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教师政治素养的培育与提升

2021-05-11刘颖

教师教育论坛(高教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政治素养培育教师

刘颖

摘要:教师的政治素养直接关系人才培养的成效和质量。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契机中培育与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有利于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教育优势,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培育教师的政治素养,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要以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教师的政治能力;要以立德树人的职责使命夯实教师的政治责任。

关键词:重大突发事件;教师;政治素养;培育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995(2021)01-0025-06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政治素养是个体从事社会政治活动所必备的重要条件和基本品质,处于教师素养结构的核心。广大教师是否具有过硬的政治素养,直接影响教师的政治信仰、政治态度和政治能力的形成发展,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政治方向与成效质量。面对新冠肺炎疫情这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国共产党以强大的政治领导力高效指挥协调,广大教师自觉行动起来,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做出积极贡献。以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为契机,进一步培育与提升教师的政治素养,对于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优势,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要把抓好学校党建工作作为办学治校的基本功,把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到学校工作各方面”。[1]同年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新时代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均在第一条规定:“教师应坚定政治方向,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是全面落实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必然要求,是提升教师政治素养的根本保证。

(一)依托理想信念教育坚定教师的政治信仰

理想信念是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是重大风险考验面前保持战略定力的政治灵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培养学生成长为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必须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思想坚定的教师队伍。习近平总书记鼓励广大教师争当党和人民满意的“四有”好老师,其中“要有理想信念”位居首位。面对“特大洪水”“非典(SARS)”“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突发事件,教师党员勇于承担政治任务,以“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的先锋本色,让党旗在抗灾抗疫一线高高飘扬,支撑他们舍生忘死开展斗争的政治信仰正是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基于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的教师理想信念教育,应着重从两方面进行:

第一,引导教师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学习国史、党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中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自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分析解决问题,科学认识实现共产主义的目的性与阶段性相统一。在应对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代表的重大突发事件中,准确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2]重大判断内涵,为应对各种复杂局面和风险挑战做好理论储备与思想准备。

第二,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坚定教师政治信仰的源头活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我国取得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重大战略成果。一方面,抗疫斗争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具有无比坚强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另一方面,抗疫斗争的伟大实践充分体现出重大风险面前,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办难事、办急事的显著优势。学懂弄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有利于引导教师能够深刻认识人民教育的职责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治理的优势与短板;有利于鼓舞教师在坚定“四个自信”的基础上,继续保持奋斗精神,为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收获教师的职业成就感和荣誉感,苦干实干巧干。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教师的政治立场

政治立场是教师政治素养的内核,决定和影响着教师的政治态度、政治观点。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决站稳党性立场和人民立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有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作为关心群众疾苦、保障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大事。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体现了党执政为民的内在要求,为推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基本遵循。

其一,抗灾抗疫斗争彰显出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3]面对重大突发事件,中国共产党奉行“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不惜一切代价保证群众安危;同时,紧紧依靠人民最终赢得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决定性胜利。灾难面前,中国人民汇聚成团结一致、同甘共苦的磅礴伟力;生死关头,中华儿女逆行疫区,以生命守护生命。“天使白”“橄榄绿”“守护蓝”“志愿红”力量集结,14亿人民群众共心进行一场与疫情较量的阻击战。一切为了人民,在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广大共产党员不畏生死、冲锋在前,他们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依托各级基层党组织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强堡垒;一切依靠人民,汲取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抗灾抗疫斗争的历史经验,党和政府依托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充分发动群众,坚决打赢区域保卫战、国家保卫战。

其二,正确处理疫情教育中“破”与“立”的关系。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当今世界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背景下,教师应准确把握疫情教育中的政治站位与政治立场。一方面,中国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做出了卓越的世界贡献。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政治领导力、组织动员力、社会协调力;中华民族和衷共济、共渡难关的文化传统与精神特质;中国人民爱好和平、倡导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赢得国际社会普遍好评。另一方面,随着意识形态斗争的日趋激烈,国际政治中的霸权主义、单边主义有所抬头。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的形势下,某些资本主义国家混淆是非,在严重缺乏实际调查的提前下,以疾病防治为由头,抛出“病毒起源论”、“援助阴谋论”,恶意抹黑中国,以此寻求国内矛盾输出的突破口。及时揭露西方错误言论的险惡用心,消弥由此带来的思想迷雾,是教师站稳马克思主义立场的现实要求。广大教师应从政治自觉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中国与其他国家关于疫情防控实践的综合比较,通过罗列二者在风险处置、防控举措、取得成效等方面的差异,戳穿错误言论对我国人道主义国际形象的诋毁,并注重从正向维度增进学生对祖国的爱国情和自豪感。

