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留守儿童与亲子三角关系障碍

2021-05-11马志国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11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

〔摘要〕由于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他们的亲子三角关系情结不能及时得到化解,从而形成了亲子三角关系障碍,这是留守儿童身上潜伏的心理隐患。这一障碍往往使他们在成人后,容易出现两性关系偏差以及婚恋心理异常。本文结合案例咨询和分析,向家长提出了心理对策:尽量避免和孩子长期分离;创造条件增进和孩子的联系;特别注意同性期的亲子关系。

〔关键词〕留守儿童;亲子三角关系障碍;亲情缺失;心理补偿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11-0055-03

一、心理案例:小女孩到底怎么啦?

留守儿童身上潜伏着一个可怕的心理隐患, 这个心理隐患是什么?

这一天,我接待了一对祖孙的来访。

通过沟通我知道了,小女孩12岁,刚上初中,乖巧,听话,特别听老师的话。这不是好事吗?

爷爷却发愁说,前两天老师把我请去了,说孩子好像有点问题,让我带孩子来心理咨询室。老师说,孩子对老师有一种特殊的不同于一般学生的感情,有事没事总喜欢找老师,到了老师办公室就不想走,又是扫地又是倒水,只要是和她的老师在一起,就离不开了。

小女孩说:“这个老师特别好,对我特别关心。每次作文都给我写很好的评语,还在班上念给大家听。冬天来了,常常问我冷不冷。我觉得他就像爸爸,比爸爸还关心我。我从心里喜欢这个老师,爱这个老师,您说,我爱老师不对吗?”

谁能说学生爱老师不对?但是,为什么老师却觉得学生有点不对劲,建议来心理咨询室呢?

交流中,我知道了两个重要信息:一是女孩的老师是一位中年男教师;二是女孩的父母外出打工好长时间了。我脑子里忽然闪出了几个词——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心理补偿。进一步的沟通证实,女孩作为一个留守儿童,亲情的缺失导致她对中年男教师有依恋,让缺失的亲情得到一种替代性的心理补偿。

于是,我一面为女孩庆幸,一面又为女孩担忧。为什么?

因为亲情缺失以及亲子关系异常,往往会导致两性关系和婚恋心理出现异常。心理咨询中时常有这样的案例:有的未婚女孩总是爱恋已婚的中年男人;有的年轻小伙偏偏爱上了中年女人。他们有的父母早亡,有的父母离异,有的早年就离开父母被寄养在别人家里,有的父母双方或一方常年外出工作,有的父母虽然都在身边但亲子关系障碍重重。总之,他们的童年和今天留守兒童的生活境遇一样:亲子关系异常,亲情缺失。他们,就是过去的时代尚未冠名的“留守儿童”。

由此可以说,一个人生活早期的亲子关系异常及亲情缺失,很容易导致成年后的两性关系偏差以及婚恋心理异常。进而可以推论,今天的留守儿童,因亲子关系异常及亲情缺失,成人后也容易出现两性关系偏差以及婚恋心理异常。今天有数以千万计的留守儿童,到以后怕就不再是个例了。

于是,说有一个潜在的可怕心理隐患,就不是杞人忧天了。这个问题的潜伏性和滞后性,就是说,这个问题要等留守儿童成年后才能显现出来,所以,现在人们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甚至根本还没有意识到。这才是这种心理隐患的可怕之处。

我庆幸女孩对老师的感情还没有性的色彩,还没有出现两性心理的偏差,却也已令人担忧了。我们是该未雨绸缪,还是等隐患成灾?

二、心理解析:留守儿童的心理隐患来自哪里?

早年亲子关系异常及亲情缺失,为什么会导致以后出现两性关系偏差及婚恋心理误区?

