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2021-05-11陈楠

天津教育·中 2021年4期
关键词:策略方法化学教学核心素养

陈楠

【摘  要】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对学生进行化学核心思想的教育,就必须立足于化学学科本身,立足于化学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知识的培养,紧扣核心素养的思想观念,在实践教学中注重宏观和微观知识的结合,有效地引导学生实验探究,启发他们的科学思维,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就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

【关键词】化学教学;核心素养;策略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11-0108-03

Cultivation of the Core Qualities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Chemistry Teaching

(No.1 Middle School of Gaotai County, Zhangye City, Gansu Province,China) CHEN Nan

【Abstract】In high school chemistry teaching, cultivating students core literacy is one of the basic tasks of teaching.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era, to educate students on the core idea of chemistry, it must be based on the chemistry subject itself, based on the chemistry classroom teaching, cultivate the core literacy knowledge of the students, closely follow the core literacy ideas, in practice In the teaching, we should focus on the combination of macro and micro knowledge, effectively guide students to explore and inspire their scientific thinking, and through this series of measures, we can cultivate students' chemical literacy.

【Keywords】Chemistry teaching; Core literacy; Strategy methods

高中化学教学当中,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方面进行研究学习,弄清楚教学观念和学习观念的变化,有的时候需要分辨清楚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之间的关系。在实验探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以及他们的社会责任,这样就能够真正体现化学学科的核心思想,从而开展对学生化学素养的培养。

一、聚焦化学学科的核心知识

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时候,同时也是吸收科学知识的养分,提高自身素养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领域化学课程资源的真正意义。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评价化学教学的一杆标尺。在培养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应当把化学这门课程作为专业知识来学习,并以此为出发点,为培养学生各种能力的依据,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素养。从核心素养这一观念出发,对学生进行化学学科知识培养,我们可以从核心知识、次要知识和外围知识,三个方面去探讨。化学核心知识,相当于植物的根系,吸收周边的营养水分,给植物的生长提供足够的养分。因此加强化学核心知识的教学,就能够分辨清楚核心知识和周边知识的分界,理清两者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合理的科学安排学习时间,对学习做好主次之分,集中精力学习最核心的知识,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进一步提高了他们的核心素养,为他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奠定一个良好的思想基础。例如在“硫的氧化物”的教学当中,需要明白“氧化物”的“地位”,那么从化学知识的主要线条上看,它是“非金属单质-酸性氧化物-酸-盐”;从化学性质上看,“二氧化物”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还有还原性和漂白性等特性;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看,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从化学与科学环境的角度分析,在治理环境污染上,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化学学科的学习,能够帮助学生树立绿色化学观念;从整个课程的编排体系结构上看,它是学生必修的内容,可见他是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核心内容,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之所在,那么从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角度去分析,基本上能够概括学生核心素养的学习内容,所以说学习“二氧化硫”这块知识,可以换个角度去思考,并能和学生的素养能力相联系,就可以把它作为次要知识来学习,把它划分到一般性的学习的行列,这样学生就捋顺了知识层次之间的关系,通过学习化学知识提高了自身的素养。