二、以涵养社会主义价值观提升教师的政治能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4]面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国人民和衷共济、守望相助,为夺取抗灾抗疫斗争的最终胜利筑起强大的精神防线。在与灾情疫情做斗争的过程中,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执政本领不断增强,进一步巩固了社会成员的文化自信。

(一)抗疫成果增强了教师的价值观自信

老师对学生的影响,离不开老师的学识和能力,更离不开老师为人处世、于国于公所持的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5]从静态内涵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三个层面,对个体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思想观念上做出了基本规定,明确了总体目标;从动态发展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外延在时代发展中不断丰富拓展。

首先,党领导人民取得的抗灾抗疫成果增强了师生的政治自信。面对灾情疫情,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宽广的视角正确研判形势、果断制订对策,把严格落实政治要求摆在抗灾抗疫斗争的第一位。在充分发挥党“统揽全局、协调四方”的核心作用基础上,注重考察不同地区不同行业应对突发事件的具体境遇,协调推进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与因势而导地推进工作相结合。中国共产党凭借思想的先进性、卓越的组织力和领导力,牢牢把握抗灾抗疫斗争的主动权、话语权,有力增强了广大师生的政治自信。

其次,抗击疫情斗争增强了师生的制度自信。新中国成立以来,面对一次次自然灾害的严峻考验,在中国共产党的动员号令下,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共同参与抗灾救灾,取得系列战略成果,极大降低了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2020年抗击疫情斗争,从秉承生命至上理念,为保人民生命安危按下经济社会发展的暂停键;到依托基层治理,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再到统筹疫情常态防控与生产生活稳步恢复,中国在危机中寻新机,在逆境中谋发展。广大师生作为抗击疫情的亲历者、参与者,教育事业的建设者、受益者、传播者,接受了一场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自信,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

再次,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国际对比中增强师生的价值观自信。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来全球发生的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流行,是世界各国亟待妥善处置的重大公共危机。在抗击疫情的试金石上,不同国家的阶级本质及意识形态观念显露无遗。中国始终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与世界各国一起同心抗疫,为遏制疫情在全球蔓延提供了宝贵的窗口期。中国在本国疫情防控压力仍然巨大的情况下,竭力为国际社会提供无私援助,为全球疫情防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中国贡献。反观少数西方国家,口头自诩“人权高于一切”,现实中却无法阻止疫情波及人数的节节攀升,甚至存余力对他国疫情防控指手画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国各族人民奋力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是危难面前中国人民拧成一股绳的精神纽带。反对空洞、抽象乃至普适性、“去中国化”的价值观表达,自觉抵制一切错误的、低俗的和似是而非的价值观带来的消极影响。以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为契机,广大师生进一步提升了价值观自信,磨砺了政治定力。

(二)弘扬抗疫精神是践行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

中国人民在抗疫斗争中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伟大抗疫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伟大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中国精神的生动诠释,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6]大力弘扬抗疫精神,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是克服艰难险阻、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首先,不同时期抗灾抗疫斗争蕴含的中国精神具有一致性和传承性。恩格斯认为:“伟大的民族,是經得起任何危机的。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7]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与灾情疫情展开英勇斗争,铸就了可歌可泣的抗灾抗疫精神。面对98洪水、03非典、08汶川地震等重大突发事件,党中央和各级人民政府迅速行动起来,集中力量应对灾情,加快灾后生产生活恢复;广大群众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旗帜感召下,积极开展自救互助,铺就一道道“人民存伟力,人民是靠山”的生动画卷。其间先后产生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九八抗洪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团结互助、和衷共济,迎难而上、敢于胜利”的抗击非典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这些精神是不同时期抗灾抗疫斗争精神的高度凝练,是中国人民在生死危难、大义大利考验中的本色反映。抗疫精神与这些精神具有相同的基因谱系,共同体现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精神特质与生生不息的旺盛生命力,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表达。

其次,弘扬抗疫精神关键在于教育引导,核心在于内化传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8]教师不仅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而且塑造学生的心灵、塑造人的生命,创造未来社会的品质。培养学生勇于担当的家国情怀、无畏艰难的顽强意志、尊崇科学的认知态度、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把弘扬抗疫精神作为青少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既是对党对广大教师做好教书育人工作的政治要求,也是新时代教师发挥榜样示范作用的基本遵循。