从精神分析学说看,在人的性心理发展过程中,大约在四五岁的时候,个体开始关注两性差异,对异性对象有了不同的情绪反应。这是性心理发展最初的萌芽阶段,叫作“性蕾期”。这种性心理现象,自然首先表现为对父母的不同感觉,表现为从与异性家长的亲近中来获得某种心理的满足。女孩会对父亲亲近撒娇,排斥母亲;男孩会对母亲亲近爱抚,害怕父亲。于是,就出现了“亲子三角关系情结”。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约在6~11岁,正好相当于小学阶段,性心理发展进入“同性期”,最鲜明的特征是,只愿意和同性朋友要好,而排斥异性朋友。于是,孩子开始向同性父母学习。男孩会逐渐与母亲疏远,而与父亲亲近,向父亲学习如何长大成为男人;女孩也不再与父亲过分亲密,而选择和母亲亲近,向母亲学习如何成为女人。所以,大多亲子三角关系情结会随着成长而逐渐化解。

如果到了青春期前,也就是到了同性期,三角关系情结不能得到及时化解,成人后往往会出现两性关系方面的问题。我们说留守儿童成人后,容易出现两性关系偏差及婚恋心理异常,其心理根源就在于,亲子三角关系情结没能在同性期及时化解,因而形成了亲子三角关系障碍。

亲子三角关系障碍,会导致成年后的婚恋心理出现哪些异常表现呢?

如果是男性,常常会继续喜欢与母亲角色相似的女性,特别是已婚的女人或比自己大的女人。

有这样一个男青年,他从小就被送到幼儿园全托,后来又被送到寄宿学校。孩子在这个年龄段是最需要母爱的,但是他没有得到。于是,他把照顾他生活的老师当母亲了。后来他成年了,是个大男人了,却还是不找女朋友,一心依恋着老师,在老师面前常常哭得像个孩子,以至于让人产生了很多误解。其实不是他的父母不爱他,而是在他最需要亲情的时候没有满足他,留下了亲子三角关系障碍。

如果是女性,常常会继续爱慕父亲型的男人,特别是已婚的男人或比自己大的,成熟又有资历的男人。

女孩舒雅(化名),重点大学毕业,工作业绩突出,容貌温柔可人。可她却一而再再而三地爱上和自己父亲年龄差不多的已婚男人,弄得自己“奔三”了还孑然一身。原来,女孩心理上存在严重的亲情缺失。她在两岁的时候有了弟弟,从此就离开父母,被送到了老家,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因此女孩有亲情缺失,尤其缺失父爱。而且父亲一直偏爱弟弟,女孩一直没有机会得到父爱补偿,亲子三角关系情结始终没能得到化解。

亲子关系异常及亲情缺失,还会在孩子心里留下“被遗弃感”,它会久久留在心里,进而影响到他们成年后在婚姻中的安全感。

有这样一位少妇,她总是感觉丈夫对自己若即若离。她心里明白,其实丈夫对她挺好,可她就是怕丈夫遺弃她,于是就时刻为离婚准备着。这是为什么?原来,少妇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中孩子多,生活很艰难,她随后被送到姥姥家,上学了才回到家中。面对陌生的家,她总是担心这个家会哪一天再次不要自己了,以致迁移到婚姻中,也总是担心被丈夫遗弃。

由于亲情缺失导致的婚姻安全感缺乏,更多地会表现为对对方过分依赖。

有这样一个男人,在外面很能干,也很硬汉。但是,他在家里对妻子却有异乎寻常的依恋,甚至依赖,事无巨细,都要妻子操心,都要妻子照顾,简直好像离开妻子自己就活不了。大家都感到匪夷所思。原来,他从小妈妈就去世了,他太缺乏母爱,太渴望母爱了。无尽无休的“母爱补偿”,就是他依赖妻子的潜在心理原因。

凡此种种,都可能在今天的留守儿童成年后的婚恋生活中重演。

三、 心理对策:我们该怎样未雨绸缪?

