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地区建筑屋面防水技术研究
——以海南某建筑楼面防水工程为例
2021-05-12郭鹏戈
郭鹏戈
海口美兰国际机场有限责任公司 海南 海口 571126
在建筑工程领域,屋面防水工程的质量对一个工程起到至关重要的影响。建筑屋面长期暴露于雨、雪、阳光直射等干湿、冷热变化剧烈的环境中,极大的加剧了屋面各构造层的老化速度,特别是防水结构的破坏,对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建筑内的人民财产造成较大伤害[1-2]。特别是在海南地区,阳光照射强度大,雨水充沛,台风季风力强劲,风化作用更加强烈,极大加剧了屋面防水结构的老化速率。因此,针对海南地区防水施工技术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本次以海南某建筑楼面防水工程为研究对象,撇开施工因素上的差异,从防水构造上深入探讨目前广泛性应用的防水技术在热带季风气候区域下的应用实例,提出适用海南地区的屋面防水做法,以达到提高区域性建筑工程防水施工质量的目的。
1 我国目前楼面防水工程现状
从全国性建筑设计来看,目前混凝土屋面结构层主要由找平、保温、防水、面层构成,最为典型、全国应用范围最广的屋面防水施工工序自下而上为结构板→找坡层→保温层→保护层→找平层→防水层→保护层→面层[3-4]。此种做法广泛应用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由于其防水层位于保温层之上,距离面层较近,因此受面层影响较大,当面层及其保护层因外部自然环境风化破坏时,将直接影响到防水层。由于目前保温层主要采用多孔隙保温材料,蓄水能力强,一旦防水层被破坏,将造成保温层内大面积进水,从而导致建筑物结构进水,影响建筑物寿命及建筑物的使用[4],目前我国大部分屋面漏水均为此种原因造成。
2 实例探究
本文以海南某建筑楼面防水工程为例,研究对象地处海南省海口市,位于北纬19°32′-20°05′,东经110°10′-110°41′之间,地处热带,为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条件。
2.1 现状
该建筑物因工程改造原因,需对楼面原构造层进行破除,楼面破除后,对结构板以上部分进行剖面勘查,发现屋面防水构造采用传统防水做法,自下而上依次为:结构板→找坡层→隔汽层→砂浆保温层→砂浆保护层→防水卷材→保护层。同时,在上部防水卷材无任何破损的情况下,下部保温层中大面积积水,且防水卷材与其下部砂浆保护层处于完全分离状态,无任何粘结性能(图1)。
该建筑物于2016年12月建成,至2018年6月改造之时,投产运行时间不足2年,但在海南严酷的气候条件下,屋面防水已基本失效。
图1 研究对象屋面防水现状
2.2 防水失效机制探究
通过对案例工程屋面防水构造层查看,针对其防水失效机理进行探究,得出以下防水机制失效的原因:
由于海南地区外部气候条件恶劣,屋面面层受到比我国其他地区更加严峻的气候条件影响,屋面各构造层老化速率相比我国其他地区更快,同样的时间内屋面面层经受更频繁的热胀冷缩反应,该反应引发刚性面层出现裂缝,当裂缝达到足够宽度时,柔性防水卷材相当于直接暴露于烈日、暴雨中,老化速率急速增加,导致柔性防水卷材出现裂隙,从而造成局部性防水失效。随着大面积裂缝出现且雨水充沛,此时雨水将顺卷材缝隙大量进入下部疏松多孔的保温层,由于屋面的连续性,即使大部分防水卷材未破坏,也将造成整个楼面所有部位保温层出现窜水、积水现象[5-6]。
为了验证此防水失效机制的正确性,再次对屋面另外部位构造层进行破除,通过对多处破除点位现场勘查,确定目前研究对象楼面防水层防水功能已完全失效,破除后所有点位均出现蓄水(图2),实际情况与猜想结论完全符合。
图2 研究对象屋面保温层窜水
同时,该种防水做法导致的保温层内严重窜水、积水,给防水层破坏点位的确定造成极大的困难。实际情况中,往往防水层的破损处与楼板的裂缝处不在一处,因此,防水层破损,引起下部保温层内窜水、蓄水时,其保温层积水将四散流动沿楼板裂缝处漏至室内,而室内漏水点却不是防水层破损处(图3),这对防水层破损点位的确定以及防水层的修复造成极大的困难[7]。
图3 传统防水失效原理
2.3 防水机制的重新建立
鉴于传统防水做法中的防水层在海南严酷气候条件下的快速老化及防水层破损后保温层内大量积水且检修不便的弊端,经过查询相关论文,借鉴前人的成功思路[8],对案例工程的防水做法重新调整,将防水层置于保温层之下,整个楼面各构造层做法从下到上依次为:结构板→防水层→保护层→找坡层→保温层→保护层→面层。
将防水层置于保温层之下相比于原来的传统防水做法具有如下优点:
a.增加了防水层的物理保护厚度,使防水层远离表面恶劣的气候环境影响,减缓的防水层的老化速率,增加了防水层的寿命;
b.防水层直接与基层楼板粘结,只要防水层破损点与下部楼板裂隙不在一处,由于楼板自身的刚性防水,即使上部各构造层大量蓄水,也不会导致积水顺防水层与楼板缝隙进入室内,防水有效性大大提高;
c.由于防水层与楼板直接粘结,若室内漏水,则漏水点必然为防水层破损处与楼板裂隙重合处,将大大加快漏水点的确定,提高漏水点的修复速度。
根据以上研究思路,确定案例工程屋面防水层修复具体方案,结合现场实际及施工工艺方法,确保防水层与楼板面可靠粘结,防水处理自结构板向上施工方法为:结构板→油膏橡胶肽→胎脂布→油膏橡胶肽→胎脂布→防水卷材→保护层→保温层→水泥砂浆面层,侧边清理后,涂刷油膏橡胶肽并敷设胎脂布进行防水处理(图4),其上新铺防水卷材与原有防水卷材进行搭接粘结。其中,油膏橡胶肽与胎脂布的作用主要是填充楼板面细小缝隙,增加防水卷材下部基层抗裂性能及粘结性能。
防水工序完成之后进行闭水实验(图5)。闭水实验过程中无渗水、漏水现象,通过闭水实验验证,该防水处理措施得当,效果良好。完成闭水实验,进行开凿部位楼面恢复(图6)。
至2019年12月,对该处屋面进行查看,经过防水处理处无漏水现象,证明此做法完全适用海南地区。
图4 开凿部位平面及侧面防水处理
图5 闭水实验
图6 楼面恢复
3 结束语
案例工程将防水卷材置于保温层之上,在该区域严酷气候条件下,楼面各构造层变形程度较大,对防水卷材施加较大作用力,防水卷材物理保护层较薄,极易破损导致多孔隙保温层内层间窜水严重,楼面防水功能已完全失效。
该种做法虽在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但根据案例工程研究结果,其不切合海南当地情况,后续需注意避免此种做法,采用将防水层置于保温层之下,与楼板基层可靠粘结,可大大增加热带季风气候地区楼面防水效果的持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