弘扬抗疫精神,重在教育引导。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遭遇的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每一位身处其中的国人都深刻感受到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当前,我国抗击疫情重大战略成果的取得,离不开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的领导作用,离不开亿万人民的群防群守,离不开以医务工作者、人民军队为代表的各行业人员的无私奉献。因此,教师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并积极弘扬抗疫精神,一方面要注重讲好抗疫斗争中的感人故事,选取典型性、接地气的代表案例,让学生能够结合自身见闻,体会到抗疫这场人民战争的波澜壮阔、感人至深,进而引发心灵共振、情感共鸣。另一方面,教师应注重从学理角度阐释抗疫精神的内涵,着力从抗疫精神产生的社会背景、历史渊源、国家制度等层面,向学生系统介绍我国的国家性质、政治体制;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根本宗旨、阶级立场;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体系在重大突发事件中的功能作用等。通过深化青少年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知,促使其对抗疫精神的感性认识升华至对祖国挚爱的理性认识,自觉树立起维护人民利益、捍卫国家安全的责任意识。

弘扬抗疫精神,重在内化传承。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在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中,广大师生要发扬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传承以抗疫精神为代表的中华民族独特精神气质,内化为正确的个人理想与价值追求,外化为实现中国梦的个体努力与积极贡献。弘扬抗疫精神,首先,教师要发挥榜样示范作用,以身作则、严守政治规矩。在大是大非面前不含糊、在义利得失方面不倾斜,切实增强教书育人意识,把对学生的价值观引导寓于知识讲授之中。始终关心关爱学生,积极回应学生关切的热点问题,促使他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丰富和提升个人的价值观修养。其次,教师要注重运用朋辈带动方式,实现抗疫精神的际间传递。在此次抗击疫情过程中,以“90后”“00后”为主体的青年一代表现突出,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弘扬抗疫精神,教师应注重把握青年的成长规律与身心特点,通过向学生展示抗击非典时“90后”“00后”的受保护与抗击疫情时“90后”“00后”的冲在前,生动诠释青年的成长蜕变,鼓励青少年向身边榜样看齐,实现抗疫精神的接力传递。

三、以立德树人的职责使命夯实教师的政治责任

教师肩负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是民族的希望”。[9]广大教师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教书育人、播种未来为职业使命,担负起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责任。

(一)强化教师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

第一,教师在抗疫斗争中拓充了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教师兼具传播先进思想文化和开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双重责任,其言行举止、态度倾向直接影响学生国家观、历史观、政治观的形成。在此次抗疫斗争中,广大教师以高度负责的职业精神,通过网络课堂、云在线等形式,努力把中国共产党领导抗疫斗争的制度优势、政治优势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优势。他们不仅引导学生结合在抗击疫情中的所见、所闻、所感,增强对于社会主义制度、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人民群众力量的理解体会,而且注重探究中国共产党领导抗灾抗疫斗争的历史经验,开展“以灾难为教材、与祖国共成长”的主题教育,实现新时代抗疫精神的诠释与转化。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广大教师不仅争当抗疫一线排头兵,他们下沉街道社区,做好志愿服务工作;而且不断完善网络教学基本要求,为做好学生的线上线下思想教育打基础。

在抗疫斗争中,广大教师坚定了政治信仰。教育工作者的团结精神和斗争意志得到进一步锤炼,为锻造一支可信、可敬、可靠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储备了力量。在抗疫斗争中,广大教师强化了阵地意识。为牢牢把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始终确保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坚强阵地。教育工作者在戳穿意识形态斗争本质、防范敌对势力渗透的同时,充分运用中国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时代故事、感人事迹,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引领和价值塑造。

第二,青年在抗疫斗争中彰显出理想信念的导向作用。面对重大突发事件,“90后”“00后”青年迅速成长起来,他们以“互为周全,大爱传递”的使命担当,为夺取抗疫斗争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支撑青年一代不畏风险、毅然前行的是国家危难面前,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政治立场与作风;是广大党员在关键时刻听党指挥、冲锋在前,敢于同灾害做斗争的无畏勇气与无私奉献。习近平总书记多次鼓励少年从小立志、青年立鸿鹄志,强调“人生最重要的志向应该同人民联系在一起,它是人们各種具体志向的底盘,也是人生的脊梁”。[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育不仅能够使学生的成长之树得以修剪,而且能够带动学生在经历中获取向上向善的精神汲养。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培养大批具有坚定理想信念、深厚家国情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首先,教师要增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想意识,明晰“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根本问题,把立德树人贯穿于大学建设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其次,教师要提升政治风险防御能力。应对重大突发事件背景下的教师政治素养最终体现于个体反映与行动作为,这要求教师能够保持一定的政治敏锐度,合理表达政治诉求、抨击错误思潮;能够结合专业特色,充分挖掘课程中的爱国主义元素,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政治观。

(二)锤炼教师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政治本领

教师工作是一项具有创造性的复杂劳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受到教育环境的改变、科学技术的进步、教育对象认知经历的变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是对教师政治素养的综合检验,具体考察着教师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本领。