留守儿童成年后,是否必然出现婚恋心理异常,现在还没有足够的研究证据。但是,亲子关系异常必然造成子女心理异常发展,这已是中外研究的共识。比如单亲家庭,比如父母冲突家庭,比如母亲强悍而父亲软弱的家庭,只要亲子关系异常,就会造成子女的心理异常,其中较为常见的就是两性关系偏差及婚恋心理异常。或者说,虽然不能说早年亲子关系异常,成年后必然出现两性关系偏差及婚恋心理异常,但是,成年后两性关系偏差及婚恋心理异常者,早年必然存在亲子关系异常。

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其实质是亲子关系异常。如果亲子关系异常表现为父爱缺失或母爱缺失,就容易导致孩子以后出现两性关系偏差及婚恋心理异常。具体到某一个留守儿童,成人后是否会出现婚恋心理异常,取决于很多因素。

首先要看留守的年龄阶段。同性期的孩子如果长期与父母分离,亲子三角关系情结就很难得到化解,很容易形成亲子三角关系障碍。就是说,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成年后最容易形成两性心理偏差及婚恋心理异常。如果女孩亲情缺失特别是父爱缺失,长大后就容易出现恋父情结或类似心理;如果男孩亲情缺失特别是母爱缺失,长大后就容易出现恋母情结或类似心理。

其次,还要看是否有补救措施。如能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有些因早年的亲子关系异常及亲情缺失导致长大后出现的消极心理,可能得到化解或弥补。

我们应该怎样未雨绸缪,避免给孩子未来的婚恋留下心理隐患?

一是尽量避免和孩子长期分离。

如果孩子的婚恋心理陷入误区,甚至耽误了整个人生,为孩子挣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是该为孩子多多挣钱,还是该让孩子好好成长,父母要权衡好利弊得失。孩子的成长不光需要钱,更需要亲情。所以,父母应该尽量避免与孩子长期分离。外出打工,可以就近,可以时常回家,甚至可以带着孩子。只要态度问题解决了,办法总比困难多。

二是创造条件增进和孩子的联系。

有调查显示,外出打工的父母,32.9%每天和孩子电话联系一次,39.8%每周一次,21.1%每月一次,4.9%每年才一次,1.3%甚至和孩子没有任何联系。如今通讯如此方便,天涯咫尺,为什么有些父母却不和孩子联系?这也是态度问题。不论把孩子托管给谁,也不要忘了你是孩子的父母,不要忘了和孩子的亲子联系。实在不便回家,就让电话来传递亲情吧。

三是特别注意同性期的亲子关系。

我们已经知道,同性期也就是上小学的时候,是孩子向同性家长学习的最佳时期。因此,如果性蕾期出现亲子关系异常,能在同性期恢复常态亲子关系,此前的消极影响也可以得到弥补。所以到了孩子上小学的时候,最好和孩子生活在一起,抓住时机来弥补和抵消此前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当然,对于已经长大的年轻人来说,如果意识到自己存在亲子三角关系障碍,也应该积极自救,营造自己的心理健康和人生幸福。

回到前面的案例。征得小女孩和爷爷的同意后,我与女孩的父母通了电话。女孩父母表示会经常回家看看孩子,经常和孩子通通电话。最后我特别建议,考虑到女孩还处于同性期,正是亲近母亲、向母亲学习的时机,抓住这个时机,让女孩多和母亲接近是非常重要的。沟通的结果是,女孩的母亲决定先回家来和孩子一起生活。就这样,小女孩的亲情缺失及时地得到了补偿,又重新健康成长了。

作者简介:马志国 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学会会员,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心理健康专委会委员,全国网上家长学校特聘心理健康专家,中国教育家协会理事。著有《怎样做学校心理咨询》《孩子不爱上学了怎么办》等40余部专著。

编辑/张国宪 终校/卫 虹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
农村小学留守儿童生存状况与教育现状研究*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教育中的困境及对策
个案工作方法介入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研究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的生存写照与人文关怀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
留守儿童法律权益保护问题及优化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