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及隐匿性骨折临床影像学诊断方法探析
2021-05-12肖玉峰
肖玉峰
(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中心医院放射科,内蒙古 赤峰)
0 引言
X 线片检查诊断,是骨折患者临床常用的诊断方法,但疲劳骨折、衰竭骨折、隐性创伤性骨折及隐性骨内骨折等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由于断裂不明显、骨折特异性体征不显著,依靠X 线片检查往往难以及时发现,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现象,贻误骨折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机,给患者的疾病治疗和后期康复带来不利影响[1]。
而随着医学影像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层螺旋CT 诊断、核磁共振成像诊断等影像学检查方法,已经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为提高骨折临床诊断的精确性和治疗的及时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途径[2]。本文,通过对本院收治的64 例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分别进行两种不同的影像学诊断效果的数据对比,分析探讨多层螺旋CT 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两种不同影像学检查方法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9 年7 月至2020 年7 月在本院进行诊断并住院治疗的64 例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样本在本院所以接受的影响学诊断方法,将其中32 例通过多层螺旋CT 检查进行诊断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以核磁共振成像检查进行临床诊断的患者作为观察组。所选样本及家属均对参与本研究知情,并同意使用其相关资料数据进行本研究;患者相关资料数据分组后的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数据组间对比[(±s),(n,%)]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数据组间对比[(±s),(n,%)]
指标项目 对照组(n=32) 观察组(n=32) P 值影像学诊断方法 多层螺旋 CT 检查 核磁共振成像检查 -男女比例 18:14 20:12 <0.05平均年龄(Y) 44.65±10.50 45.50±11.25 <0.05平均病程(d) 4.15±2.50 4.05±2.25 <0.05交通事故 14 17致伤原因高空坠落 8 5重物砸伤 6 7其他 4 3<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采取多层螺旋 CT 检查,并据以进行骨折的临床诊断,主要方法及步骤包括:“仪器使用西门子64 层螺旋 CT 扫描机;层距设置为 0.75mm,扫描参数设置为 110mA、120kV;应用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摄影以及容积再现等实施之后给予处理重建”[3]。
1.2.2 观察组实施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主要方法及步骤包括:对患者实施1.5T 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扫描横断面、冠状面及矢状面,层厚5mm,矩阵320×320,间距0.1cm”[4]。
根据扫描结果,组织影像医师进行阅片和图像分析。
1.3 指标及诊断标准
多层螺旋CT 诊断,以“患者病变位置中骨小梁存在连续性中断或(和)骨皮质不连续”[5],则确诊为细微及隐匿性骨折。
核磁共振成像诊断,以“T2WI 存在高信号影,T1WI、MRI 显示不规则条线状低信号、线状低信号”[6]为存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所获得的相关数据,通过使用SPSS 21.0 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以组间数据对比差异,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计数指标及比例关系,表示为(n,%);计量指标以数据平均值±标准差(±s)表示。
2 结果
在接受多层螺旋CT 检查的32 例患者中,根据检查结果诊断出细微及隐匿性骨折30 例,检出率为93.75%;而进行核磁共振成像检查的32 例观察组患者中,明确诊断出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31 例,检出率达到96.88%。采用核磁共振影像学检查与使用多层螺旋CT 检查,对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对骨折患者的临床诊断中,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的及时准确诊断,一直是骨折患者临床诊断中的重要课题。相比其他骨折患者,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由于既无明显的骨折外在特征表现,也因骨折部位关节结构大、骨折不彻底,单纯依靠常规X 线检查难以发现骨折线,造成误诊、漏诊,给患者的临床治疗带来不利影响[7]。
而多层螺旋CT 及核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学检查方式在临床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对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诊断准确性:多层螺旋CT 检查,是通过使用具有多排宽探测器结构、球管一次曝光的方法,同时获得多个层面图像数据的成像,图像的获得范围大、分辨率高,经过后期的计算机图像处理,可用原始断层数据生成具有相同空间分辨率的其它方位图像;而核磁共振成像技术,是利用核磁共振原理,依据所释放的能量在物质内部不同结构环境中不同的衰减,通过外加梯度磁场检测所发射出的电磁波,得知构成这一物体原子核的位置和种类,从而绘制出物体内部的结构图像[8]。在骨折的临床诊断中,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所获得的图像清晰度高,并可对骨骼损伤部位进行多角度、多层面扫描成像,有效地对细微及隐匿性骨折进行判断。核磁共振成像虽然对接受扫描的患者无电离辐射损伤的风险,但也存在着扫描时间长、空间分辨力不足等问题;且强静磁场对体内埋植有导磁性物质的患者有一定风险;而随时间变化的梯度场,则可能会使患者产生过度神经兴奋,引发心脏兴奋或心室振颤;射频场致热效应及噪声等,也对患者具有一定的危险因素。需要根据患者自身的病情和身体状况,进行恰当的扫描检查方式选择。
本研究对两种影像学诊断方法的相关指标数据统计显示,多层螺旋CT 与核磁共振成像检查,在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的细微及隐匿性骨折的检出率分别为93.75%(30/32)和96.88%(31/32),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临床对细微及隐匿性骨折患者的诊断,使用核磁共振成像检查方式优势明显,临床检出率高、有助于隐性骨折的早期诊断和相关治疗措施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