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巨无霸”机车库中触摸历史脉动
2021-05-11东升
东升
好读书,不求甚解;喜说文,不激不随。
百年风雨沧桑,沙俄在我国东北兴建的中东铁路见证了中国从贫弱到强盛的曲折历程。
中东铁路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沙皇俄国为攫取中国东北资源,称霸远东地区而修建的一条“丁”字形铁路。它于1897年8月开始施工,1903年7月正式通车运营,建成后,大量资本注入,商贸发展迅速。中东铁路建筑群集聚在一个百年小镇,位于黑龙江海林市的小镇——横道河子。这里保存有中东铁路开建时留下的一批百年建筑,包括圣母进堂教堂(俗称喇嘛台)、中东铁路横道河子机车库旧址、中东铁路治安所驻地旧址、横道河子中东铁路大白楼、横道河子中东铁路木屋、中东铁路海林站旧址共六处。小镇因此名声籍甚。
横道河子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西端30公里处。这个不起眼的老镇没多大,它南北长、东西窄,不过是夹在两山之间的一道沟,方圆仅5.8平方公里。
一座座历经风雨剥蚀又颇具异域雍容的俄式建筑,如历史碎片般断编残简地在小镇堆栈。
就山沟小镇而言,俄式机车库算得上是横道河子的“巨无霸”。它占地面积大约有5000平方米,机车库面积有2160平方米,可同时装进15个火车头。机车库建于1903年,整个建筑平面呈扇形,离车库30米远的调转机车盘分头通向扇形车库,共有15个车库门,每一个库门为一个单位。横道河子机车库位于中东铁路的中心,是通向哈尔滨的必经之路,又是向西爬高岭子的起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是为铁路列车服务所设的主要存车处。
如今的机车库仍残遗着当年的威严与霸气。15个高约五六米的拱形库门以扇形依次排开,每个门洞前都有一条铁轨与库外30米远处的机车分道盘连在一起。火车头要进哪个门,圆盘一转,开进去就是了,非常科学。
这种俄式机车库设计合理,使用方便,造型美观。牡丹江铁路分局机务段一直在沿用。直到20世纪90年代,随着蒸汽机车的逐步淘汰,横道河子机车库才退出历史舞台。
现在的机车库,因多年遗弃,有些库门已斑驳残破,最边上的两扇已经丢失,原有的机车分配盘被拆卸后变成了水池。
尽管机车库没有了当年的宏景,但库前纵横交错的铁轨就像历史的经络,让你从中触摸到这里曾有过的脉动。
19世纪末,曾逼迫清政府订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掠夺了我东北、西北144万平方公里的沙俄帝国,不甘英美日等列强在远东国际舞台上激烈角逐。为了实施蚕食亚洲的“黄俄罗斯计划”,1891年,沙皇开始修建起一条贯通整个西伯利亚的大铁路。
这条被俄国视为“脊柱”的大铁路,西起莫斯科,跨越8个时区和16条欧亚河流,沿途经过1000多个车站,向东直通日本海沿岸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总长有9200多公里。
5年后的1896年2月,大铁路终于修到了后贝加尔地区的上乌丁斯克。按原计划,应在俄国的境内从这里往东经赤塔、斯列谦斯克,沿石勒喀河至波克罗夫斯基,再沿黑龙江北岸至伯力,与乌苏里铁路接轨后到达海参崴。但这是一个“弓背”形的曲线,而且地形复杂,施工难度大。
于是,当时的沙俄财政部长维特提出一个改变线路走向的新计划:让铁路横穿中国东北的黑龙江、吉林两省,沿“弓弦”取直线。这样,不但可以縮短1038公里的线路,避开施工难度大的地段,还可以通过修筑和经营这条铁路直接控制中国东北地区,加大沙俄与英、日帝国在中国争霸的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