素中[16]。

扬·盖尔(Jan Gehl)把人的户外活动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必要性活动是各种条件下都会发生的活动,如上学、上班、购物等,即日常工作和生活事务,这一类型活动大多与步行有关;自发性活动只有在适宜的户外条件下,有参与的意愿才会发生的活动,大多属于宜户外开展的娱乐消遣活动,这一类型活动有赖于外部的物质条件;社会性活动指的是在公共空间中有赖于他人参与的各种活动,包括游戏、交谈、各类公共活动等,多发生于向公众开放的空间中[17-18]。人的休闲活动是交叉于这3种活动之中的,其本质是人与社会的关系状态,城市中的社会空间与休闲行为之间的互动联系在于城市中的空间品质、布局可以影响人的交往和休闲行为,而个体、群体及其之间的休闲行为模式也会对社会空间的发展进行引导[13]。

2.2.2 城市休闲化发展的社会学价值

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城市休闲化发展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城市环境(城市生态)、城市社会结构、城市社会组织、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问题缓解几个层面。

(1)城市环境(城市生态)。随着亲近自然的意识愈发强烈,人们对于休闲场所的要求也愈发接近自然化。城市环境会随着城市的休闲化水平提升而改善,同时随着人们休闲意识的增强,政府和公众对于高质量城市环境的维护投入也会增加。

(2)城市社会结构。城市社会结构涵盖了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劳动结构等多个层面,城市休闲化对于城市社会结构的改变主要体现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两个层面。休闲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具体来说,当城市在人均GDP达到3 000~5 000美元以后,其综合实力将能够支撑城市进入一个居民生活方式、基础设施、城市功能和经济结构等方面综合快速发展的城市休闲化时期[19]。此时,休闲经济作为刺激城市新消费并塑造新的生产方式的重要元素,正在通过提供休闲产品与服务,促进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与升级,同时也是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与社会空间布局变化的内在驱动力之一[20]。

(3)城市社会组织。休闲化发展会带动社会中文化类、社区类社会组织的发展,深度休闲项目更是会带动更加专业的自发性组织诸如骑行团队、城市文化深度探游团队的专业化、规模化,从而对居民主动参与城市建设、多层次感受城市文化、深度激发在地自豪感产生重要影响。

(4)城市生活方式。城市的休闲化发展是城市生活方式满足基本日常生活向满足高品质幸福休闲生活转变的体现,休闲化给城市居民带来更多样的生活方式的选择,比如高质量的骑行道给人们出行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将休闲注入到人们的日常点滴中,多样化的休闲方式和休闲场所的选择让人们有条件选择更加健康、绿色的休憩娱乐途径。

(5)社会问题缓解。城市的休闲化发展会给城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带来改善的契机,同时也会对促进社会公平起到正面的影响。

3 “生活圈”概念:休闲生活圈与日常生活圈

3.1 日常生活空间与“生活圈”概念

哈贝马斯(Habermas)基于社会学理论将日常生活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解析。他认为,日常生活是个体在进行交往行为时始终置身其中的境域,其结构一般具有文化、社会、个性3个层面,在此3个层面上,个体寻求理解、协调互动和社会化来满足社会文化再生产、社会整合和个性成长的需要。因此,日常生活对于交往的开展、社会的形成、个体的生产有重要意义,是人们进一步理解生命价值与文化世界含义的基础[21]。日常生活空间作为容纳日常生活进行的场所和空间的综合,其实质是人、活动和空间的综合,由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活动与交往以及社会关系组成。同时,日常生活空间作为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一部分,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提供多种使用功能,满足不同人群在城市中日常生活的需求[22-23]。

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生活圈”的概念与日常生活空间的概念有共通之处,既具有丰富的时空尺度属性,又涵盖了人的日常活动、社交开展以及价值实现的社会学内涵。1965年,日本的城市规划为解决环境污染、资源分配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了“广域生活圈”的概念,试图通过中心城区的空间治理与交通体系再配置,形成服务城市的空间圈层[24]。1990年,藤井正等对生活空间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日常生活圈是城市中人们日常生活范围的集合[25]。