第一,增强底线思维与忧患意识,提高教师对于政治风险的抵御能力。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代表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给世界各国发展带来巨大冲击。中国在奋力夺取抗疫斗争胜利的同时,也面临着保持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战略目标的多重挑战。习近平总书记曾深刻指出:“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11]应对包括重大突发事件在内的风险挑战,广大教师必须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即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制度不动摇。一方面,练就风险预警能力。善于结合教育实际,及时发现突发事件中的敏感因素、苗头性倾向对学生带来的消极影响,尤其要对学生中存在的模糊认识、不良现象,保持应有的政治敏锐性。通过风险预警机制研判错误思想的来源、成因,制定论证有力、方法可行的回击方案,做到“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另一方面,做好风险处置的关键一环。由于重大突发事件发展走向中存在着多重矛盾,甚至具有风险转化的可能性。教师应借助专业技术知识,联合教育有关部门对化解风险的堵点痛点进行分析,从科学理论、国情制度等方面,实施常态性安全防控与非常时期的舆论引导相结合,防止非政治性风险变为政治性风险。

第二,增強历史思维与大局意识,提高教师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中的政治站位。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培养具有深厚家国情怀、创新能力和国家视野的高品质人才。广大教师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应以贯穿历史的纵向视角,梳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展抗灾抗疫的斗争史,通过翔实的史学材料展现不同时期社会事业管理成果,帮助学生以更加宽广的视角看待此次抗疫斗争,进而对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薪火相传的民族精神、团结一致的磅礴伟力,产生更加宏观和系统地把握。此外,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教师还必须正确看待与处理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关系。即在国内层面,教师应严格实现政治自律。坚决服从党组织的号召与安排,始终做到教育为人民服务、为治国理政服务,明晰“为了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等重大问题,把准政治方向。在国际层面,教师应向学生阐发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介绍抗击疫情中的中国力量和中国贡献,引导学生开展国际对比,为深刻认识中国友爱仁和的负责任大国形象,持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蓄青春力量。

第三,增强辩证思维与创新意识,提高教师教学的应急处置能力。历经抗灾抗疫斗争,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基础愈加巩固、执政能力愈加提高;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不屈从、勇抗争的民族特质得到进一步展现;和平年代人民群众的爱国热情、斗争意志得以空前激发。在教育教学领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危机中孕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的辩证思想,广大教师应努力做到:其一,培养辩证思维。即运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方法,审慎看待疫情防控中的“危”与“机”。通过讲明疫情防控中的中国应对和国外反应、短期经济受损和长期经济向好、牺牲局部权益与捍卫维护人民整体利益等关系,既使学生对我国应对重大突发事件的能力优势安心放心,又使教师对汇聚青春力量、共襄复兴大业的教育工作充满信心。其二,增强创新意识。为防止疫情传播并保证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根据教育部关于“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指导意见,全国多地学校启动了线上教学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既有教学中存在的“温室效应”,推动少数存有懒惰或不作为思想的教师抛弃固有的思维桎梏,主动进行混合式教育技术的知识学习与观念革新,从而为营造“比能力、比成绩、比贡献”的校园清朗政治生态发挥了积极作用,为进一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信息化水平提供了良好契机。

参考文献:

[1]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报,2018-09-11(001).

[2]习近平著.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02.

[3]习近平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1.

[4][6][8]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 习近平向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颁授勋章奖章并发表重要讲话[N].人民日报,2020-09-09(001).

[5]习近平在北京大学考察时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人民日报,2014-05-05(001).

[7]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5.

[9]教育部课题组著.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133.

[10]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青少年和共青团工作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92.

[11]习近平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 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顽强奋斗[N].人民日报,2019-09-04(001).

The Cultiv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Teachers Political

Literacy in the Context of Major Emergencies

Liu Ying

(Physical Education College of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44)

Abstract:

Teachers are the first resource of education development.Their political literacy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effectiveness and quality of talent training.Taking the opportunity of dealing with major emergencies,cultivating and improving teachers political literacy is conducive to transforming the institutional and political advantag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to educational advantages,and promoting the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al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city.To cultivate teachers political quality,we should strengthen teacher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under the guidance of political construction,enhance teachers political ability by cultivating socialist core values,and consolidate teachers political responsibility with the responsibility and mission of cultivat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Keywords:Major emergencies;Teachers;Political literacy;Cultivation

猜你喜欢

政治素养培育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加强高校党建 提升教师政治素养
秋天在哪里
简论高中政治素养的核心内涵及其培养路径
美育教师
高校辅导员必须提升政治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