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作文走向深刻

2021-05-11从晓

新作文·高中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预感独立思考本质

从晓

揭示本质、探究影响

在高考作文阅卷中,有关“深刻”的评分点有三:透过现象看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结果。可见,“深刻”贯穿写作的各个方面。本文从“怎样做”的角度,即分析材料的核心价值属性和材料的主要影响这两个角度来谈“透过现象看本质”和“预感事物发展的趋势和结果”这两个层面。

先看下面的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对教育的重视,中小学陪读现象越来越普遍。有人说,不应该陪读,因为这不利于孩子独立精神的培养。也有人说,有条件还是应该陪读,因为孩子的身心还不成熟,需要大人时时陪伴和监护。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陪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分析材料,分析本质

从写作的主体来看,以“陪读”为主题,文体不限。如果写成议论文,要旗帜鲜明地表达对“陪读”的态度,或是或非,观点要能深入地分析这一现象的本质;写成记叙文,要有形象鲜活、意蕴丰富的情节,有深刻的思想主题。

从“陪读”概念上看,所谓“陪读”,指家离学校较远,又不舍得孩子寄宿,于是家长租一处房子,照顾孩子的饮食起居,每日与孩子面对面交流思想感情。这个房子其实就是“家”的空间上的临时搬迁,孩子除了在学校读书,还能天天感受到“家”的氛围。能时时照顾孩子,处处让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这是陪读现象越来越普遍的原因。

从陪读的过程看,不仅要照顾孩子的“身”,更要陪伴孩子的“心”,让家庭教育时时在场。这是对“陪读”的要求,可惜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的需要,常常忽视这一点。

从陪读的目的看,也许家长能照顾好孩子的身体,但不利于孩子独立精神的培养。独立,就是让孩子自己照顾自己,学会独立生活,学会独自面对风雨。从这个层面上说,“陪读”与独立精神的培养是背道而驰的。

这样字斟句酌,涵泳材料的每一句话,就能认真分析“陪读”的本质,分析命题者暗含的对“陪读”的态度,当然体现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特色——多元、多向,同时也明确自身写作的方向。

二、探因求果,预感发展。

“陪读”这一现象的产生是对教育重视的结果,学区房的房价步步攀升,学校旁边的民房,一屋难求,这都是陪读“惹的祸”。究竟对“陪读”怎么看,是一味“赞同”还是一味“反对”,这就需要考生独立思考。“独立思考”这一词是从2016年北师大发布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框架》中对“科学精神”的阐释中提出来的: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

对“陪读”这一现象,允许学生有不同看法,只要独立思考、言之成理即可。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陪读”虽然让家长钱包瘪、心理累,但陪读的家长都觉得“理所应当”;从学生看来,夜自习结束后,能有父母的等待,有热腾腾的饭菜,还有美味的加餐,父母的笑脸,让孩子处处感觉到家庭的温暖,这是“陪读”大有市场的原因。

但“中国式陪读”往往是“代替和包办”的代名词,不利于学生生活习惯的培养,更不利于孩子独立精神的培养。这是陪读受到“诟病”的原因。

也有学生认为“存在即合理”,既然家长有“陪读”的需求,这一现象将在很长时间内存在。但要注意“陪读不能过度”,要能“放手让孩子搏击长空”。很明显,第三个观点更具“辩证性”,体现“思想深刻”。

追求“思想深刻”是高考作文的必然要求,在平日的學习中,我们可以互相质疑、互相解答,并阅读大量书籍,增加文化内涵,提高思维的思辨性,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能有效提高“思想深刻”的赋分。

猜你喜欢

预感独立思考本质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独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吗?
远见与智慧
预感
归来吧!精灵(连载四)
谈独立思考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放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