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天的烛光照不亮明天的夜晚

2021-05-11陈亦权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1年3期
关键词:枝芽烛光男孩儿

陈亦权

明朝时,上海县有个读书人,他一边读书一边务农,虽然勤奋,但家里的农田产量总是很低,日子一直都过得特别贫困。

有一天,他带着10岁的儿子在棉花地里干活,收工回家前,父亲看着长得和人一样高的棉花株,骄傲地对小男孩儿说:“你看,我们的棉花株长得多高,现在是夏天就已经这么高了,后面还要长,到秋天时就长得更高了!”

小男孩儿也高兴地说:“今年肯定会大丰收!”

没想到,小男孩儿的话音落下,父亲却面露忧伤之色,他皱着眉说:“不过事情也真是奇怪,棉花株长得又高又壮,可每年的收成却总是不好!”

小男孩儿听了心里也觉得很纳闷儿,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晚上,小男孩儿和父亲一起读书读到半夜,后来实在太晚了,父亲让小男孩儿吹灭蜡烛上床睡觉,就在小男孩儿努起嘴巴想要去吹蜡烛的时候,他似乎突然想到了什么,一拍脑袋说:“父亲,我把蜡烛点着,这样明天晚上就能更亮了!”

父亲哈哈地笑着说,“今天的烛光又怎么能照亮明天的夜晚呢?今天的蜡烛再亮,但还不到天亮它早就烧灭了,上床后点多少蜡烛都是浪费!”

小男孩儿还是没有吹蜡烛,他也哈哈地笑着说:“父亲,正如你所说,今天的蜡烛点不亮明天的夜晚,上床以后点多少蜡烛都是浪费,那么我们就应该把棉花株顶端的枝芽都摘掉!”

“这和棉花株又有什么关系呢?”父亲简直被他说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

“棉花株的顶枝越长越高,但还没等它们结出棉铃就已经是秋后了,所以营养都被它们吸收去浪费了,还不如把顶端的嫩枝嫩芽全剪掉,那样土壤里的营养就全都会被已经长出来的嫩棉铃吸收,棉花的产量也一定能提高了!”小男孩儿说。

父親听后觉得很有道理,第二天就带着全家人去到棉花地里,把顶端的枝芽和一些没长出棉铃的闲枝全都剪掉了。果然,当年秋天,他们的棉花产量比往年翻了一倍。

当他们采摘完最后一批棉花的时候,父亲自愧不如地对小男孩儿说:“父亲虽然爱读书,但都是在读死书,一点儿也没有派上用场,而你识的字虽然不多,但却想到了摘掉顶枝让棉花增产的好办法,你以后一定会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这个既爱读书又肯思考的小男孩儿,就是后来考中进士并且官拜文渊阁大学士的明代科学家政治家徐光启,他写的《农政全书》被称为是人类历史上最全面最科学的农业专著。

猜你喜欢

枝芽烛光男孩儿
王翠英
蓝衣小男孩儿
看事
隐约在白云外
永不灭的烛光
缱绻时光
海似不期而遇的风
我要坐着
天使烛台