生活圈概念引入国内后,各专业学者对其展开了研究,如袁家冬等将日常生活圈划分为3个圈层,分别为基本生活圈、基础生活圈和机会生活圈,其中基本生活圈是指满足城市居民居住、医疗、教育等最基本生活需要的行为范围;基础生活圈指满足居民就业、游憩、对外交通等需要的行为范围;机会生活圈则指以满足城市居民不经常的某种需要为主而形成的行为范围[26]。随着研究深度的推进,研究者开始关注到生活圈的社会学意义,如孙德芳等认为生活圈作为承载城乡公共服务的重要物质载体,是特定地域的社会系统内具有方向性与相邻领域的重叠性的圈层结构[27]。2018年《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具体定义“生活圈居住区”的概念为“满足居民物质与生活文化需求为原则划分的居住区范围”[28]。总的来说,国内的学者多从规划的角度出发,研究偏向城市公共设施的配置、基础设施系统的调整等,从生活圈结构与应用的角度探讨城市圈层空间的组织方案。

3.2 休闲生活圈内涵与意义

3.2.1 休闲生活圈内涵

日常生活圈指的是以居住地为中心,居民开展通勤、学习、购物、医疗等日常活动而形成的实质性地域空间范围,反映了一定范围内设施供给与居民日常需求的动态关系,其核心是为居民提供便捷、可达、公平的满足基本日常生活需求的设施[29]。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基础功能的不断完善,人们对于休闲生活需求的频次和深度不断提升。相较于日常生活,休闲生活能够改善自我形象和自我表达,促进身体和心理健康,改进社会关系,有助于个人的成长和幸福,是城市高质量发展与个体深层次追求的重要体现。日常生活圈对应的是保障人们基本需求的日常生活,而休闲生活圈则涵盖个体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图1)。休闲生活圈不仅仅是一个空间地域概念,而是具有社会学意义的城市化发展高级阶段的空间形式。休闲生活的内涵在于个体身心健康、精神娱乐、文化追求、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实现,这与人民城市“五个人人”理念以及以人为本的价值倾向是统一的。

1. 休闲生活圈、日常生活圈与人民城市“五个人人”理念关系示意图

具体来说,休闲生活圈是以个体为中心,开展有利于身心健康的体育、游憩、文化、娱乐等休闲活动所形成的空间范围或行为空间,通过空间联系来表征人与社会之间的社会联系。对城市发展来说,休闲生活圈直接反映了人人共享的高品质生活的精神内涵,以及人的休闲活动空间与社会公共空间之间的互动关系。人民城市的建设要求规划能够精准反映高品质休闲资源的空间地域配置供给与城市居民需求之间的动态关系,以保障城市的高质量发展和空间、资源公平,休闲生活圈的规划可以使人在城市中切实感受品质生活,体会“人民城市”国家战略的传导。

3.2.2 休闲生活圈的意义

当前,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已经对休闲生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对休闲生活的类型也有各种角度的解读,如时间角度、体验角度、状态角度、审美角度等。在人民城市建设的视角下,休闲生活的价值内涵对于城市空间规划管理有着重要意义,但休闲生活本身不可规划,因此需要通过对休闲生活圈的规划,将休闲生活所蕴含的社会学价值具体化。

城市社会学的观点认为城市作为一个提供居民日常所需各种服务的系统,其中的住宅、学校、交通、医疗设施、社会服务设施和文化设施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需的组分,城市中的空间概念需要依托于更广阔意义的社会学概念来解释:空间作为社会的基本维度之一,是社会关系的表达形式,空间和人的行为无法从社会组织及社会变迁的整体过程中剥离出来[30]。从城市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市的本质是个体化(个性)与社区共同化(认同)的对立发展,而圈层的建立是城市中新的象征性中心的建立,代表了不同群体、个体价值相互冲突时仍然能够取得共识的识别点。因此,在城市发展和更新的过程中,空间的布局和圈层的规划不仅仅是物理空间层面的优化,更是通过物质空间的形式加强城市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链接。对休闲生活圈的规划实质上是将人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追求、自我实现以科学、具体的方式融入城市的发展中。

从个体层面来说,休闲生活圈规划所带来的休闲生活品质的提升直接表现在人的身心健康和幸福感提升层面,休闲生活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能够缓解人的身心疲劳、紧张与压力,从而促进和提升人的心理健康与幸福感;其次,休闲能够满足人在完善自我认知、发掘自我潜能、调试心理状态以及提升自身修养等方面关于自我实现层面的需求。同时,深度的休闲生活体验,更能使参与者系统性、高专注力地投入其中,并从此获得技巧、知识和经验,以实现自我价值的深度挖掘[31]。从整体层面来说,休闲生活圈的规划给人们的社交、社会认同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人的休闲生活在很大程度上涉及社交生活,个体通过持续参与休闲活动,在个人休闲、放松的同时提升自身经验,从而具备某一领域(比如保龄球、攀岩、广场舞、艺术展览等)的专业知识,进而得到此休闲活动所属社会圈层的普遍认同,拓展社交圈。休闲生活圈规划所附带的经济价值、教育价值以及在进行休闲生活圈规划时对休闲娱乐场地、场馆的评估和统筹安排,是对社会公共资源合理化提升的重要举措。同时,休闲生活圈规划的过程不仅是人们对于美好休闲需求的实现,休闲生活圈中内含的休闲活动、休闲产业以及人的休闲观念也能够折射出城市的形象和质量,是对社区凝聚力、文化认同与自信以及社会和谐度的深层次体现[4]。