二、建构核心素养的思想观念

在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习中,有一个概念必须要明确,那就是“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还有“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思想观念。随着人们对绿色观念的认识的提高,在化学教学当中,绿色观念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概念。这种化学学科的思想观念,是人们在历史演变当中逐步的认识物质,也是人们在改造物质,利用物质的过程当中,逐渐凝聚起来的具有化学学科思想的认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必然结果,是辩证的朴素的化学思想。比如长期以来,有的化学教师对于“硫的氧化物”微粒观和元素观,实验观和化学价值观等,一直分辨不清,事实上這些观念是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做出的判断,故而引起大家认识上的混乱。再比如,“氨”是化学核心知识模块中的元素化合物内容,教材里有关“喷泉实验”是学生学习氨的溶解性最直接的实验教学,同时也是学生学习观察“氨与水反应”的重要实验。在日常教学当中,发现有些教师在“喷泉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告诉了学生实验的原理,没有做进一步的陈述讲解,也没有做出具体的实验,帮助学生观察化学反应现象,不利于良好教学效果的呈现,笔者认为把“喷泉实验”这类有趣的实验引入课堂,能够有效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等核心素养。尽管在教材中没有出现“化学平衡”的概念,但不代表学生不需要认识这个概念。而一旦具有了化学平衡思想,学生的核心素养就得以有效培养,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满足时代所赋予的历史责任,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学生核心素养的需求之所在。实际教学当中,可以在“喷泉实验”之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的思考观察。如,在实验当中,你看到了“氨”有哪些物理性质?在实验的过程中“氨”溶解于水仅仅是物理变化吗?经过一系列的发问探讨,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那么问题提出来以后,学生就会去思考,对实验现象回过头去分析研究,从中找到需要的答案。从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他们的“变化观”和“微粒观”也等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培养。因此,这种方法能够很好地把化学实验和学生的核心素养有机结合,在实践研究中提高了学生的“问题意识”,从而树立了科学观念,增加了他们的综合化学知识。

三、核心素养培养中注重宏观和微观的结合

化学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要求学生在宏观上辨识物质的结构,在微观上探究物质的性质及其运行规律,符号表征也是化学军科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基本特征之一。因此化学是一门要在宏观上辨识,在微观上探究,在分子原子层面上研究物质的一门学科,学生需要在化学知识学习的过程中全面了解这门学科研究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其结构性质是如何,以及在自然界当中的变化规律等等。从宏观上学习化学知识,就是通过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形态及其变化的宏观现象。微观上探究化学知识,就是能够在宏观上和微观上帮助人们认识物质的性质,结构规律。那么在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的过程之中,教师就需要全面的了解掌握这些化学学科特征。例如在学习“乙烯的加成反应”时,教师可以通过“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的宏观现象入手,让学生大胆推测,推断出“乙烯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这样就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通过宏观现象研究分析,学生能进一步从乙烯与溴的分子结构上,分析和理解反应原理,这样学生就从根本上理解了化学的整个反应过程,并能够通过反应现象列出相对应的化学方程式。学生因此能够从宏观现象入手分析化学反应,从微观上探究化学反应的过程及其原理,并以符号形式写出化学方程式。教师应在此基础上,更深层次地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推测“乙烯与氯化氢”“乙烯与水”“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在一定条件下反应能够生成什么样的产物。鼓励学生通过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系统学习化学知识,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综合实践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判断能力,又能够很好地培养他们的化学核心素养。

四、化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需要启发科学思维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它代表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也同时代表了推理论证的科学思维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产生了对问题的质疑,继而产生了一种批判的态度,从而就有了学生对问题的创造性见解,这些都是基于事实基础之上的思维过程,体现了一个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就是要在化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推理的能力,科学论证的能力,比如在“苯酚的酸性”探究实验中,首先引导学生根据苯酚的分子结构,做出一个初步的猜想,这个猜想就是学生要探讨的问题,然后通过实验,获取一定的数据,证明猜想的正确性。学生通过实验证明苯酚具有酸性的结论,这就是在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时候,通过数据推理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教学案例。

五、结语

化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学习化学知识需要具备实事求是的精神、科学思维的能力。教师应该通过宏观物质的观察,培养学生感知问题的能力;通过化学微观世界的探究,培养学生科学判断科学推理的能力;通过各种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树立核心素养的思想理念;致力于学生个人素质能力的提高,培养他们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的能力。

參考文献:

[1]王云峰.基于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训练策略研究[J].福建教育,2015(22).

[2]付清华.高效课堂的时代意蕴人文情怀的培养[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6(13).

[3]毕万岚.基于新课程理念下的化学内涵分析与教学建构[J].课程·教材·教法,2017(24).

[4]吴振明.科学思维宏观探究物质的化学性[J].化学研究,2018(27).

[5]徐良宾.高中化学教学当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方法研究[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7(14).

(责任编辑  李  芳)

猜你喜欢

策略方法化学教学核心素养
指导学生英语预习摭谈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策略
浅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多媒体技术与化学课堂教学
化学探究性学习方式的构建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