4 休闲生活圈规划

4.1 不同层级休闲生活圈规划

休闲生活圈规划是对休闲生活的具体规划(图2),也是城市品质与社会公平提升的有效手段。休闲生活圈的规划应按照不同的需求划分层级:

2. 休闲生活圈层示意图

(1)15 min步行可达休闲生活圈规划:满足居民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步行可达的社区级公共休闲空间需求的休闲生活圈规划。此层级的休闲生活圈规划需满足平常休闲活动频次的基本要求。以15 min步行距离为范围,以人们的生活、生产为中心,开展步行舒适度较高范围内的休闲生活圈规划,设置普遍性休闲设施,为人们休闲活动日常化提供可能,如居住社区级读书室、健身房,公司附近的口袋公园等。

(2)15 min骑行可达休闲生活圈规划:满足居民日常生活中骑行至区级公共休闲空间需求的休闲生活圈规划。人们的休闲需求提升不仅表现在对休闲设施可达性方面的需求,还表现在对于更多类型、更高质量、更大规模的休闲设施和休闲公共空间的需求。同时,近年来共享单车、绿色出行观念的普及让人们的出行更加环保,也使得人们的休闲生活更加便捷。以15 min骑行距离规划休闲生活圈,充分考虑人们对于更多类型、更大规模、更高品质的休闲生活的需求,为其提供更加多样的休闲生活选择。

(3)30~60 min公共交通可达休闲生活圈规划:满足居民偶发性短途出行需求的休闲生活圈规划。当下休闲行为在人们生活中逐渐日常化,城市公共交通诸如城际列车、轨道交通的健全建设使得全域休闲成为可能。人们更容易选择短距离的休闲活动作为周末以及节假日放松、休闲、游览的方式。以30~60 min公共交通可达距离为范围,满足人们下班后、周末、节假日偶发性短途出行休闲需求。

4.2 休闲生活圈规划要点

(1)休闲生活的基础是日常生活,城市管理者只有在完善城市公共基础设施、优化居民生活空间的基础上,才能打造高品质的休闲生活圈,为居民和游客营造一个适宜、便捷、安全、高效的休闲生活环境,让更多的人享受休闲权利。

(2)时代的发展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途径,人们的审美能力和休闲需求也有了极大的提升与变化。城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充分把握居民的休闲需求,生产和供应符合市场规律和消费者需求的休闲消费品,满足居民不断提升的休闲消费需求。

(3)在人民城市“五个人人”理念的指导和要求下,休闲生活圈规划应做到以人为本、重视个体需求和群体差异。休闲生活圈规划应区别于单一自上而下的规划途径,需要多方参与和及时反馈、迭代(图3),充分发挥人民的能动性和参与度,以多主体参与的形式保障人民能够感受到国家战略的传导。

3. 休闲生活圈规划路径

5 结语

随着人民城市“五个人人”理念的深入人心,人民群众对于休闲生活与城市品质的需求必然会愈加迫切。休闲生活圈的规划在此趋势下显得尤其必要,其规划内涵也意味着惯常的规划模式转向多方参与的趋势。在城市社会学视角下,休闲生活圈是城市中一个象征性中心的建立,代表了不同群体在个体价值相互冲突时仍然能够取得共识的识别点。休闲生活圈的规划意义在于人本思想在规划与管理过程中的具体化,需要把握城市居民、游客不同层次的需求,对应落实到休闲生活圈的各个层次,让人民美好休闲生活与城市高品质发展的愿景变得切实可行。

猜你喜欢

生活圈社会学个体
呼和浩特市中心城区生活圈划分研究
中国社会学会农业社会学专业委员会成立
基于GIS的生活圈居住区规划与优化研究
——以哈尔滨市道外区为例
城市社区生活圈的规划探索
——以南京为例
边疆研究的社会学理路——兼论边疆社会学学科建构之必要性
广州周边:价格洼地!“一小时”生活圈 7字头置业广州后花园
第八届全全科学社会学学术会议通知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孤独、无奈与彷徨:“空巢青年”与“独居青年”的社会学分析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